小学语文教学中童话教学的有效策略 胡红波

发表时间:2020/11/30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8月下   作者:胡红波
[导读] 童话故事是小学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好童话故事独特的优势,对学生会有很大的帮助和重要的意义。
四川省资中县水南实验学校 胡红波 641200 摘要:童话故事是小学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好童话故事独特的优势,对学生会有很大的帮助和重要的意义。小学语文童话的教学,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拓宽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而且童话故事的表现手法,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可以带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积极性。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充分利用童话故事课程的教学,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关键字: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策略研究;教学方式 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当下小学语文在教学观念上有了很大转变,很多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受到了新教学观念的影响,对新时代小学语文教学的发展来说已不具备优势性。小学语文童话教学对于小学生的语言启蒙来说有其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如果要想提高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的有效性,就必须跟随时代发展,转变教学观念,在教学方式上做出重大突破。本文根据自身以往的教学经验,对如何提高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的有效性做出了如下探索。 一、激发学生童话学习的兴趣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对于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就目前小学阶段的教学来看,为了让学生有一个很好的基础,具备一定的竞争力,教师在教学时经常抱着你追我赶的心态,希望向学生灌注更多的知识。但是,在这种“拔苗助长”的方式之下,会让小学生感到压力,进而压抑了小学生的童真,在这种催发式的教学下,小学生的思维会受到限制,创造力不能得到激发。而童话类题材本就是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性格特征而定的,是符合这个阶段的教育要求的,利用童话教学,不仅能够引导小学生打开语文思维,还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和联想,促进学生创造力的诞生。因此,在进行童话教学之前,教师先要做的就是激发小学生对童话学习的兴趣,比如,教师可以时常给小学生讲一些引人人胜的课外童话,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小学生对童话学习的激情。 二、适当的扩充课文的内容 小学语文教材中所选的童话故事,因为童话的文体一般都篇幅很长,所以在编写教材的时候许多都是节选内容,或者为了适应学生的阅读水平会有一定的删减和修改,所以有时候不能完全表达出作者所要表达的真实情感,也就影响了学生对于原著童话作品的理解。所以就需要我们老师在课前精心的做足功课,完善教材内容,让学生真实的感受原著的精髓所在,给学生留出充分的想象空间,引导学生进行主动的思考和联想,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想象力。 三、鼓励学生进行童话表演 就目前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的现状来看,大多教师在教学时都喜欢遵循教师讲授的模式,这样的教学,学生的参与性不强,起不到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作用。

因此,教师可以创新教学方法,将小学生真正带人童话文学的学习中去,比如,为了调动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師可以将课本中的童话故事改编成一个小的情景剧,再鼓励小学生分别扮演故事中的角色,按照剧本将故事演绎出来。在演绎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气氛的烘托,要灵活控场,引导小学生投人到剧情中去,通过必要的对话和一些动作的辅助去还原童话故事中的情景。通过这种角色扮演和情景还原的方式,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集中学生的精神,使小学生在玩乐中学习,还能通过故事演绎促进小学生对童话故事的理解,一举两得。 四、开展适当的写作训练 在童话故事里,有着超越现实的想象空间,对于童话故事的学习,不仅能丰富学生的思维能力还能拓展他们的想象力。因此我们应充分利用这一优势,来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写作能力。由于童话故事情节完整,生动形象,语言简洁,富于故事性,很适合讲述,所以让学生通过对文章进行复述和写作训练,可以让学生领悟语言的色彩和魅力,提高学生对童话故事的理解能力。感受词语中细微的变化带来不同的情节发展,培养学生细心的思维能力。 五、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 就目前小学语文的教学现状来看,教师在教学后除了固定的家庭作业布置以外,很少让学生做一些具有实际意义的事情,这对于小学生的创造性培养没有任何帮助。所以,教师在进行语文童话教学时还要注重对学生创造性的培养,为了激发小学生的创造性,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通过想象和联想,利用之前所学过的童话知识,自己创作出一个童话故事。在创作期间,学生可以一个人一组也可以多个人一组,通过与同学之间合作,集思广益,创作出一个有意思的童话作品,并将之在课堂上与同学们分享。另外,为了烘托这样一种创作氛围,教师还可以举办有奖制童话创作比赛,鼓励小学生积极的参与其中,让他们兴致高涨地去创作自己的童话作品。 结束语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将童话故事自身的优势和小学生性格的特点充分的结合,用创新的思维去优化我们的语文课堂。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法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引导学生用开拓的思维去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 参考文献 [1]李艳平.小学语文童话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年“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477-478. [2]陈淑祥.论童话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J].华夏教师,2019(35):66-67. [3]黄珍德.浅谈小学语文童话教学[C].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年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年会(分会场)论文汇编.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8:235-23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