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现代信息技术的有效运用 李晓良

发表时间:2020/11/30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8月下   作者:李晓良
[导读] 随着新一轮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传统的教学模式得到了全面改革。
海南省临高县红华中学 李晓良 571800 摘要:随着新一轮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传统的教学模式得到了全面改革。尤其是在现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各种新型教学方式不断涌现,促进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多媒体技术、实物投影、虚拟仿真实验室、微课视频等形式,其不仅增强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而且提高了教学效率。 关键词:初中物理 实验教学中 现代信息技术 有效运用 引言:初中物理是学生物理学习的基础阶段,初学阶段如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会对物理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物理学习中最重要的是通过实验得出正确的结论,而良好的信息技术教学是激发学生兴趣的法宝,本文将谈一谈对信息技术与物理实验融合的看法。 一、提升演示效果 在物理教学中,学生对实验课十分感兴趣,受到实验危险系数高、时间过长等因素的影响,很多实验无法在实验室开展,只能在课堂上由教师进行演示,但是演示实验的效果并不是很理想。一是因为有部分演示实验现象比较小,只有前一两排的学生看得清,后边的学生基本看不清;二是因为有些实验发生变化的速度非常快,实验现象也比较短,几十秒,甚至是几秒,导致学生无法看清实验现象。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开展演示实验,将实验过程生动、直观地展示出来,这样就能大大提升实验教学的效果。以“海波熔化”实验为例,教师在演示中按照教材上所给出的方法,先用酒精灯加热,然后用温度计测量变化。由于海波的熔化速度非常快,不利于学生观察,学生无法在短暂的实验过程中捕捉到有用信息,也就难以得到海波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的结论。鉴于此,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通过三维动画将实验演示出来,然后利用慢速放映的特效将整个实验过程慢慢呈现出来,让学生更加直观地观看理想状态下的晶体熔化现象,从而使学生对实验结果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在讲解“功的原理”这一知识时,教师可以将动滑轮、杠杆等内容制成投影片,将其放在投影仪上进行演示。这样学生就可以更清楚地看到物体上升的高度与动力作用点升高的高度的关系。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仔细观察会发现,“用铁屑显示磁场”“船闸”“电流表、电压表刻度盘”等都可以利用投影仪放大到屏幕上,从而更直接地展现出来,这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及观察效果都有极大的帮助。 二、利用微课堂,降低实验的危险性 任何教学都首先要保障学生安全的情况下才可以进行,有些物理实验具有危险性,不易于在课堂上展示,特别是一些物理实验需要借用酒精等易挥发、易燃易爆的化学物品进行,因此这时候就需要借助信息技术,最大限度的避免实验的危险性,但是同时也要保证学生能够真正理解实验的现象和原理。因此,遇到这种危险的实验,老师可以先将实验过程通过互联网下载,整理成短视频或课件在课堂上进行展示。

而且这种视频课件可以保存随时播放,避免学生遗忘,这样既能够及时给学生复习,巩固知识点,又降低了危险性,使实验在绝对安全的情况下进行。以交流电实验为例,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用到交流电,其电压为220伏,但这并不是安全电压。而在实际教学中,相关实验中所用的基本上都是低压电源,甚至有些教师直接放弃实验,这样就无法将相关物理知识特性展现出来。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模拟演示这些实验,可以有效弥补这些空白。 三、利用多媒体教学,将抽象实验具体化 很多抽象的物理实验是无法在课堂上展示的,这就需要利用多媒体虚拟现实仿真教学、模拟微观现象、利用多媒体课件将抽象的实验具体化。比如,在课件中温度可以调节,让学生看到悬浮在液体中的花粉颗粒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同时课件还可以跟踪某一颗粒的运动,将这些微观运动放大化。再比如在学习“声音”这一节知识的时候,需要学生了解声音是如何产生的,是如何通过介质传播的,这种实验是很抽象的,肉眼是无法观察实验现象的,但是通过多媒体投放,演示实验过程,对抽象的过程添加动画和说文解字的图像,能够让学生更加具体地观察到实验的现象和结果,从而加强理解。 四、微视频 例如,在“探究透镜的奥秘”这一实验中,为了调动学生的兴趣,教师可以先不展示实验内容,而是通过微课将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呈现出来,如海市蜃楼、筷子在水中弯折、日晕、太阳变形等。学生在看到这些物理现象以后,都想明白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探究欲望非常强烈,同时会产生动手操作的意愿。这时,教师就可以告诉学生,这种现象主要是由光折射引起的,并提出问题:“光在射入水中以后会不会发生偏折?如果会,那么在何处发生偏折?”这时,学生的目光基本上都集中在了实验上,探究热情非常强烈。最后,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开展“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发生偏折”实验,通过实验对透镜的奥秘进行有效探究。 结束语 信息技术随着科技的进步一步步融入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在课堂中也占据了必不可少的地位。物理这门学科在锻炼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动手能力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更重要的是物理实验很多与生活息息相关,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活中存在的一些现象,从而对生活,对物理这门学科有一个更深层次的了解。现代的信息技术丰富了学生的课堂,也让教师有了更多的授课方法,进一步地提升了课堂教学的质量以及学生在课堂中学习的效率。信息技术在未来的时间里,一定会在教学中有更好的发展。在初中物理实验课堂中使用信息技术,会将物理实验教学带到全新的高度。信息技术让教师的授课变得多元化,也让学生对物理实验有了更浓厚的兴趣。 参考文献 [1]杜志鸿.信息技术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运用[J].西部素质教育,2020,6(08):123-124. [2]郭秀虎.信息技术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20,6(03):125+127. [3]蒋迎升.信息技术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9,5(22):14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