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渗透 陈运武

发表时间:2020/11/30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8月下   作者:陈运武
[导读] 情感渗透教育在现代教育中越来越受重视。随着教育模式的创新与改革,情感教学方式的运用使教学质量和效率明显提升。
南充市蓬安县福德镇石柱小学校 陈运武 637800 摘要:情感渗透教育在现代教育中越来越受重视。随着教育模式的创新与改革,情感教学方式的运用使教学质量和效率明显提升。可见,以情感为中心开展教学,不管是对学生,还是对教师,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此,对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渗透进行研究,仅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情感教育 引言:情感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个人真实需要而产生的态度,是人们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的表现。情感教育,是指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通过相应的教育教学活动,引领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变化的过程。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的智力因素承担了其对日常学习的知识整理和加工及记忆的任务,它可以使学生在日常教学中积累的经验和知识转化成自身的知识结构。 一、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情感教育渗透的意义 我国新课程改革对中小学教育提出了三维教学目标,即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除了知识技能目标,还有过程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这意味着我们要从全面发展的角度来培养学生。传统的教学侧重于知识的传授,而现代化的教育则需要学生在情感方面得到升华,在学习过程中塑造完善的人格。因此,在小学高年级课堂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是落实新课改教育目标,激发学生数学兴趣,促使学生形成正确学科认知的一种有效途径。在这种情感教育渗透模式下,数学课堂更加鲜活、生动,学生能以饱满的情绪投入课堂,可以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此外,在这种教育模式引导下,学生和教师之间能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在学习中的情感将得到满足。这种健康的价值观念能推动他们主动投入数学知识的探究,并保持长久的学习动力,深层次强化个人的数学素养。 二、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情感教育渗透的策略 (一)开展多元化教学活动,加强情感教育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地增强自身教学能力,不断进行探索和创新教学方式和方法,努力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开展多元化的教学活动,让学生们的情感得到升华,也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学习意志。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是一切学习活动的基础与前提。教师在教学中不能仅仅注重对知识的讲解与传授,也要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就要求教师不断更新教学理念,通过为学生精心设计教学活动,从而潜移默化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其学习兴趣。在传统的数学课堂中,教师如果用同一种教学模式贯穿整个课堂,学生就会觉得枯燥无趣,也无法激发出对数学课堂学习的兴趣。

此时,如果教师能够结合学生学情以学定教,在课前为学生精心创设具有趣味性的导学案;在课堂当中灵活地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为学生营造妙趣横生的课堂氛围,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紧紧把握教学重难点,通过设置疑问,就能激发学生兴趣,唤醒学生内在的探索欲望,使其在玩中学,在乐中学。例如,在小学数学组合图形面积计算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教具摆放自己喜欢的数学图案或者组合图形。通过开展这样的教学活动,能够有效让学生在过程中感受到团结的力量,然后通过实践的过程感加强情感教育,促进教学目标的快速达成。 (二)尊重激励每一位学生 小学生其实是非常渴望得到教师的肯定和表扬的,也非常渴望得到教师的关注。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理念的深刻影响,大部分数学教师只注重学生成绩的高低,没有考虑到学生之间个体化差异。小学阶段的学生是非常容易受到外在条件和环境影响的,所以,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及时给予学生正确的情感教育。教师说的话对于小学生而言,是非常有说服力的,同时也带有一定的惩罚性,所以,学生对教师说的话是非常在意的,正是因为这样,教师更要尊重每一位学生,要在日常的数学教学活动中适时地表扬每一位学生的课堂表现或者学习成果。对学生而言,教师一个尊重的眼神、一句鼓励的话语都是莫大的激励。教师要从自身的各个方面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其的尊重和激励,从而拉近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活动探究,在实践中增强数学情感体验 除了在教学语言、教材内容等方面渗透情感教育,教师还要在数学活动中融合情感教育,使学生对数学的情感体验更加强烈,形成知识的内化和迁移。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已掌握了基础性的数学知识,但天性好玩,如果没有教师在情感上进行正确的引导,就常常会产生厌学心理。因此,教师要组织多样化的数学教学活动,使教学活动中的任务既能突出教材内容,也能和实际生活相联系。在活动中,学生的思维可以得到开发,开放、自由的情感可以得到满足。生生交流的活动也能巩固学生之间的友谊。对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来说,各种数学活动能让他们通过学科学习强化情感体验,能使他们在活动探究的过程中长久保持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结束语 现阶段的教育要求教师要将学生作为教学的根本与课堂的主体。因此,广大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积极革新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面对班级中存在个性差异的学生要一视同仁。在课前紧紧把握教材的教学目标,深入研究教材,努力为学生创设新颖的教学形式,根据学生学情以教定学,激励学生不断自主学习,快乐学习,用情感教学的方式为数学课堂增添活力。 参考文献 [1]陈晓波.小学数学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有效渗透[J].新课程(中),2019(12):231. [2]邱慧.如何让情感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激荡[J].当代家庭教育,2019(35):151. [3]刘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感[J].东西南北,2019(24):8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