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提问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发表时间:2020/11/30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8月下   作者:黎林富
[导读]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不少教师在提问时容易出现空洞问题、无效问题、单调问题、过难问题、突兀问题等现象,要么导致学生茫然失措无法作答,要么思维僵化兴趣丧失,要么要求学生即问即答?此种现象,充分说明教师课堂提问并未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导致课堂效果明显不佳。
贵州省铜仁市黄土镇双龙完全小学 黎林富 565316 摘要: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不少教师在提问时容易出现空洞问题、无效问题、单调问题、过难问题、突兀问题等现象,要么导致学生茫然失措无法作答,要么思维僵化兴趣丧失,要么要求学生即问即答?此种现象,充分说明教师课堂提问并未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导致课堂效果明显不佳。那么,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提高教师驾驭课堂与教材的能力,提高语文课堂提问的实效性,是每位语文教师必须注重的事情。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策略课堂引导高效课堂 引言:小学的学习阶段是人生中最初级也是最基础的学习过程,语文作为每个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交流工具,是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一门科目,看似简单的语文其实蕴藏了丰富的知识文化,为了学好语文这一门科目从小学严格抓起是非常之必要的。小学课堂中面对知识面广、文字复杂的语文科目,许多学生会感到力不从心,尤其对于作文更是令人头疼的一门课程。长期以来,不仅对教育事业的发展起到了严重的阻碍,对学生的学习生活更是成为了前行路上的绊脚石。为了能够改善这一问题,发展语文课堂的教学,提升课堂活跃度是当下首要任务。 一、课堂提问的必要性 课堂提问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一般有两种方式,一是常见的通过教师精心的设置问题,在课堂上适时提出。这种提问方式可以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可以唤起学生对知识的关注,加深对知识的记忆;也可以引导对学生课文达到晓其义、明其旨、悟其情、受其熏陶的境界;还可以带领学生领略课文丰富的人文内涵,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学生的个性才能发展、精神世界才能丰富。第二种方式是除教师设置的问题外,最主要的是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学会自己提问。学生自主提出一个问题要比回答正确问题更值得称赞。因为学生提出问题,可以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才能发展,也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另外,对于小学生来说,课堂提问也是展示自己才能的一次机会。每次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正确就可以得到教师的关注与认可,小学生就会有满满的成就感和自豪感。而这种成就感与自豪感会激发学生勇于回答问题,勇于创造性地提出问题的积极性。此时的小学生的思维是活跃的,心情是愉悦的,对知识的渴望也是最强烈的,所以说,在小学课堂设置合理而又有层次的问题,是非常有必要的。综上所述,课堂提问在教学中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作为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科学合理地利用提问的契机推动课堂有序进行,提升课堂效率。 二、促进提问的策略 (一)创造良好的课堂的氛围 良好的学习氛围是语文教学的基础,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营造语言学习氛围对师生间的互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学习的过程中老师不仅仅是引路人更是前行的良友;在课堂中老师可以利用交流与学生拉近关系,增强与学生的良性沟通;在语文学习中找到语言的平衡点,由此建立一个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在小学的语文课堂上身为组织者的教师应当积极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从实践交流中培养对语文的兴趣,当下的教育体系主要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主要目标,贯彻落实学生的语言交流、语言沟通、语言运用的综合素质,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的学习中教师必须以学生为主导,对于语文学习中出现的问题正面引导学生自己思考,养成学生独立的思考习惯。对于语文的课文字词学习可以采用“故事编排”“图文结合”“知识游戏”等技巧,主动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中心主旨,而不是一味地采取死记硬背的方法进行学习。采用这样学思结合的方式不仅能更好地提高课堂效率,还能增强课堂活跃度,营造良好的语言学习氛围。 (二)设计包容性问题 小学生的认知能力虽然有限,但是他们的想象能力却比较丰富,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可以多设计一些包容性问题,而不是要求学生回答标准答案。阅读提问的包容性越强,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则越高,越有利于学生开拓思维视野,从而形成良好的思维品格。 (三)提问要激发学生兴趣 语文课堂教学的最大失败是让学生产生厌学情绪,最大的成功是学生乐学善学。教师要教育学生不仅要“学答”,更应要“学问”。当教师提出问题时,要指导学生独立思考、相互讨论,使课堂教学秩序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向着共同的目标驶进。教师精心设计的提问,可以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学习兴趣。教师要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及时地评价,多表扬、多引导,使学生感觉到有成就感,有了兴趣,学生的“疑”和“问”就自然走上了“正轨”。 (四)创造提问空间 有些老师在教学中采取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从而导致学生在课堂上只能被动接受教学内容,提问的空间变得非常狭小。对课堂效率的追求导致有些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缺乏给学生留出提问空间的意识,这一类老师在教学中最常使用的教学方法是将所有的知识点抛给学生而不太考虑学生的接受程度和接受效果。如果要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主动提问就应该为学生创造一定的提问空间。 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阶段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提问环节面临很多问题,而要想保证语文阅读教学效率,首先需要教师采取积极手段解决这些问题,设计包容性、开放性、发散性问题,针对不同教学课文设计层次化问题,激发学生回答问题积极性,提升语文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陈璐.浅谈有效的课堂提问[J].中国教育学刊,2018(S2):84-85. [2]陈莉珠.提问策略在小学语文教学课堂的应用[J].新智慧,2018(36):94. [3]刘霞.试论小学语文教学课堂提问教学策略[J].中华少年,2018(36):20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