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互联网时代信息化建设与中职计算机教育教学的关系

发表时间:2020/11/30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8月下   作者:程芙蓉
[导读] 在“互联网+”背景下,教师群体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成为影响中职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最主要因素之一。
山西省长治市第二职业高级中学校 程芙蓉 046000 摘要:在“互联网+”背景下,教师群体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成为影响中职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最主要因素之一。基于这样的重要性,认识到教师信息化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对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进行强化在中职院校发展过程中十分必要。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浅析互联网时代信息化建设与中职计算机教育教学的关系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信息化建设;中职计算机教育;教学关系 引言:在互联网时代下,计算机、信息技术日渐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它们不仅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便捷,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为社会发展注入了活力。在这一时代背景下,中职教育作为培养专业计算机人才的“摇篮”之一,如何紧跟时代发展的脚步,平衡信息化建设和中职计算机教育教学间的关系,为社会输送更多兼具计算机专业能力、计算机创新精神的人才成为了当下人们关注的焦点。 一、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实践教学效果不理想 计算机实践教学不但是保证计算机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而且也是提升学生计算机技能的重要途径。在目前中职计算机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按照教材内容按部就班地向学生进行演示讲解,然后让学生依据教师的讲解完成相关的操作任务。这样的教学只能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却无法让学生深入地理解计算机知识的内涵,无法保证学生在今后的计算机实践活动中独立自主、持续连贯地进行计算机操作活动。 (二)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较低 与普通高中相比,中职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相对较弱。在中职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仍然坚持用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这种缺乏新意的教学容易让学习意识原本就很薄弱的学生失去对信息技术学习的兴趣。学生对信息技术学习的热情不高,就会导致计算机学习效果不尽如人意,从而影响中职计算机教学任务的高效完成。 二、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信息化建设与中职计算机教育教学的关系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信息化建设正在逐步改变社会对中职计算机教育教学的现实需求,尤其是近几年,互联网移动终端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普及,人们的生活习惯也在潜移默化中发生着巨大改变。这一改变在很大程度上撼动了原有的中职计算机教育教学模式,虽然基础的中职计算机教育教学模块并不用做出过为显著的改变,但是计算机教育教学中比较常见的网站设计、运行管理等需求点都发生了比较明显的变化。由此,在这一背景下,如果想彰显中职计算机教育教学的价值,教师就必须明确社会需求转变对中职计算机教育教学的影响,针对性地做出改变,同时平衡传统中职计算机教育教学内容与新生中职计算机教育教学内容间的关系,以保障需求和教育教学之间的适配程度。

三、平衡信息化建设与中职计算机教育教学的方法 (一)构建校园基础信息教学体系,完善教师群体基础信息知识 在提高中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这一方面,最主要的障碍在于大部分教师的基础信息技术知识存在很大的短板,以至于在熟悉信息技术的相关教学手段上有所不足,影响了整体的教学效果。因此,提高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和水平,首先需要做到的就是对教师进行专门的基础化信息培训和教学。而要实现这样的目的,需要中职院校构建和完善自身的教师群体信息教学体系。目前信息技术方面的教师培训体系主要以主题讲座的方式来进行。但实际上这种碎片式的培训往往只能让教师了解一种信息化教学工具的使用方法和原理,对基础的知识却并不涉及,导致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旦遇到超出学习范围的网络信息方面的问题就束手无策。因此,中职院校关于教师的信息化教学培训应该借鉴学生的上课模式,建立系统化的培训课程和机制。 (二)根据现有信息资源,完善实训教学条件 中职学生通过接受职业教育培训,能够发展为具有高技能和高素养的劳动者。在此过程中,教师对实训项目的设计和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应当尤其注意教学条件的完善。中职院校需要特别重视实践教学环节,不断创造各种有利条件,确保学生在专业技能方面的实训得到有效开展,帮助他们形成和发展职业技能,促进其顺利就业。 (三)用信息化手段开展实验教学,强化中职教师实际教学能力 提高中职院校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最主要的目的在于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具体来说就是要求教师强化自身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的能力,从而构建高效课堂,实现高质量的课堂教学。因此,在对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的过程中,院校主要需要考虑的就是教学的实际需求,也就是实际的课堂教学中需要用到的手段和能力。因此,除了对教师开展专业的、基础性的信息技术知识教学培训之外,中职院校还可以将实际的教学课堂与之相结合,安排教学实践课作为信息技术教学的补充和拓展环节,从而提高中职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信息化建设与中职计算机教育教学之间的关系也愈发的紧密,如果想进一步凸显中职计算机教育的效果,教师应紧跟信息化建设的脚步,对原有中职计算机教学模式进行优化,以此收获更好的教学效果,助力我国信息化建设和中职计算机教育教学间的相互协同发展。 参考文献 [1]潘传利.互联网+视域下中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冶金管理,2019(23):150+152. [2]黎惟梁,肖承望,张宇.“互联网+”移动终端背景下的中职计算机网络教学策略探析[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9(12):207. [3]李顺.基于大数据背景的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优化[J].华夏教师,2019(32):54-5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