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上数学习题设计技巧 方健

发表时间:2020/11/30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8月下   作者:方健
[导读]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已不能满足学生的发展及社会发展的需求。
重庆市石柱县教育委员会 方健 409199 摘要: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已不能满足学生的发展及社会发展的需求。教育部颁布了一系列的深化教育改革的措施及意见,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应以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为根本宗旨。课堂练习是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课堂习题直接影响到一节课的成败。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小学数学课堂上数学习题设计技巧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数学习题;设计技巧 引言:数学课堂练习是对所学新知的巩固、延伸、补充。因此,课堂练习的效果,对小学数学教学有直接的影响,教师应鼓励学生利用已掌握的基础知识及已有的技能,通过多种方式深化对知识的理解。课堂练习是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重要方式之一,学习数学知识,设计习题不仅要“精”“活”,还要有一定的量,否则,学生就掌握得不牢固,数学技能与学习技巧也不熟练.下面,我将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在设计小学数学课堂练习时应注意的问题。 一、小学数学课堂上数学习题设计的意义 小学数学教学离不开习题训练,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和课程进度设计布置数学习题供学生练习解答,借此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强化学生在数学课堂接受的数学知识,提升学生的数学科学素养。数学习题设计贯穿小学数学教学的始终,它作为一项衡量学生掌握数学知识情况的重要指示标准,为教师调整课程环节,优化课程设计提供了理论支持,它同时也是连接新旧数学知识的桥梁。学生通过习题训练可以建立并完善数学知识理论体系,但是部分教师和学生过于依赖数学习题而忽略了数学习题背后的理论知识,导致学生费时费力完成习题训练,却尚未达到预期效果的现象发生。小学数学教师应该重视数学课堂中习题的设计,探究数学课堂中设计习题的技巧和奥秘。 二、小学数学课堂上数学习题设计技巧 (一)对小学数学教材再加工、再创造 小学数学教材中安排的习题,编者有一定的意图,有严密的科学性、逻辑性,需要学生掌握,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教材中涉及的练习只是一种范例。这就需要教师应结合自身的经验,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设计课堂习题。针对教材中安排的练习题,有的教师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有选择地运用。教材中有的课堂习题简单,对深化理解知识作用不大,有的解题方法学生不易理解,因此,教师在设计课堂习题时,要对教材进行再加工、再创造,不能把学生的思维局限于教材中提供的逻辑方法,要对教材中的一些练习题进行取舍,引导学生“跳出去”。 (二)小学数学课堂习题设计要有层次性 学生掌握知识需要一定的过程,这就需要教师要把握课堂练习的层次。课堂练习要掌握一定的“度”,是由易到难逐层递进的过程,这就需要小学数学教师要设计有层次的课堂练习题。

这就要求教师设计的练习题既有一定量的基础知识的练习,又有一些拓展、延伸、变化类型的习题,利于学生把新旧知识结合起来,应设计综合性较强的习题,提升学生的学习技能。教师设计课堂习题时要划分出层次,其目的是让每一位学生都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让他们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让其体验学习的乐趣,提升其数学素养。 (三)数学习题设计需要遵循趣味性原则 部分学生对于小学数学的学习不感兴趣,只是将学习数学作为一项需要完成的任务。在这种环境背景下,教师不仅要发现学生身上存在的问题,更要从自身找原因。有的教师讲课学生全神贯注,有的教师讲课学生就开始打瞌睡。尽管小学数学课程涉及的数学知识相对简单,但是仍需要学生记忆理解公式和定义。教师在设计习题过程中要遵循趣味性原则,让学生的习题训练不那么枯燥。小学生天性爱玩,对于数学习题训练存在抵触心理,如果教师设计的数学习题缺乏趣味性,那么学生完成习题训练的效率会大幅度降低。教师在设计数学习题时增加数学习题的趣味性,尽可能消减学生的抵触心理,通过颇具趣味性的数学习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部分教师在设计习题时没有考虑学生的喜好,完全是枯燥的计算和公式要求,这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学生完成数学习题的积极性。教师应该多采用应用题的形式,将简单问题“复杂化”,给数学习题增添适当的条件。 (四)小学数学课堂习题设计要有实践性 教师在学生掌握基础的知识后,可引导学生做与所学内容有关的实践性的习题,强化其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实践性课堂练习可不局限于学习内容及教学目标,让学生有创新的空间,引导他们自主探究、领悟,自主探究是学生对问题深入思考、研究的过程,对问题进行深层次的剖析,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教师在设计课堂习题时,应考虑练习的合理性、价值取向,激活学生的思维是学生进行实践活动的重要要素之一。课堂练习是一种实践生活,教师应注重学生的长远发展,不能把其局限于某一狭小的范围内。这就需要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进行反思,不断学习,设计有价值的课堂习题,从而使课堂练习达到最佳效果,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结束语 综上所述,课堂练习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环节。课堂习题是巩固新知、培养能力、提升思维的重要途径。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在设计习题上下功夫,设计出有趣、有价值、有效的课堂练习,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以此提升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陈锋.小学数学课堂上习题分析的策略与研究[J].华人时刊(校长),2018(11):58. [2]赵小娟.浅谈小学数学课堂习题的分层设计[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5(09):159. [3]王桂宏.小学数学习题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J].新课程(上),2018(09):18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