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王艺

发表时间:2020/11/30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8月下   作者:王艺
[导读] 语文一直以来都是一门将学与用进行充分结合的学科,而思维导图则是一个简单、快捷且有效的思维工具,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思维模式,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真正学会语文、爱上语文。
贵州省绥阳县旺草镇人民小学 王艺 563304 摘要:语文一直以来都是一门将学与用进行充分结合的学科,而思维导图则是一个简单、快捷且有效的思维工具,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思维模式,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真正学会语文、爱上语文。小学高年级的语文教学利用这种思维导图的方式可以优化师生之间的互动,将传统的授课模式进行改进,让学生真正将课堂与生活实际联系在一起。为此文章以小学语文的教学模式为切入点,对思维导图的教学方式与课堂的融合应用进行一个充分的思考与分析。 关键词:思维导图;小学语文;习作教学 引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进入稳定发展阶段,语文作为我国教育领域核心学科,对语文教学的要求更加严格。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为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结合思维导图开展课堂教育.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开发学生大脑的模式,让学生脑海中形成一幅逻辑性图画,人的脑部思维能对图画进行拓展,丰富学生知识储备。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师结合思维导图也能提升习作教学成果,创新习作模式,优化学生思维,促进学生习作水平提升。 一、合理选择主题,激发学生展开联想 小学阶段,学生往往都是刚开始接触写作,因此对于某些特定的作文题目认识度不够,导致了他们在写作过程中非常容易出现无话可说,难以下笔的情况。面对这种情况,教师要充分利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来帮助学生选择好作文题目,从而引发他们展开联系,进一步对作文的题目有更为深刻的认知。首先教师必须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来选择比较容易接受的题目,然后通过主题向多个方面进行梳理与发散,帮助学生找到新型的写作观念。教师也要引导学生从单一观念进行出发展开联想,明确写作的具体方向。其次是在学生明确自身的写作主题后,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帮助学生谋划全局,比如在第一段的时候应该写什么,第二段的时候该如何布局,第三段又该如何收尾等等。同时教师还可以帮助学生掌握一些句子的替换方式与一些名词佳句的切入方法,进一步帮助学生完善作为结构。 二、布局谋篇,准确定位 习作教学中,教师让学生掌握布局谋篇方法,设计文章整体结构,在设置好的框架下添加内容,使文章具有清晰的逻辑。小学生作文要求字数不多,在框架制定上,无需过度思考内容。教师以基础框架进行指导即可,比如,思考文章内容及局部的关系,并在此之上掌握局部联系,认识到每个框架中应当添加的内容,或者以哪些方式将这些关系串联到一起。在利用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学生可确定习作主题,思考主题与内容的关系,最后填充内容即可。课堂作为学生习作学习的主阵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凸显学生的中心地位,思考学生身心发展的实际情况。

语文教师在教学前会提前制定教案,避免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疏漏,提前准备也体现出教师对学生学情不够了解的现象,无法精准定位每个学生。为将该问题处理,教师可通过思维导图,制定合适的教学框架,针对学生已经了解的内容及想要了解的内容等进行详细分化,划分成不同的分支后.教师在备课中能准备更加充分,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掌握习作知识,避免在课堂中浪费较多地讲解时间,使学生没有时间完成习作训练,只有把握每一分、每一秒,才能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三、利用思维导图选取素材,搭建习作框架 叶圣陶认为:“写作是生活的一部分。”学习者的习作即是生活的写照,生活也是学习者习作灵感的源泉,因此,教师在习作教学中应注重与生活的联系,引领学生从生活中找到习作素材。首先,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教师应善于利用思维导图培养学生的“自我生活意识”,学会从“我”出发,想到与自己生活经历最接近的习作内容,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剖析自我生活.将自己最真实的生活体验融入习作之中,才能写出最动人、最真实、最具情感的文章。其次,教师应完整习作选材与构思.搭建完整的习作框架,让学生可以取之于生活,习作出精彩。如在以“我的同学”为主题的习作课堂中,首先教师应分析“我眼中的‘我的同学’”“其他同学眼中的‘我的同学’”以及“老师眼中的‘我的同学’”,譬如.在“我”眼中“我的同学”敢于挑战班长的权威、班长的反应、我的心理活动,又如在老师的眼中“我的同学”是热心的、善良的,“我的同学”做了哪些事情……通过学生的思维发散,发现了不同人眼中的“我的同学”形象以及相关事例,在对比形容中更加形象、生动地描述出人物的个性特点。最后,教师应指导学生学会利用习作素材谋篇布局,能够根据体裁确定习作的文体类型,利用思维导图根据不同的文体类型列出文章的基本框架,从而让小学生的习作更加具备逻辑性、条理性,提升小学生的写作水平。 结束语 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中段习作教学中的实践应用,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与过去单纯讲素材、分析范文的教学模式相比效果更好。在新形势下,教师需要正视思维导图在其中发挥的作用,在理清相关理论概念的基础上,推进各项细节的优化指导。以上,笔者对此类问题进行了分析探究,希望对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优化改革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张小燕.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亚太教育,2019(04):84. [2]张达女.运用思维导图优化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实践研究[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8(03):29-31. [3]边静静,商晓红,盖翠萍,李飞飞.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应用研究[C]..《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科研成果集(第十一卷).:《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总课题组,2017:408-4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