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中核心素养培育的学理与方法探讨

发表时间:2020/11/30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8月23期   作者:王海静
[导读] 在我国的教育体制深刻改革后,每个阶段的培育机构也对其自身的教育方式方法问题进行了深刻反思
        王海静
        山东省淄博第一中学 255200
        摘要:在我国的教育体制深刻改革后,每个阶段的培育机构也对其自身的教育方式方法问题进行了深刻反思,并且开始崇尚“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切实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倡导我国未来的教育事业走在健康、“环保”、正确的道路之上。语文核心素养内涵主要包括理解与传承文化、思维能力的构建与提升、语言的构建与运用、鉴赏审美与创新等几方面。
关键词:高中语文;核心素养;方法
引言
        尽管在新课改背景下要求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但是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部分教师一时难以适应新课改的要求,仍在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学,从而不利于打造有效的课堂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因此,教师应该按照新课改的要求,积极尝试和实践符合新时代要求的教学方法。
一、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主要有: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其一,语言文字的积累和运用充分体现了语言建构与应用,应引领学生充分理解汉字和汉语的特征,并根据语言文字所具备的特征进行运用。其二,思维发展与提升主要体现在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升自身思维能力。要求学生阅读课文之后,能够理解课文主要内容,并体会课文中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再根据自己无法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与同学和教师进行讨论,在相互沟通的过程中进行反思,从而提升语文学习能力。其三,审美鉴赏与创造主要体现在学生通过社会实践来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掌握与理解“美的规律”,同时根据“美的规律”来展现创造美的能力。这就需要通过实际教学来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与思想道德修养,使学生能够养成良好的品格、形成健全的人格。其四,文化传承与理解主要体现在语文课程内容的价值取向上,要发扬并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科核心素养培育和提升策略分析
        (一)、开展实践活动,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虽然学生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接受教育,但是学生毕竟有了一定的社会经验,对社会有了自己独特的认识,加上经过多年的语文训练后对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有了独特的认识和把握,能够根据自身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对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教学资源,将教材中的知识点转化为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活力,加深学生对人物形象的情感认知。例如,在学习《雷雨(节选)》时,在教学完课文内容后,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性格特征和兴趣爱好,让学生分角色表演话剧中的人物,通过第一场演出,周朴园与鲁侍萍会面的场景,表现出周朴园人物形象的复杂性,既有作为资产阶级冷酷的一面,也有对鲁侍萍的情感流露,但一旦当他认出鲁侍萍后又很快地恢复成资本家残酷的一面。通过第二场演出,让学生体会到鲁大海和周朴园之间不可调和的阶级矛盾。通过实践演出,既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又通过亲身的实践让学生领会到了个性化的戏剧语言,体会到了戏剧冲突的尖锐,从而引发学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二)、注重以生为本,切实发展学生思维能力
        在传统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大多占据着课堂的主体地位。为了落实新课程改革方案中对学生们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要转变教学方式,并将其视为课堂主体,促使学生们调动自己的思考积极性。

例如,在学习《动物游戏之谜》这部分内容时,要促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查阅资料了解科普说明文的文体特点,掌握科普说明文的阅读方法,同时学会分析课文结构,理清课文思路,激发探究兴趣,提升思维能力。对此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们构建学习小组,并根据文章内容,出示相关思考问题,如:课文开头列举了哪些动物游戏的事例?科学家把这些游戏现象分为哪些基本类型?科学家对动物游戏现象的研究取得了哪些成果?科学家对动物游戏之谜的研究得出了哪些结论?课文的标题是“动物游戏之谜”,可课文没有揭开这个谜,这篇课文阐述的问题是否与标题不符?谈谈你的理解。通过引入相关问题,促使学生们在小组学习活动中,能够点燃思维的火花,进而有效提高自身核心素养。
        (三)、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语文教学内容不仅限于书本,其涵盖的内容比较广泛,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要求也比较高。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恢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善于倾听学生的声音,了解他们的实际需求,因材施教。其次,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使学生的思维回到正轨,能够把握学习重点。要给学生留足够的自我学习时间,课堂提问环节,不应该限定问题的答案,允许多种答案存在,要求学生突破传统的学习观念,在课堂上积极发言,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活跃课堂氛围。同时,教师要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根据学生某个阶段的学习状况创新教学方法,可利用多媒体教学,给学生播放相关的影片,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文学作品,同时还能打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最后,教师要及时检查学生的学习成果,可利用多媒体播放问题,随机抽查学生,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并根据课堂检验成果科学调整教学计划。此外,教师还可进行阶段性的语文测试,测试的内容要全面,如生词、古诗文鉴赏、写作、阅读理解等,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四)、通过改变教学评价体系和丰富能力评价指标来培养
        目前,我国的教育评价体系和能力评价指标较以前传统的教育体系模式,有了一定的改变和改进,但是仍然处于摸索和教学质量提升效果甚微的状态下,经多所学校研究发现,究其原因是由于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发挥不够充分或从根本上未真正地得到发挥。根据目前的情况,建议由学校出台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奖励制度,或多提供一些类似的主题活动或节目,制定相关的奖励措施来调动高中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并长期建立奖励评价指标和体系,督促师生共同完成学校制定的“KPI”,让学生自觉地去感悟在校园及课堂上所学知识的趣味性。例如:全校可以举行写作竞赛“开学第一课”的观后感,经老师批阅写作具备引经据典、思维见解独特、语言组织精美、辩证鉴赏等特点的文章,给予相关有吸引性的奖励,促使学生在平日的学习当中,不知不觉地步入培育者的培育“庄园”。并且学校可以长期建立类似的相关奖励制度,为每个年级的语文老师制定出语文核心素养内涵培养的KPI指标,一点一点每日去教去渗透。从而使语文科目在高中生的高中学习生涯中发挥其本有的价值。
结束语
        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要使教师把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作为教学重点,并积极吸收新课程改革方案中的先进教育,结合实际情况,为学生们制定出创新教学策略,促使其能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与教师、同学保持良好互动,有效感受到语文知识的魅力,同时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提高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文化传承能力等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王治国.浅谈基于核心素养体系下的高中语文教学的改进[J].现代交际,2019(10):182+181.
[2]胡波.影响高中阶段语文核心素养培育因素初探[J].黑龙江科学,2018,9(23):94-95.
[3]王列芳.高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路径探究[C]..教育理论研究(第四辑).: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8:378-380.
[4]姜婷.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的实质内涵及培养方法[J].汉字文化,2018(22):54-55.
[5]丁梅荣,杨生栋.浅谈高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路径[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8(10):36-3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