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营营
禹城市辛寨镇中心幼儿园 山东 德州 251214
摘要:幼儿是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主动成长起来的。环境的好坏以及环境对幼儿刺激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幼儿的身心发展。区域活动作为幼儿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对于推进幼儿的自主创新、自主参与实践以及幼儿之后成长教育具有重要的奠基作用。本文从当今幼儿园区域活动中幼儿自主性发展现状出发,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策略,以期对于提高自主性教学成效有所助益。
关键词:幼儿园 区域活动 自主性
引言:
区域活动作为一种幼儿自主选择权较大的活动形式,可以让幼儿结合自己的需求与偏好自行选择与之契合的材料,并在特定环境下自主开展与同伴互动。但是,就目前幼儿园区域活动的教学现状来看,许多的区域活动大多形同虚设,幼儿园老师干预过多、材料相对匮乏、幼儿间合作交流不足等等问题仍较为突出。为此,如何切实改变这一现状,让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真正学有所得、学有所获就成为现在值得关注的问题。
一、幼儿园区域活动自主性教学现状
随着区域活动在幼儿园的开展与推广,其在吸引幼儿的目光,切实提高幼儿活动参与度方面起到了重要影响。但是,就目前区域活动在幼儿自主性学习的作用来看,其成效并不容乐观,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区域活动从创设出发点来看,较少结合幼儿的需求与偏好。区域活动的主题选择与环境布置在很大程度上还是由幼儿园老师决定。其次,区域活动的设置较少结合幼儿的个体差异。一方面是指同一年龄阶段幼儿的差异,区域活动考虑了大多数幼儿的意见与想法,但是一些少数个别幼儿的偏好意见往往被忽视,没有得到合理的满足。一方面是指不同年龄层次幼儿间的差异。区域活动的年龄层次划分相对不足,更有甚者,大班与小班的区域活动在幼儿智力培育方面的作用是一样的。再者,区域活动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投放材料的不足,材料的单一化、无趣化很难引发幼儿共鸣,幼儿可供参与操作的材料较少。总的来看,幼儿园区域活动的主体与客体之间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为更好推进幼儿的自主性能力提升,幼儿园老师应当重点注意以上不足,并在实践中自觉予以改正。
二、幼儿园区域活动自主性培养策略
1.从幼儿园老师角色定位的精准入手
幼儿园老师在区域活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一言一行、一颦一笑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整体教学效果,要充分发挥区域活动在培养幼儿自主性的优势,必须从精准定位幼儿园老师的角色定位入手,推动老师自觉自动贯彻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教学理念,以切实提高幼儿的自主创新意识与自主动手实践能力。幼儿园老师应当做好区域活动的旁观者、参与者、引导者与支持者的角色,应当客观真实准确的观察情况并记录。首先,做好区域活动的评价分析工作。教师的介入要把握好时机,要及能够帮助幼儿及时解决区域活动过程遇到的难题,又要给予幼儿一定的时间与机会去大胆尝试,在这一过程中着力引导幼儿耐心、细心、敢于直面挑战,敢于突破自己大胆实践等自主性、独立性精神的培育与发展,注重启发幼儿智能,推动幼儿动手、动口、动脑有机结合,提高幼儿之后区域活动的整体积极性与主动性。
其次,幼儿园老师还应当做好课后的善后工作,要注重总结归纳区域活动的经验与不足,从区域活动内容、形式两个方面入手,着力提高幼儿的学习能力与整体学习成就感与自信心。一个好的老师,应当是具有终身学习理念的老师,应当是一个善于总结反思不断提升自我的老师。幼儿园老师作为幼儿学习成长路上接触的第一位系统化的启蒙老师,应当自觉摆正自身的职业定位,认清自己的角色作用,要认真对待每一次区域活动的结尾与收尾总结工作,完善区域活动反馈评价机制,着力从不同角度挖掘学生潜能,保有一颗善于发现的眼睛。
2.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为抓手
俗话讲“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在区域活动中切实培养幼儿的自主性应当从吸引幼儿的目光与眼神入手,如果幼儿对区域活动根本不感兴趣,自主性培养也就无从谈起。为此,幼儿园老师应当在提高区域活动的趣味性上下功夫,着力提高幼儿参与度积极主动性。为推进幼儿在轻松愉悦的活动氛围下,体验到区域活动的乐趣,幼儿园老师首先应当在生活学习中贴近幼儿,走进幼儿身边,做幼儿的朋友,不再将自己与孩子们摆在纵向的指导被指导关系位置上,从孩子们的日常生活实际,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区域活动主题设计的思路办法。其次,幼儿园老师要注重不同年龄层幼儿区域活动的教学目的,要着力提高材料层次感与动态化更新,从材料操作的难易程度、材料加工的程度等方面入手,实现材料资源的动态更新,以便更好地满足不同层次幼儿的兴趣偏好。
3.切实尊重幼儿区域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要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提高幼儿的自主力,幼儿园老师应当切实尊重幼儿区域活动的参与主体地位,将幼儿纳入到区域活动创设、布置、规则制定、评价等全过程中去,着重提高幼儿的主人翁意识。首先,幼儿园阶段,幼儿的想象往往不受束缚,学生尚未受到过多框架条例的束缚,因而幼儿园老师在区域活动创设的主题上多多吸纳幼儿们的意见想法,给孩子们一定的时间空间思考交流,有孩子们自主决定区域活动的主题,为区域活动的创设注入更多新鲜的血液与活力。其次,幼儿园老师可以鼓励幼儿参与到区域活动的创设过程中来,鼓励孩子们从家里带一些自己觉得可以用得上的材料,弥补区域活动材料过于单一化的不足,推动环境材料的多元化、综合化、新颖化、创新化。再者,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单纯的灌输区域活动规则不如直接让幼儿们自行制定自己应当遵守的规则。幼儿园老师可以让孩子们自行讨论自己觉得应当遵守的规则,比如团结互助、不大声喧哗、摆放有序等等,让孩子们做规则的设计者,让孩子们做规则通过的决策者,推动孩子们在不断的失误中总结自己创设规则的不合理之处,并及时予以纠正。最后,俗话讲“一千个人的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审美角度的不同会导致人们看待事物美丑的不同。区域活动的成果是多元的,是个性的,幼儿园老师可以让孩子们自己做主人,不要以单一的标准去评价幼儿,更多的是让孩子们之间彼此互相评价,培养孩子们发现别人的美的良好习惯。做自己的主人,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体,是培养幼儿自主性不可或缺的重要前提。
总而言之,区域活动中幼儿自主性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化的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幼儿园老师应当不断丰富自身的专业修养、与时俱进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切实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不断为幼儿的创造性思维与自主性实践提供物质与精神上的帮助,推动幼儿真正在区域活动中学有所乐,乐有所获。
参考文献:
[1]董行.浅析幼儿自主性发展在区域活动中的培养[J].新课程(综合版),2019(02):08.
[2]韩兵.在区域活动中培养幼儿自主性的实践与探究[J].新课程,2018(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