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教学中常见电学实验问题分析

发表时间:2020/11/30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8月23期   作者:张如良
[导读] 电学实验在高中物理这一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是不可忽略的一个部分,其对学生的发展将会起到非常重大的影响。
        张如良
        山东省郓城第一中学  
        摘要:电学实验在高中物理这一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是不可忽略的一个部分,其对学生的发展将会起到非常重大的影响。目前的高中物理电学实验教学出现不少的问题,教师要善于发现问题,并且制定出相关的解决措施和方法,让每一个学生都参加到电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构建系统性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做事态度,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升学生的物理成绩,将学生培养成为新时代的全面型人才。本文主要分析高中物理教学中常见电学实验问题分析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学;电学实验;问题分析
引言
        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之下,对我国高中物理的教学目的也是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不仅要求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成绩,还要求培养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电学作为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多数学生觉得这部分知识点比较难以理解,所以教师可以结合电学实验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且吸收这部分的知识点,让学生真正明白电路元器件的使用,深入了解实验过程中的测量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可以在电学实验中更好的学习知识点,促进学生的不断成长与进步,把学生逐渐培养成为高素质的人才。
一、高中物理教学中常见电学实验问题分析
(一)实验仪器的读数技巧
        通过让学生掌握电学实验仪器的读数技巧,有效解决学生在遇到这类题目的基础性问题。当学生遇到电流表跟电压表读数问题时,告知学生如果电表上最小刻度为1,就需要估读到最小刻度的1/10;最小刻度为0.1,就需要估读到最小刻度的1/100;最小刻度为0.01,就需要估读到最小刻度的1/1000;也就是要估读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如果电表最小刻度为2,5,0.2,0.5等,则只要读到最小刻度这一位就可以了,不需要估读。针对多用电表的欧姆档,其所选倍率以及表盘刻度数的乘积结果即为电阻值。
(二)电学实验仪器的选择
        电学实验这类题目中主要使用到的仪器有电表、滑动变速器以及电源等等。电学仪器的选择也是电学实验题目中非常常见的一种类型,在针对这类问题时,需要让学生考虑到实验条件,针对习题中提到的实验条件进行确定,一般是按照确定电源、电压表、电流表、变阻器的顺序来进行。而在电源选择的过程中,尽可能选择电动势比较大的电源。针对电压表和电流表的选择,电表量程必须高于实验电路中的电流以及电压最大值。变阻器的选择则要求额定电流高于电路中的最大电流。针对滑动变阻器的选择,滑动电阻的接法有两种,一种是分压式接入,一种是限流式接入。当实验中涉及到滑动变阻器的相关问题时,学生就需要考虑负载上的电压或者是电流一定要有足够大的调节范围,电压是否要求从零开始调节。但如果变阻器的电阻小于负载电阻,滑动电阻器就不能有效地控制电流和电压,这种情况下应该采用分压式的接法。如果具体的操作实验中没有提出明确的要求,电压的实际变化也不是非常大,则可以优先考虑限流式接法。滑动变阻器的接法不同,对电阻的要求也不同,因此需要结合电学实验条件进行合理选择。
二、提升高中物理电学实验教学质量的措施分析
(一)电磁感应
        随着近年来现代化科技的不断进步和设备的不断更新,现代化的高中物理教学已经不仅仅是单一的多媒体教学。现代教师可以利用电子设备来辅助学生进行高科技环境下的物理学习,这样能够使学生在高中物理课堂中达到扩展物理知识的效果。教师可以在课堂前通过平板或者手机为学生推送相关的学习任务单,帮助学生回顾奥斯特实验,了解法拉第对于物理学的贡献。

在对课程进行引导时,教师可以应用大量生活中对电磁感应的应用,使学生理解电磁感应是无处不在,并且与我们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这样能够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出电磁感应的现象后,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为学生演示奥斯特实验,并且借由实物展示台开展同步实验,而当学生提出“电能生磁,那么磁能生电吗?”的问题后,教师可以予以解答。通过这种方式能够让学生的物理观念和思维能力得到培养。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开展适当的实验教学,能够形成师生之间的平等交流。
(二)电路连接
        在开展高中阶段的电学实验教学时,电路的连接是一项十分重要的问题,无论是电表还是滑动变阻器,其最终的目的都是进行电路连接,而在进行电路连接时,教师就要提示学生注意安全,严格按照相关的步骤来进行操作,这样能够有效避免由于电路连接不当而引发的短路燃烧等现象,保证实验在开展过程中的安全性。而在进行实际开展电路连接时,需要注意电表两端的接入端口,并根据电表内部所提示的电阻来合理设置电路图,尽可能降低实验误差对实验结果造成的影响。在进行电压表的连接时,需要保证电压表与所测元件之间为并联电路,避免由于电表串联错误而导致实验出现失败或者失误的情况。除此之外,在进行连接时,需要保证电压表的电流方向与电路的正负极连接相同,避免在连接过程中导致电路表出现损坏的情况。
(三)帮助学生构建全面知识体系,为电学实验奠定基础
        通过对目前高中物理电学实验的教学现状分析可知,多数学生在电学实验的过程中,总会出现非常多的小问题。例如,有的学生将电表的外接法和内接法相互的混淆,从而导致实验失败;还有部分学生在电学实验的过程中,将滑动变阻器分压式接法和限流式接法相互混淆在一起,并且在实验的过程中随便的用。问题的主要性原因是学生对物理知识点还是没有全面性的掌握,学生缺乏物理知识点,从而导致学生在电学实验的过程中总是出现问题。所以,为了更好的提升高中物理电学实验教学效果,教师要帮助学生构建系统性的物理理论知识点,让学生深入的理解并且吸收,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由被动性的接受知识点逐渐的转变成主动性学习。总而言之,理识点是学生进行高中物理电学实验的基础,教师要创新教学方式,激发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下学习知识点,从而不断为以后的电学实验奠定基础。例如,多数学生在电学实验过程中关于“电表”这方面的使用,就会出现很多的问题,从而影响到电学实验的整个进程。教师在让学生做和电表相关的电学实验之前,就要先给学生讲述清楚,实验过程中关于电表的量程怎么样选择?电表外接法和内接法的知识原理是什么?使用电表之前应该注意哪些事项?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真正的吸收理论性知识点,从而避免在实验过程中因为操作不当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让学生明白如何合理的使用电表、选择电表,为电学实验的成功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促进学生的不断成长和进步。
结束语
        电学实验对高中物理学习来说极为重要,无论是实践操作还是考试题目,都是物理学习中的重点内容,在物理试卷中占有极大的分值比重。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应当引起重视,在开展实验时需要做好相应的问题分析并了解各项操作的具体要求,这样才能保证高中物理电学实验顺利进行,提高高中生的物理水平。
参考文献:
[1]吕玉珍.基于高考电学实验试题设计的物理实验教学策略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3(07):182-183.
[2]林金荣.例谈高中物理电学实验题“图像法”问题的解决方法[J].物理教学探讨,2016,34(05):64-67.
[3]徐君航.高中物理教学中常见电学实验问题分析[J].学周刊,2018(02):112-113
[4]徐征田.高中物理电学演示实验教学研究[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8,47(12):4-5.
[5]张楚悦.高中物理电学实验学习的方法与技巧探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8(02):74-7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