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莹秋
黑龙江省七台河市第七小学,黑龙江 七台河 154600
摘要:语言文字是我们每个人不管在何时、何地都需要一直学习和运用的工具。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语言文字更占据着主导地位。语文是小学教育中的重点教学科目,语文与其他科目的学习有着紧密的联系,语文是学习其他科目的前提,也是学习好其他科目的条件。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重视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这不仅是语文高效教学的要求,也是学生良好开展其他学科和终身学习的要求。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文素养;策略
在新课标的背景下,培养小学生的语文素养,是小学语文教育的重要目标。小学语文素养的内容很丰富,包括学生词汇量积累、语言表达能力、语言运用能力。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不仅仅要认识、会写汉字,还要理解其中的含义,在什么样的语境中可以使用,与不同的词语组句更加合适。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文素养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忽视语文素养的培养
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语文教师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就是为高考做准备,在进行语文知识讲解时忽视对文章内容更深层次的思想情感的剖析,不注重对学生进行语文素养的培养,只是机械地向学生灌输题目正确的答案,之后要求学生将正确答案死记硬背,对语文知识的巩固也不是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而是采取题海战术,以期让学生通过大量做题来对正确答案形成肌肉记忆。这种教学方式难以真正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学生在长期对知识死记硬背的过程中自身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都无法得到锻炼,久而久之语文学习效率持续低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受到打击,对语文学习的兴趣逐渐降低,教学质量也无法得到保证。语文教学也在这种机械的做题和讲题的过程中失去了原有的价值,学生也无法正确认识到学习语文的实用性,语文教学的目的也无法真正达到。
(二)学习氛围压抑,不利于语文素养培养
从小学开始,学生就有很多写不完的作业。对于学生来说,作业就是一项必须完成的任务,就算读课外书也成了在同一时间段读同一本书的同一种任务,这容易将学生带入到压抑的学习氛围中,增加学生心理压力,无形中压抑着小学生的兴趣,学生自觉读书的积极性不高。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文素养培养策略
(一)转变教学理念,重视语文素养
意识要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意识,教师首先要及时转变自身教育观念,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在教学过程中及时转变教学思维和自身角色,提高对语文素养的重视程度,在进行知识讲解时要注意随时对学生进行语文素养的渗透,让学生在长期的渗透过程中逐步培养起自身的语文素养。教师在语文教学时要注重对学生语文基础知识、阅读理解能力和思想道德情感的全面培养,通过语文学习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教师要善于做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引导学生主动提问,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在自主思考的过程中慢慢提升自身的语文素养。
例如在学习《假如没有灰尘》一文时,教师可以在进行课文讲解前请学生先自己仔细阅读一遍文章,在阅读过程中将文章中难以理解的内容整理下来,向教师进行提问,这种方法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提问意识和思考意识,在教师对同学们的问题进行解答后,教师可引导同学自主对文章进行归纳,总结灰尘的特点和作用。学生在总结的过程中学会有效理解文章的方法,学习效率也能得到有效提高。之后教师请同学们运用作者的写作手法,展开想象,以“假如没有”为题,写一篇作文,通过进行仿写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进而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营造轻松的氛围,增强学生的热爱
在现代语文教育中,不能用特别强势的、干脆的方式让学生去学习,可以把汉字的前世今生讲解给学生听,教学生学习汉字时,可以向学生讲解古人创造此字的典故,这样可以更容易学会此汉字。学习词语时,可以把词语带到学生喜欢的童话故事中,听故事学习词语的运用。这样学生可以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语文,有利于增强学生对语文的喜爱度,激发小学生对汉字的好奇心。
(三)提升教师业务能力,增加师生互动
老师是学生学习道路上的引路人,是学生答疑解惑的传授人。知识是老师的盔甲,不断学习是老师的武器。老师用知识来充实自身,成为学生心里认可的老师。用自己的知识满足学生的好奇心,陪同学生探索未知领域。老师把学生当作朋友,了解朋友的喜好,推送朋友喜欢的课外读物。比如学生读了一本课外书,兴高采烈的想与人分享交流,但是身边的同学没有人阅读过,这时候,老师就可以作为朋友,倾听这个学生的故事;同样,老师可以把自己阅读过的一本书的读后感分享给学生,引起学生对这本书的好奇,想看看这个本书的故事内容。老师与学生之间沟通交流,也会让学生产生,自己也要像老师这样知识渊博,而开始喜欢读书,写作文。所以,一个好的老师,对于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语文老师也要像学生一样,多读书,充实自身的知识储配,更好教育学生。
(四)引导自主学习,培养语文素养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善于观察和了解学生,认识到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尊重每个学生的学习基础,并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对语文教学进行创新和改进,让学生认识到语文学习的乐趣,发自内心地爱上语文,并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认识到自我的价值。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教授学生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在课前给学生布置学习任务,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自主学习,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能够通过自身努力去解决问题,对于无法解决的问题也能在教学时着重听教师讲解,教师通过这种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有效催生学生的语文情感,保证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培养。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已经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要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以此来不断的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从而促进小学生更好的学习和成长。
参考文献
[1]翁美玲.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探讨[J].时代教育,2018(4).
[2]张一涵.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J].新课程小学,20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