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教育促进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建设

发表时间:2020/11/3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24期   作者:喻洁琼
[导读]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时代已经到来,

        喻洁琼
        (福建省邵武市熙春小学,福建 邵武 354000)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时代已经到来,如今我们的工作和生活都有互联网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同时对我们的教育事业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学校随时都能看见它的不同形式的存在,与传统的枯燥的小学语文教学相比,它更具有趣味性,学生更加喜爱,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课堂学习积极性范围。因此,作为新时期的一线教育工作者,要与时俱进,更新教育理念,创新和优化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关键词】“互联网+”;小学语文;高效课堂
        在“互联网+”大环境下,互联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更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心理和生理发展还处于逐步发展和成熟的初期,所以总体上小学生更愿意接受,但大多数学生对语文课程中的满篇枯燥的文字描写并不感兴趣,也相当不愿意接受。然而,在“互联网+”的大环境下,大多数小学语文教师都会选择在教学前通过互联网播放一些图片、视频等资源,以吸引学生对课堂的更多关注。
一、利用有趣动画视频,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源泉。学生只有对某一知识点产生浓厚兴趣,才能积极探索。这样,课堂教学就会更有效率,学生对学习的知识点记忆力会更深。小学生们不管在哪里都喜欢看动画片。在开展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播放与教学相关的动画视频,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主动学习教师传授的语言知识。
        例如,《哪吒闹海》这篇课文,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资源为学生播放相关的动画视频,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主动的接受知识,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到教学中,并通过观看视频完全理解小哪吒的诚实和勇敢的品质。在观看完动画视频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组模仿和表演视频中的主人公。课前,老师可以为学生准备道具。看完视频后,老师可以将道具分配给每组,并指导学生将课文中的生词运用到表演中。在这样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学生更愿意学习。这也可以减少学生理解和学习新单词的困难,从而建立一个高效的小学语文课堂。
二、开阔学生视野,促进对内容的理解
        “互联网+”为我们的教育带来了更多、更丰富的资源。教师将这些资源融入到日常教学中有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帮助学生在短短的课堂时间内学习更多的知识。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互联网+”具有很大的优势,但却无法代替教师的讲与学生的学。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与之相符的资源。
        例如,在教学李白诗歌的时候,对于低年段的学生来说,教师就要为他们准备动画视频来讲解李白的性格特点及其生平事迹。对于高年段的学生来说,教师完全可以利用康震《百家讲坛》的视频来讲述李白。这样的方式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知识,加深学生对李白的认识和理解。高年段的学生对李白的认识更理性。

同时,视频中也蕴含了很多的基本常识,学生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便可以充分掌握,以此拓展学生的视野。另外,在教学中,教师也可以通过课余作业运用“互联网+”的方式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进而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率。只有学生具备了良好的语文素养,才能使学生更快更有效地理解相关的语文知识。学生如果知识积累较为匮乏就一定会阻碍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很难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率。
        再例如,在教学《草原》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完全可以为学生布置这样的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利用互联网来搜集与草原相关的信息与图片,或者要求学生搜索一篇与草原相关的文章来阅读。“互联网+”给我们的教育带来了越来越多的资源。将这些资源整合到日常教学中,有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帮助学生在短时间内学到更多的知识。但值得注意的是,“互联网+”虽然有很大的优势,但它不能取代教师话语权和学生的完全学习。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与之相适应的资源。例如,在李白诗歌教学中,对于青年学生,教师要为他们准备动画视频,讲解李白的个性特征和人生故事。对于高年级学生,老师可以用适合高年级学生视频来讲述李白。这样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知识,加深对李白的认识。此外,在教学中,教师还可以通过使用“互联网+”课外作业扩大自己的知识视野,进一步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学生只有具备良好的语文素养,才能更快、更有效地理解相关的语文知识。如果学生缺乏知识积累,就会阻碍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很难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三、开展教学评估,提升学生学习动力
        评价是检验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传统的评价大多是以考试的方式进行,非常片面。然而,在“互联网+”的背景下进行评价,突破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让更多的人参与到评价中来。互联网平台具有记录信息的功能,可以对学生学习的全过程进行评价。“互联网+”背景的评价是三维的、全方位的。
        例如,在评价一个学生的作文时,老师可以要求学生把数字和自我评价加到课堂空间中。作文自我评价主要从作文的背景,以及作文亮点等方面进行。任何学生都可以在登录后查看并发表自己的评论。最后,教师可以对学生的文章进行复习,检查学生的自我评价和他人的相互评价。自我评价和其他评价既能反映学生的创作质量,又能反映学生的学习态度。基于这些因素,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分,从而建立学生学习的信心。在传统的作文评价中,教师通常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分和评语。然而,在“互联网+”语境下写作评价不再是单一的教师评价,而是包括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学生既是这一过程中的被评价者,也是评价者。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的评价、反思等高级认知能力得到了有效的发展。
        简言而之,教师在小学阶段转授知识应意识到“互联网+”的重要性,并开展互联网+教学活动。这将丰富课堂教学资源,为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促进高效课堂建设,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1]  祁小利.“互联网+”小学语文:论小学语文课改路径[J].新课程·上旬,2019(3):93.
[2]  邵淑丽.互联网对小学语文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影响[J].考试周刊,2019(2):63.
[3]  浅谈“互联网+”时代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J]. 何坤德.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20(0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