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艳艳
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新街镇中心小学,陕西 宝鸡 721313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化,小学语文使用部编版新教材,教材内容进行较大调整,内容的呈现形式也更加丰富,课文的选篇对优秀、经典的传统文化篇目比重大大增加,同时也兼顾时代性,新的语文教材开始更加注重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为了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必须强化阅读指导,帮助学生筛选优质阅读篇目,为学生讲解阅读方法、阅读技巧,才能真正帮助学生开拓广阔的知识视野,丰富学生的审美鉴赏力,深化学生的情感体验与感悟。然而,现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尚有不足之处。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探究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在感知、理解文本,探寻语言文字背后的魅力,最终让学生得出自己对文本的感知,提升语文素养。在当前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文本解读中,部分教师不注重对学生的指导和点拨,而以自身的意志来代替学生的阅读体验;不立足于文本进行解读,反以新奇热闹的组织形式妨碍学生的深入思考;不珍视学生的体验与思考,却以模式化的套话代替学生的“心里话”。新语文教育思想强调语文教学要弘扬真实、自由的人文精神,突破文本解读的无度化倾向和模式化思维,回归中华民族传统的语文教育方法,使学生在吟悟中获得更深层次的情感体验,是对传统语文教育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
(一)教师缺乏观念的转变
在新课改推广后,大部分教师都能认识到转变教学观念的重要性,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要重视对学生的引导工作。但是还存在一部分教师不能转化自己的教学思路,依然采取传统的教学方式,只进行教学大纲中内容的教学,认为学生的考试成绩是判断教师教学质量的唯一标准,并没有将新课改的要求实施到教学中。这样导致很多教师并没有花费很多的时间以及精力准备教案,创建教学情景。
(二)教师提问较频繁
在传统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很多语文教师会在课堂上频繁地提问,很多教师曲解了提问式教学的意义,将其停留在了形式主义。阅读教学提问在于质量,而不是数量。如果教师提问的问题太多,不仅会让学生产生问题疲劳,甚至会让学生长期处于紧张状态,这样既不能保证课堂效率,又会使学生产生负面情绪。所以教师在提问时,不要为了提问而提问,而是要设计针对性的问题,学生通过思考问题可以获得实质性的知识和进步。
(三)教师教学观念落后
许多小学教师受到了应试教育的思想,他们在不断进行学生能力提高的过程中,往往采取知识灌输和题海战术的引导方法。学生即便可以接触到更多的阅读练习,但是往往无法从自身的内心出发,对于语法的运用和文章结构的梳理达不到一定水平。这样的阅读不仅没有方向,而且使学生感受到了更多的困惑和无趣。他们会在反复练习的同时产生更多的厌烦感。其次,便是教师自身的引导方式。许多教师的教学观念由于无法及时的更新,他们对于学生的阅读能力指导不能达到一定的专业水平,甚至对于学生的阅读教学也是没有特殊差异的。这样会使学生无法正视阅读是怎样的能力应用。所以,如果不能很好的将阅读教学真正的问题解决,所衍生出来的更多问题也会使小学语文的整个教学过程表现出整体方向的错误。
(四)阅读范围狭窄,阅读指导不足
在开展阅读教学时,教师仅以语文课本上的课文为全部素材,并将阅读教学融入日常教学环节中,认为只要按教材授课,同时也完成了阅读教学任务,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语文课本中的阅读素材经过仔细筛选,贴近学生认知层次,但是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并不能仅仅局限于课本阅读,因为课本的知识面并不能全面地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
(一)以学生为主体,培养阅读兴趣
阅读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应当了解小学教育阶段学生的心理认知层次,充分关注学生的阅读倾向,才能更好地实现学生与阅读教学之间的高效关联。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开展阅读教学,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应当密切关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利用克拉申的“i+1”教育理念,鼓励学生既要认真阅读教材文本,还应在教材文本的基础上有所拓展与延伸,引导学生保持最佳阅读状态。
(二)立足阅读基础,丰富阅读教学活动
小学生尚处于自制能力较弱的年龄阶段,而且不同学段的阅读目标也各有不同。小学生词汇储备不足,他们更适合阅读简单的古诗、童话、寓言等篇目,引导他们循序渐进地掌握基础阅读技能。针对3-4年级学生,教师要开始培养学生的阅读速度,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质量,此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课内共读,拓宽视野,并搭建互动交流平台,分享自己的阅读体会与心得。
(三)丰富阅读渠道,发展学生个性
在基础教育阶段,语文是各学科的基础,而阅读又是语文学科的重中之重。为了体会文学作品强烈的人文性和浓厚的情感,阅读课堂应当激发学生的代入感,引导学生品味文本的滋味,身临其境地走进文学世界和故事情境,引导学生体会角色的喜怒哀乐。为了创建高效阅读课堂,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应当强化学生的阅读实践,为学生开拓丰富的阅读渠道,让阅读成为他们的日常习惯,或者让阅读实践走进生活,以更丰富的形式展开。
(四)积极开展阅读活动
对于小学生而言,因为其生活阅历有限,语文基础薄弱,所以写作最大的障碍就是无从下笔,看到写作主题时无法产生联想,从而写作水平难以提升。在课堂阅读中,教师要改变以往被动灌输阅读知识的教学方法,采取提问引导式的新型教学形式,以具有导向性的问题,组织学生自主阅读,主动获取知识,这样不仅能够调动学生阅读积极性,还可让学生自由选择和积累写作素材,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
总结:在阅读教学中,加强引导和启发,不强制给学生灌输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让学生自主阅读和体验,开展丰富阅读活动,充实学生写作素材库,注重对阅读方法的讲解,强化阅读情感探索,提升学生的阅读教学效果、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伊婷婷.强化阅读指导,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J].新阅读,2020(10):60-61.
[2]尕让草.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9):249.
[3]慕鹏飞.小学语文阅读的开展策略探讨[J].花炮科技与市场,2020(03):236.
[4]贾小琴.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的研究及启示[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8):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