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小学高年级数学自主学习能力提升方法

发表时间:2020/11/3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24期   作者: 肖玲
[导读] 近年来,社会对教育水平的整体进步速度不断加快

        肖玲
        贵州省六盘水市枝特区第三小学,贵州 六盘水 553400

        摘 要:近年来,社会对教育水平的整体进步速度不断加快。在小学义务教育阶段,小学数学比其他学科更考验学生的理解能力,更具人文色彩,尤其是小学数学进入高年级后。因此,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应按照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不断发展自己的能力,有效地全面改革不断拥有自己的教育模式和教育模式,帮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理解和分析数学学习过程中的问题,解决问题。本文主要论述了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积极影响,分析了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希望能为小学数学教师提供参考价值。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年级;自主学习能力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生是数学教学的主体。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思维能力和应用能力。强烈的自主学习意识是学生各种能力快速发展的基础和条件。因此,小学数学教学的质量,教师应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意识,使他们感受到学习数学知识的乐趣,进而以更积极的态度探索数学知识,最终促进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因此,如何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成为教师们思考的一个关键问题。
一、高年级数学自主学习的重要性
        在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过程中,接受小学数学知识的学生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学生,另一类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学生。第二,主动接受学生的知识,在这类学生的教学中可以积极探索学习点。随着社会环境的日益恶化,社会越来越重视综合性、综合性人才的培养。通过大量的教学实践和教学研究,第二类学生更有可能成为综合性、综合性人才。数学作为一门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能力、增强逻辑思维能力的学科,在学习小学数学的同时,无形中可以引导小学生进一步提高综合素质。因此,它可以使小学生,特别是具有一定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高年级生更好地学习数学。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引导高年级生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将被动知识转化为主动学习和自主学习是未来教育教学改革的基本方向,为高年级生学习数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小学高年级自主学习的方法
(一)加强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
        针对目前小学生高年级数学自主学习意识的现状,首先需要做的是强化学生自主学习的信息,运用多种方法进行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在学习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进行困难的克服,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路线。在学生克服困难,取得小成就的时候需要及时的表扬。教师可以在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自主学习成果范例,让学生认识到自主学习的成果有何优势。综上,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帮助,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尝试和努力,加强积极的自主学习动机的培养,从而使学生树立起真正的自主学习意识,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二)优化教学方法
        一般来说,学生通过他人的引导和自主学习来学习知识。相比之下,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获得更深刻和持久的知识。这主要是因为学生能够自主学习知识,能够获得不同于别人教与学的成就感,从而大大增强了学生的学习信心,从而更加热爱学习,主动学习。因此,教师应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通过鼓励教学等方式树立学生数学学习的信心,通过趣味教学进一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比如,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遇到困难时向学生讲述名人的成功故事,让学生感受到同样的体验,学会在学习中主动面对困难,树立战胜困难、主动学习的信心。此外,当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出现错误时,教师也应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减少学生的挫折感,使学生有越来越大的学习勇气,在学生取得成功后鼓励和表扬学生,从而进一步树立学生学数学的信心。
(三)及时指导,挖掘自主学习的潜力
        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也是一个不断思考的过程。为了使数学教学发挥更大的作用,教师不仅要向学生灌输数学知识,而且要积极引导学生探索和思考数学问题。在适当的时候,还需要给予一定的引导和引导,让学生回归正确的思维,教师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学习,从而提高学习能力,充分发挥潜能。
(四)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进行知识的探索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新课程的要求更新教学理念,在教学中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在实践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引导学生学习日常生活中的知识点,要求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自主探索数学知识。明确要求后,学生要积极探索和学习。学习生活中的知识点,既能调动学生积极的学习积极性,又能提高学生的自我意识和积极性。例如,在学习“多边形的面积”时,教师在日常生活中展示规则多边形、等边三角形物体和图形。在讲解特征多边形的同时,教师分析多边形的面积,然后引导学生计算生活中常见的多边形的面积,为了鼓励学生主动测量多边形的长、宽、高和直尺后的生命,积极利用面积公式研究来计算生活中常见多边形的面积多边形的面积。在计算过程中,学生可以独立分析思考,独立学习面积公式,从而进一步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独立计算能力和思维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想要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需要;加强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优化教学方法;及时指导,挖掘自主学习的潜力;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进行知识的探索。能力的培养需要一个循序渐进、持续不断的过程,既需要学生的积极努力,也需要学生的主要任务,也需要老师的耐心引导和启发,才能为学生提供有利于自主学习的空间。
参考文献
[1] 刘杰.小学生数学自主学习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方法——以小学高年级为例[J].华夏教师,2020(17):13-14.
[2] 韩丽.如何培养高年级小学生的数学自主学习能力[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12):270.
[3] 王金兴.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及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J].教育观察,2018,7(10):126+130.
[4] 杜秀花,张炼.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的现状调查——以江苏省靖江市某小学中年级为例[J].江苏理工学院学报,2017,23(05):65-7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