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庭荣
广西隆林各族自治县第二中学,广西 百色 533400
摘要:班主任作为学生日常思想道德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实施者,引导着学生健康成长,班主任要努力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班主任往往采用说教的方式宣传德育内容,但是初中阶段的学生已经有自己的思想,对于班主任的说教往往持排斥的态度。因此,作为班主任应该针对不同的情况,实施不同的方法,让每个学生都可以接受德育教育。基于此,本文探讨了初中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的有效路径,以加强对学生思想方面的建设。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德育;有效路径
德育教育就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法律以及心理健康的教育,主要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使学生在学习的同时拥有优秀的精神品质,正确地面对和处理生活中的事情,它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实际的班主任德育工作开展中还存在很多问题,班主任的德育意识还不够强烈,导致学生在学校一边学习什么是德育,一边在家里照样“我行我素”。因此,德育教育不能空喊口号,要切实落在日常教育工作中。
一、发挥情感效用晓之以情
初中生所处的一个特殊的成长阶段——青春期,在这个阶段的学生多多少少都会有一些叛逆心理,也正是这些因素,为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开展造成了一定的阻碍。那么,如何更好的在初中生叛逆期开展德育工作呢?一个成功率较高的方法就是从情感入手,只有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从学生自身出发,班主任与学生进行情感上的沟通,从情感上渗透德育教育,这样才可以了解学生内心的真实想法,从而保证德育工作的质量。具体来说,班主任可以充分利用课余时间,与学生多进行接触,对学生进行道德引导。初中生普遍存在的一些道德上的问题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对自己的行为不能很好的约束,也不能明确自身行为的对错;另一方面,学生在这个阶段往往为了吸引其他人的注意故意做一些特殊的行为,有强烈的自尊心和表现欲。明确这两点后,班主任要在与学生有一定的情感沟通基础上进行慢慢教育,只有增强师生间的情感,才能很好的开展德育工作。
二、在生活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德育教育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在开展德育工作的时候不能离开生活。班主任进行德育教育的目的也是为了让学生在以后的生活中更加顺利。另外,根据德育工作自身的特殊性,德育工作的开展缺少一定的系统性,故初中教师从生活入手进行德育工作的开展则会更有直观性,更具有针对性。具体措施则可以让教师以身边的真实例子为教学案例,从学生身边发生事入手,更能引起学生的共鸣,从这些案例入手对学生进行道德上的引导,让学生进行深入讨论感受。
三、组织德育教育活动
班主任在开展德育宣传的过程中可以通过组织活动的形式渗透德育内容。枯燥的、古板的德育不仅难以引起学生的共情,甚至会使学生对德育产生排斥的心理,但是如果班主任通过组织活动的方式渗透德育思想,就会提高学生的接受度。同时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接受德育,会使学生更加理解德育的意义,进而促进学生精神世界的建设。
除了传统的带领学生去敬老院照看老人,去红色根据地参观以外,班主任还可以设计一些游戏类型的活动引导学生参加,使学生既能够获得乐趣,又能够接受思想教育。以盲人方阵游戏为例,这个游戏的规则是学生面对面站好,站成两列,然后蒙住眼睛,其中一个学生作为指挥官将一根绳子放到其他学生的手中,然后发布指令,学生根据指令开始行动,在30分钟之内站成一个正方形。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学生看不到东西,因此必须遵从指挥官的命令,而指挥官也必须有一定的智慧与计划,当看到学生走得不正确时要有一定的耐心,及时给予指导。在30分钟之后班主任让学生摘掉眼罩,总结这次游戏中的经验与教训。这个游戏考验的是学生的合作精神、服从命令以及沟通的能力,班主任在学生总结经验教训的时候渗透德育内容会使学生加强记忆,进而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
四、开展艺术性的德育工作
艺术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可以让人得到情感上的升华。同时,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时有一定的艺术性,具体表现为开展德育工作时使用语言要有一定的艺术性和技巧性。初中生的心理特点较为敏感,因此如果班主任开展工作时像往常一样进行强制性的批评教育,则很容易适得其反,更激化师生之间的矛盾。这种教学方式虽然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对初中生阶段来说,教师的不当言论很容易对学生带来心理创伤,因此,班主任在进行德育教育时要注重艺术性。
五、完善素质评估制度
除了德育渗透之外,班主任还要做好完善的素质评估制度。初中阶段的学生自制力还有待发展,而且初中阶段的学生正是最冲动的年龄,因此需要有一定的约束。班主任制定素质评估制度就是一种直观的约束手段,另外班主任根据完善的评估制度可以对学生有更详细的了解,在引导学生进行思想建设的过程中会具有一定的针对性,最终促进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提升。
班主任设计的素质评估可以从多个角度出发,比如任课教师的角度、学生自身的角度、同学的角度、家长的角度,这样可以使班主任从多种角度了解学生,进而在开展德育工作的时候做到有的放矢。因此,班主任在设计素质评估的时候要注意评估内容的全面性,使得学生得到公平公正的评估。结合评估制度,班主任还可以设计一定的奖惩制度,根据学生在一周或一个月的评估情况,班主任进行奖评,但无论是奖励,还是惩罚,班主任的手段都要适当,既不会让学生骄傲,也不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最终促进学生在评估制度下积极成长。
六、结束语
初中德育教育工作是帮助学生茁壮成长的必要途径,班主任作为初中生成长时的引导人,更应该响应国家号召,切实落实德育教育,加强对学生身心的管理从而确保学生全面成长。班主任在开展德育工作的过程中要从学生实际出发,结合学生的心理发育状况、周边环境等因素宣传德育内容,只有这样才可以提高学生对德育内容的接受程度,才可以使学生通过独立思考明白德育的意义,进而加强自身的思想建设,最终提高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贺艺.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强化策略[J].科学技术创新,2018.
[2]金艳茜.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对策[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