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浅谈

发表时间:2020/11/3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24期   作者:张冬琴
[导读] 初中道德与法治对于初中生来说非常重要,
       
        张冬琴
        山西省柳林县成家庄示范初级中学校 033000
        摘要:初中道德与法治对于初中生来说非常重要,不仅可以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三观,而且还可以使他们具有良好的道德水平,为初中生未来的发展提供可靠的保障。初中阶段的学生,他们更想得到别人的认可,而且更倾向于独立,然而这个阶段也是他们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如果没有正确的引导,初中生的道德素养和生活习惯就会受到不良影响。因此,为了使初中生更健康地成长,初中道德与法治任课教师,要对这门课程的教学探索新的教学方式,对初中生积极引导,进一步提升他们的综合水平。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
        在当前阶段,初中教师不能只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还应该按照新课标要求,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素养和健康生活意识。与此同时,初中教师需要发现初中道德与法制教学对学生品德素养和健康生活意识培养的作用,为了可以达成新课标教学要求,必须从学生角度出发,根据学生当前所处阶段的心理特征、生活状况,引人教学案例,创新教学方法,使学生理解教材内容,并给予学生一定的引导,让学生可以在学习初中道德与法治过程中,逐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一、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观念落后,导致新课标在导入环节中的优势发挥不出来
        为了把学生的成绩提高上去,许多一线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依然采用知识点罗列的方式,仅仅告诉学生需要背诵的问题,然后在课堂上利用大量的时间让学生死记硬背。学生没有机会对知识提出不同的看法和见解,整个课堂气氛沉闷,也没有课堂导人直接进人到新知识的学习中。
        2、教学手段单调,造成新课标无法为学生探索新知服务
        学习知识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只有找到学习知识的突破口,让学生接触到新鲜的知识,课堂才会焕发勃勃的生机。然而,在传统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上,教师过于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而无视现代化技术的运用,不能让学生对新知识产生强烈的兴趣,只能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课堂教学缺乏生机,没有趣味性,不能形象地呈现抽象的道德与法治知识,学生的学习效率也不能得到提高。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
        1、运用信息技术,培养政治认同
        随着当前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信息技术也得到快速的发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中进行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能够有效帮助学生实现自身能力的培养。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平台为学生查找时事热点新闻,拓展学生的法律意识。同时在课堂上,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为学生进行课堂知识讲解,在课堂上为学生创设高效的教学活动情景。


        比如,在“踏上强国之路”一节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充分将信息技术利用起来,让学生真正体会到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的不易、教师可以先讲述一下我国长达百年的苦难历史,并在屏幕上展示出当时人们缺衣少食,甚至在炮火中艰难挣扎的图片,让学生们真切地感受到当时人民生活的苦难〔然后,教师再用一些图片从衣食住行等方面简单展示一下现在人们的美好生活,并鼓励学生们说一说自己的生活,再将代表不同时期人们生活的图片放在一起进行对比,让学生们在强烈的反差中深刻地明白自己今天的生活是多么幸福,从而对国家产生巨大的信任感和认同感。
        2、组织辩论活动,培养理性精神
        培养核心素养的第二个要点就是对学生理性精神的培养.理性精神就是对学生勇于质疑和客观看待事物的能力的培养、正所谓,“理不辩不明”想要培养学生的理性精神,教师可以通过组织辩论活动的方式来进行。教师可以就课本上相关内容提出某个问题,然后让学生们根据自己的看法分成两组,让每组在进行内部讨论后选出四个代表人物互相进行公开辩论。
        比如,在“诚实守信”一节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就“在现代社会应不应该诚实守信”这个问题让学生们展开辩论。正方的学生认为是应该的,因为诚实守信是人的宝贵品格,也是人们应该遵循的中华传统美德;而反方则认为不应该,因为人们的社会关系是很复杂的,过于诚实往往会在不经意间得罪别人。辩论的胜负不重要,关键是真理往往越辩越明,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收集能够战胜对方的理由,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理性精神。
        3、构建教学情景,培养法治意识
        我国是一个法治国家,我们的社会也是一个法治社会,法律在我们生活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法治意识的培养,对于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提高学生运用法律武器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着很大作用针对这一要点,教师可以通过构建法庭情景,让学生们扮演其中角色的方式来进行。
        比如,在“走进法治天地”一节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就“行人闯红灯结果遭遇车祸,司机是不是犯法”这一问题构建法庭情景,让学生们分别扮演法官、原告、被告、辩护人的方式进行法治意识的培养。由于学生们对于法律条文的理解不同,从而所持的观点也不同、教师通过这种方式,使学生们认识到法律的重要性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
        4、开展课外实践,培养公共参与意识
        培养核心要素的第四点就是对于公共参与意识的培养,也就是对于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针对这一要点,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们走出去,亲身体验各种志愿者活动,让学生从活动中所带来的成就感感悟到每个人都可以也都应该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从而让学生将自我和社会这两个概念结合起来,认识到人是社会中的人,社会是人的社会,增强学生的公共参与意识、
        比如,在“建设美丽中国”一节的学习中,教师就可以带着学生们去做一天的公园环保志愿者,让学生在保护环境的亲身实践中,体会到平常清洁人员保持公园美丽的不易,从而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三、结语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课程是一门以生活为实践、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发展自身的课程,作为一名中学政治老师,要确定好自己的教学理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缪志玉.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探究[J].情感读本,2018,(36):23.
[2]李英好.核心素养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初探[J].数码设计(下),2018,(12):25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