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确把握教材 提升专业素养     ——“提高小学数学教师研读教材能力的实践与研究”

发表时间:2020/11/3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24期   作者:  郭利锋
[导读] 新课程改革给教师带来了新的要求与挑战。

        郭利锋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聚胜小学
        摘 要:新课程改革给教师带来了新的要求与挑战。为达到新的教学要求,教师必须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与专业技能,把握教材的能力,是每一位教师必备的,是提高课堂效益的前提条件和重要保证,也是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体现。
关键词:把握教材;专业素养;能力;
        教材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是实现课程理念和目标的重要载体,也是师生进行教与学双边活动的重要依据和媒介。因此,关于“教材”的研究,一直以来是小学数学教学研究的热点,也取得了一些有益的经验和成果,但是现实情况并不乐观,落后的教材观、重上课轻备课、重结果轻过程等现象比较常见,因此准确把握教材是提高备课质量、实施有效教学重要保证。把握教材要从教材的编写特点、教材文本信息,并结合学生实际、重视练习拓展这四个方面进行。
 一、把握教材的编写特点。
        新课标指出:小学的数学教学工作既要进行数学知识的教学,更要培养学生对于知识的运用能力,同时还要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整体研读教材内容、把握教材编写的特点,对于进一步转变教学理念,把握核心教学思想,落实有效课堂、“人的全面发展”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现有的小学数学教材有很多版本,例如:人教版,苏教版,北师大版等,这些版本的教材均经过了我国中小学教材审定部门的严格筛查审核,成为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权威教材。对这些教材既要进行纵向对比研读也要横向对比研读,横向对比研读就是对不同版本教材进行对比研读,或对同一个版本不同出版时期的教材进行研读,纵向对比研读就是对同一个版本不同年级教材内容和编排特点进行纵向研读,这样才能全面系统的掌握教材的内容的逻辑关系和编排特点。例如现行教材与以往教材对比可知:以往的教材往往出现过多文字知识,版面形式单一,加上数学知识的抽象、枯燥、难懂,容易使学生丧失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而如今的教材中有很大的改进和转变,创设学生熟悉的问题情境和生活情景,是集图片、表格、对话、文字相结合,这种“图文并茂”式的文本教材呈现形式,使教材更有趣味性,学生更加容易接受和理解。同时,小学数学教材的螺旋编排特点和系统知识结构特点,有助于教师运用“联系—系统”的思维设计教学,提升教师的教学专业能力。
二、研读教材文本信息,提升教学价值。?
北师大版教科书设置了四个主要人物。淘气和笑笑充当学生角色,演绎着与学生一起发现问题、一起进行思考、一起分享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智慧。智慧老人则是为学生提供方法、思路等的指导、一些重要结论的总结提升或是鼓励学生进一步思考新问题。机灵狗更多是起到渲染学习气氛,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要重视教材中的细节信息,特别是要搞清楚每个插图或是插图旁的标注文字、提示语等内容在新知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一般情况下,教材中的插图旁的提示信息主要有概念的揭示、方法的提示、结论的归纳等三个作用。

當读到这些提示信息时,老师们要弄清楚以下问题:它是属于哪种类型?为什么出现在这里?应该如何运用?需要作何提升吗?教师只有充分挖掘插图和提示信息所蕴含的教学资源,才能更加明确教学目标、准确把握教学重难点和关键点,以及提前预知学生认知的困难点,最大化地实现它们的教学价值。?
如“你还有别的方法吗?”“可以借助分数的意义来解释……”“除以一个不为0的整数,相当于乘这个整数的倒数。”……这些提示信息有的是结论的总结,有的是为了突破教学难点进行方法的提示,还有的是鼓励学生发散思维,力求算法多样化……而分数除法(一)这一课的插图旁的提示信息:“把47平均分成3份,每份就是相当于求47的13”,既是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也是本节课教学重点的突出和难点的点拨提示,学生在这些提示信息的指引下,数形结合进行分析、理解算理,学习的效率倍速提升,教师亦能很好地把握本课的教学重难点和关键点。?
三、研读教材要结合学生实际。
一堂高质量的数学课,肯定离不开学生的配合。如果小学数学教师仅仅根据教材内容展开教学计划,这样的课堂教学就成了一种脱离了教学主体——学生的单向操作,是教师根据教材与个人经验,主观性地制作了一套规则与目标。这种教学方式完全脱离学生的实际情况,缺乏准确性与科学性,机械地以教材为教学标准,只能让学生在课堂上云里雾里,完全不能跟上教学节奏,教学质量也就无法得到提高。?
因此,教师要将教材内容与学生实际情况相结合设计教学过程,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方法。例如,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长方形与正方形”这一单元的课堂教学时,不能急着将理论知识一股脑地灌輸给学生,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知识基础和学习起点,利用课前实践活动化解教学难度,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可以布置学生课前预习,先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常见的具有长方形和正方形性质与特点的物品,如大门、窗户、书本、魔方、地砖等,让他们实际看一看、摸一摸、让学生对长方形与正方形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和感知。课堂上,教师可以利用一些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道具,配合教材进行教学活动,探究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就迎刃而解了。利用这种方式开展教学活动,能帮助学生简单、快速地理解和掌握教材内容,从而提升课堂效率。?
四、重视练习拓展,提高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认真研读教材,抓住教材内容的重难点,在研读过程梳理整体知识框架,厘清知识的逻辑关系,从整体上充分把握教材知识。为检验课堂教学与学生学习效果,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新知识的印象,小学数学教师要立足教材内容,提前准备难度适宜、详略得当的数学练习题作为课堂习题与课后习题。教学习题是学生巩固知识、挖掘潜能、锻炼思维的重要方法,也是教师了解学生学习状况的重要途径。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讲完新知识之后,可以将新知识与旧知识相结合,并以数学习题的形式让学生练习。这既可以使学生巩固新知识,又可以复习旧知识,加强新旧知识间的联系,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与思维方式,有利于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
        总之,无论是从整体把握还是从细节上研究分析,教材内容都始终需要教师吃透、读透并且妥善运用教材,从而帮助学生掌握好教材内容的知识点和蕴藏的思想方法。把握教材能力是提高课堂效益的前提条件和重要保证,也是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体现。
参考文献:
[1] 陆海燕.研读教材,优化设计——小学数学教材研读策略谈[J].数学大世界(教师适用), 2011, 000(001):39.
[2] 卢青香.浅谈基于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材研读的教学设计策略[J].学苑教育,2017(17):88-8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