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雅晴
广西柳州市景行小学 545000
摘要:口语交际能力在学生的生活和学习过程中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是新时期对于人才全方位发展的基本需求,小学正是一个人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是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关键时期。因此,语文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培养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要性,采取多种教学策略,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基于此,本篇文章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实施策略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策略
引言
新课改在不断深入,小学语文教学目标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培养小学生的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成了教学的重点。教学方式也是逐渐融入先进的技术,形成创新型的语文教学模式。其中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过程中,为了解决教学模式缺乏系统性、学生主体地位得不到体现等问题,不断进行语文口语交际教学模式的革新,采取多样化的方式系统化把控教学,最终实现了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目标,促进小学生实现了更多地进步,实现了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课堂教学的高效开展。
一、口语交际能力阐述
在社会经济充分发展的今天,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是必要的素质。交际能力是指无论在什么地方什么时间都会运用恰当的语言进行交流。人们需要在不同的情境中学会调整交际过程中运用的语言。交际能力与听说能力是不同的,听说能力主要指语言、语脉和发音能力。口语交际能力主要是指语言、语篇、社会语言和策略能力。听说能力是口语交际能力中的重点,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能够将学到的语言运用出来。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实施策略
(一)充分挖掘教材资源,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教材中的插图等,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以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小白兔和小灰兔》为例,本课具有很多色彩丰富的插图,教师在教学开始前,可以采取问题导学法,让学生在仔细观察教材插图的前提下,向学生提问,如,“根据插图,大概猜测本节课主要讲述的是什么内容”,“在图中小白头和小黑兔分别经历了什么”等等,引导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在阅读过程中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激发学生的口语表达欲望,并根据插图对文章内容进行复述,促进学生语言组织能力的提升。
(二)拓展实践活动
口语交际教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想要仅仅依靠教师进行课本知识讲解,来提升口语交际能力是不切实际的,所以要组织适当的实践活动,毕竟生活实际才是语文教学最好的老师。由此可见,教师们想要拓展学生们的实践活动,鼓励学生们大胆的与陌生人交流,当然这要在确保学生们人身安全的前提之下,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们多与周围的人进行交流。例如,在学习小学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颐和园》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们进行课后调查学习。学生们根据教师的教学任务去选择采访周边的人群,询问有关颐和园的知识和那段历史,也可以选择去图书馆和书店等收集相关资料,在课堂上进行集中展示,交流新的看法,学生内部互相讨论,积极发言。使学生得到实践和课堂的双重锻炼,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推动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顺利开展。
(三)合作训练,取长补短
在小学阶段,很多教师都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将班级划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共同探究教学任务。小学生具有爱玩的天性,对于未知事物具有天然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教师要合理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合理安排教学任务,以小组形式展开合作探究。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可以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活跃课堂的氛围,提高学生的积极参与度。同时,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学生之间可以优势互补,取长补短,互相学习。比如在学到《月球之谜》的文章时,语文教师可以将班级学生划分四到五个合作学习小组,并赋予每一个小组成员单独的角色,有计分员、监督员、组长等,然后结合这篇文章的具体内容,每个小组成员应充分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进一步拓展月球的相关知识,然后每个小组成员之间进行现场口语PK比赛,看看哪一个小组掌握的月球知识多,比一比哪一个小组口语交际能力强,教师要对表现优异的小组及同学及时提出表扬,并给以相应的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激励其他学生积极参与到比赛的过程中来,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是笔者对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开展的有效策略相关内容的分析,只有高度重视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找到口语交际教学的重点,注重教学方式的合理化,充分体现小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结合学生的性格特征进行实践分组教学,才能实现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不断提升,也有效落实小学语文教师的各项教学职责。
参考文献
[1]毛菊红.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能力培养“四部曲”[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9(12):58-60.
[2]吴敏.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12):261.
[3]张坤.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9,5(23):241+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