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研究

发表时间:2020/11/3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24期   作者:杨健
[导读] 随着新课程的推行,小学数学教学在育人导向与发展定位上也出现了较大变化
        杨健
        四川省南充市仪陇县中石油龙岗希望小学校   637648
        摘要:随着新课程的推行,小学数学教学在育人导向与发展定位上也出现了较大变化。而切实凸显学生主体地位,全面变革课堂教学路径,充分优化数学教学方式,则成为新课程背景下每一位小学数学教学应该关注的重点与践行的核心。同时,由于数学与现实生活之间有着密切关联,使得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的最终目的便是引导学生通过对数学知识的学习,来解决生活现实问题,进而切实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认知能力、发展能力。因此,将生活化教学应用至小学数学教学,有着很强的可行性、必要性、现实性。其既然可以将学生引入丰富而生动生活场景,促使学生带着饱满热情、浓厚兴趣、迫切意愿开启数学学习,探究数学问题,获取数学知识,为数学教学活动更好开展而给予铺垫和助力。又可以促进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衔接,帮助学生在符合自身认知需要的情境内学习数学知识、提升数学能力、塑造综合素养,为促进小学数学教学效能提升诸如新鲜血液。
关键词:新课程背景;小学数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研究
        实现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对确保新课程标准得以充分实施,学生数学素养深度塑造有着积极而重要的作用。一方面,生活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融入,可以为学生思维开启、潜能激发、夙愿实现提供能多帮助,既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提高了教学的效率。另一方面,生活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可以为教师教学指导提供多元助力,既拓宽了教学路径,又回归了生活本真,更利于小学数学工具性功能的体现。因此,教师在落实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应该加强对生活化场景、问题、思维、元素等灵活借助,带动学生在最靠近自身最近发现区的认知空间内学习数学,获得发展。
        一、高效设计生活化问题,提升学生数学学习能力
        实现数学教学与生活问题的有机过渡,是有效化解教学难度,全面提升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之一,也是对新课程理念的深度践行。因此,针对一些比较复杂的数学问题,教师可以对其充分延展,积极探寻数学知识与生活问题之间的关联性与衔接性,进而带动学生在生活化问题的分析、解答、认知中更好学习数学知识,逐步提升学习能力。一是在生活化问题设计时,必须科学考量学生生活经验及认知特性,使生活化问题的作用得切实发挥,并紧密关联具体数学知识,达到化简教学难度的目的。二是在生活化问题解析时,应该充分研判学生的学习现状,为每一个学生积极投身问题探究、解答提供指引,让学生在“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的状态下更好学习数学,更好提升能力。例如,在《简易方程》教学中,教师可以以学生比较熟悉的现实生活中常见年龄问题为辅助,设计生活化问题:已知王老师今年的年龄是陈强的3倍,王老师6年前的年龄和陈强10年后的年龄相等,陈强和王老师今年各是多少岁?并引导学生开展分析:假设陈强今年的年龄是X岁,那么,王老师的年龄就是3X岁,列出方程:3X-6=X+10,2X=16,X=8,3X=3×8=24。最后得出:陈强今年8岁,王老师今年24岁。促使学生在生活化问题的分析中获得对于方程内涵的理解。
        二、灵活构建生活化场景,激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现实生活中的很多直观性、生动性、鲜活性场景,都可以作为小学数学生活化实现的有效助力,进而促使学生在不同生活场景的感染、陶冶、驱使、引领下获得认知需要的满足。但是,受到自身认知现状的影响,使得很多小学生在面对一些带有复杂性、拓展性的数学知识或者问题时,往往在心理、思想、意识上存在诸多畏难,其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也会受到严重制约。对此,教师可以在必要的情况下,加强对生活化教学的融入,进而带动学生在诸多生活素材、资源、工具的辅助下,以多元视觉、全新站位审视具体数学知识的特性、价值、内涵,提升数学思辨能力。一方面,加强对学生时刻关注生活的意识的培养。

利用生活中一些典型事例、普遍现象、具体事物,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体悟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关联。另一方面,加强对学生充分探究生活问题的能力的培养。结合一些具体生活问题,组织学生开展分析、探索,进而实现对学生动手、动脑、观察、分析能力的培养。例如,在“位置与方向”教学中,教师可以以学校地图为例证,在组织学生观察、了解后,引导学生再地图之中探寻校园中教学楼、操场、升旗台、车棚等具有代表性事物的位置。随后在引导学生进入校园进行观察,判别其描述的精准度。在生活与数学之间架设桥梁,让学生在更为形象的探究体味中实现对于其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的培育。同时,受到不同生活场景的直观刺激,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也会切实提升,为促使小学数学教学效能的提升而给予了多元且丰富的帮助。
        三、科学引入生活化活动,拓宽学生数学思维路径
        众所周知,很多正处于认知起步阶段的小学学生,对于一些丰富性、多元性、拓展性教学活动,都有着浓厚兴趣,饱满热情,迫切欲望。教师在落实生活化教学指导时,可以通过对带有生活特质的诸多数学探究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在更为广阔的认知区域内学习数学,提升其实践能力与应用能力。一方面,加强对生活化游戏活动的开展。通过对教学内容的创新,将某些数学知识转换为对应的游戏活动,并组织引导学生深入其中,激活其认知潜能,增强其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加强对生活化时间活动的组织。为了使一些抽象的数学知识、问题等,得到更为具体的呈现,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用心实践的方式,开展探索,以加深对于不同知识的深入理解。例如,在进行“24小时计数法”教学中,教师可以以多媒体为辅助,展示“上午9点在公园读书,中午12点在家中吃饭,晚上9点在床上睡觉”等生活情境,并组织学生在自制“时钟”上面标注出对应时间,引导学生在实践探究与观察分析中,认识不同时间点时针、分针之间变化与功能。最后,教师再引入问题:在上午9点和晚上9点中,时针都指着9,为什么一个是上午9时,一个却是下午9时呢?帮助学生在深度探究中获得对于“24小时计数法”的深刻理解。
        四、结论
        总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实现,对于教学效率的提升,学生需要的满足,都会产生积极而重要的作用。同时,在生活化教学方式、措施、思路的驱使下,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针对性、发展性也会得到切实增强。因此,教师在探寻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过程中,应该以学生实际为基础,加强对生活化场景的创设、生活化元素的融入、生活化问题的设计、生活化思维的引入,让学生在很多稀松平常的生活现象、问题、事物中学习数学知识、感知数学魅力、释放认知夙愿,在确保生活化教学作用得以切实发挥的基础上实现认知视域拓宽,获得综合素养提升。
参考文献:
        [1]邹青.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探究[J].考试周刊,2019(81):101-102.
        [2]廖丽珠.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探索[J].新课程导学,2019(27):56-57.
        [3]苏永永.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37):96.
        [4]阿依努尔·托合巧克.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研究[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下旬刊),2019(08):157+15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