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认知”的初中地理教学课例研究

发表时间:2020/11/3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24期   作者:卢丽霞
[导读] 地理教学在初中课堂上也是比较重要的学科,地理教学与我们日常生活有很大联系,
        卢丽霞
        威海南海新区实验中学 264402
        摘要:地理教学在初中课堂上也是比较重要的学科,地理教学与我们日常生活有很大联系,学好地理可以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很多问题,那么,这就要求教师给学生合理的布置教学任务,帮助学生利用“区域认知”来掌握地理学科。但是地理学科具有特殊性,学生学习起来相对困难,这就给教师带来了新的挑战,对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将区域认知融入到知识中,是当今教学中的重点问题,所以,笔者对初中地理教学课例应用区域认知进行以下详细的论述。
关键词:区域认知;初中;地理教学;课例研究
引言:
         随着课堂的改革,地理教学也是学生需要掌握的重点科目,在初中阶段,地理也是作为中考的重要组成部分,地理科目中有很多问题是与我们生活有关的,对此,学生在学习时,就可以将生活中的一些问题与地理知识相互结合,这样学习起来就会变的很容易。地理知识给我们揭示了地球上的许多奥秘,就需要学生在学习中认真去钻研,只有在教学中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思想、思维和方法,才能够让学生真正学有所成,促进其发展。
一、运用多媒体辅助,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随着科学水平的不断提升,多媒体技术也纷纷被应用到课堂上,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也是引导学生对地理知识有正确认识的一种手段。基于此,地理教师可以运用新教具来增加课堂教学容量,即为多媒体技术,多媒体技术能够使一些抽象知识更加形象的展现在学生眼前,进而调动学生探索知识的兴趣。例如:在学习地理《降水的变化与分布》这一内容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课件将降水1600毫米、800毫米等区域用不同的颜色进行标记,同时将降水量较多的区域用粗线的加深,可以在多媒体课件中画出的一条带箭头的线段,这条线主要是从沿海地区指向内陆。这样的方式可以使学生直观看到降水会从沿海向内陆依次减少,这种教学模式可以使学生快速掌握知识内容,同时还可以加强学生学习兴趣,进而取得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多媒体技术被应用到课堂上,是最理想的教学模式,可以形象而生动的给学生展示着所要学习的教学内容,学生的学习效率很快得到提升。
二、提出有效问题,促进主动探究
        课堂上有效的提问是非常关键的,教师要将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有提问的机会。不好的问题,无法引起学生的共鸣,课堂氛围“万马齐喑”,最终沦为教师的自问自答,效果也就无从谈起,而一个好的问题,可以引发学生的深入思考,引导学生主动去探究问题的答案,增强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初中地理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确定合理的问题难度,让问题能够层层递进,照顾到全体学生的同时,引发学生的深入思考,加深对于知识的理解。

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首先观察民族分布图,随后向学生提问,汉族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呈现出来的民族分布特点又会对当地的发展造成什么样的影响?这种提问方式层层递进,因为有民族分布图可供参照,导入的难度不大,学生在思考时逐步深入,同时具有一定的逻辑关联。在学生思考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向大家表达出自己的思考结果,再进行相应的补充总结。相关知识通过这些问题串联在一起,形成更容易被学生理解的知识系统,锻炼了学生自主探究问题的能力。
三、合理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教师要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初中地理的学习,绝不仅仅是为了考试,更多的是积累地理基础知识,培养学科兴趣,为以后更长远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更要让学生明确学习地理的重要性,教师眼前的这群少年有无限的潜力和不可限量的前途,少年更是国家的未来,无论这群少年将来是要从政为民,教书育人还是科教兴国,从政为民熟悉了解风土人情更有利于治理一方水土,教书育人能把最准确的地理知识和最自豪的地理学科精神完整的传给下一代人,科教兴国则要利用自身优势将学科知识发扬光大,为祖国建设奉献自己的力量。在导入新课时,教师通过创设情境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这是引导学生学习新知识非常重要的一步。新课程倡导师生合作和学生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情境,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所有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主动建构。情境教学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要求学生对教师提供的具体事实和材料进行独立思考或与同学合作交流,最终得出结论。
四、相互转换角色,加强学生的积极参与
        由于传统教学的弊端,很多学生在学习上缺乏自主性,对教师有很强的依赖心理,如果此时教师完全放手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话,学生不仅不能适应,还会对教师新的教学方式产生抵触心理,这种现象对于初中地理教学来说是极其不利的。这也就要求我们教师上课前要认真备课,准备好让学生思考的问题供学生思考和讨论。上课时,要运用讲解式、启发式、讨论式等多种教学的方法,来引导学生认真思考,积极回答问题,同时鼓励学生发表个人见解,必要时可以让学生自己讲授和演示。例如,在讲“世界的气候”时,我让学生亲自去演示地球自转时昼夜更替的情景,然后让学生同桌为一组进行讨论,让学生自己去讲解昼夜更替现象是怎样产生的。所以,教师在运用生活化教学法对初中生进行地理课堂的教学时,应该注意遵循初中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与思维发展特点,在初中地理教材的基础上结合生活素材,为学生传授地理知识,在此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运用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根据学生的生活环境等安排地理教学活动的内容,将生活与地理知识相互结合,使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地理知识的重要性
结束语:
   通过上述的实践表明,地理知识是初中阶段不可缺少的学科,相对比较难理解,所以,教师要给学生创设合理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地理知识有正确的理解和认识,这样才能更好的掌握这一学科。还可以将生活中的一些常识应用到课堂上来激发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兴趣,让学生边玩边学,学习的乐趣才会渐渐提升,而生活中的常识也可以作为一种引导的模式,在课堂上被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李雪荣.强化教学设计构建初中地理高效课堂[J].新课程研究(下旬),2013(1):81-82.
[2]陈慧卿.浅谈如何打造初中地理高效课堂[J].新课程学习(下),2012(1):16.
[3]黄长明.浅谈创建初中地理高效课堂的教学策略[J].读与寫(教育教学刊),2012(3):155-15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