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研究

发表时间:2020/11/3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24期   作者:乔艳飞
[导读] 以往的小学体育教学渗透德育教育的程度并不高,再加上学校对德育教育不重视,严重限制了德育教育在小学的发展
        乔艳飞
        陕西省榆林市第十五小学
        摘要:以往的小学体育教学渗透德育教育的程度并不高,再加上学校对德育教育不重视,严重限制了德育教育在小学的发展。但是,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德育教育缺失的问题逐渐受到社会的重视[1],很多学校对德育教育的重视也逐渐提升。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可以让学生在提升身体素质的同时,提升道德素质。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  德育渗透 研究
引言
        在应试教育背景下,许多教师与家长过分注重学生的文化成绩,却忽略了培养学生人格品质的重要性。为了缓解这一现象,素质教育提出了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理念,新课程改革也将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纳入课程目标。在这种形势下,小学体育课程应发挥实践性和功能性较强的特性,促使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获得道德教育,以实践训练的形式将德育知识理论内化为主观行为意识,从而使学生逐渐成为兼具健康体魄与人文素养的复合型人才。
一、教师以身作则,树立榜样形象
        小学生的心智尚未成熟,对外界环境、事物存在极强的好奇之心,喜欢模仿,会在周围人的影响下对不了解的事情做出相似或一致的反应。若是小学生的亲属存在不良的生活习惯或品德,学生会耳濡目染,养成不好的思想、行为,做出损害自己、家人、同学等的行为。比如,若学生的家人脾气暴躁,存在暴力行为,学生有可能会受到影响,在体育活动中因为一点小事引发冲突,损害他人健康。因此,在小学生尚未正确形成自己的判断体系前,教师的言传身教十分重要。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喜好模仿这一特性,从我做起,为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通过正确的言行举止影响学生,使其树立道德品质。首先,教师要注意自己的着装。教师在学生面前出现时,学生的第一注意力会被教师的着装吸引,学生会从教师的衣着中获取相关信息,这影响学生对教师的态度。教师着装的总体要求为衣服必须干净整洁,衣服上不能有不适词语(脏话等)、不适标识、污渍等;衣服的松紧度要适宜,不能穿牛仔裤、沙滩裤、破洞裤,裤子的长度应该在膝盖以下;衣服朴素,若是价格较贵,不要露出标志;要整理好发型,头发不能太长,男性教师要修整胡须,女性教师要适度化妆。教师时刻注意自己的着装让学生通过教师的气质表达,了解教师的教学态度,同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穿搭价值观。其次,教师要注意自己的言行。总之,教师以身作则进行德育,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榜样意识,使其在榜样的引导下树立正确的三观。
二、甄别体育教材,在理论教学中渗透德育
        虽然小学体育教学大多是室外课,但体育教材依然有存在的必要性。因为体育教材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体育锻炼,起到良好的辅助作用。教师在选择和设计教学内容时,可以利用学生感兴趣的点,将相关知识与德育教育融合。比如,在讲解体育运动的重要性时,教师可以告诉学生,按时进行体育锻炼有助于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锻炼心智,还可以列举我国优秀的运动员,通过对他们事迹的介绍,让学生学习到运动员艰苦努力、顽强拼搏的精神和爱国情怀。

在体育实践课上,教师也要通过体育锻炼来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比如,教师可通过篮球和排球的训练,让学生学会相互协作,培养他们的集体荣誉感;通过越野行走、长跑等体育项目,培养学生锲而不舍、不言放弃的品质。总之,理论教学和实践课结合有助于德育渗透,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磨练他们的意志。
三、开展班级团体体育活动
        班级团体体育活动是一个可以很好培养班级集体感的体育活动,也是在体育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的很好途径。在班级团体活动中,同学之间需要先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以实现更好的相互配合,在良好的配合中建立起更深厚、亲密的同学情,从而增强班级凝聚力。让体育活动变得更加有教育意义,不仅仅对学生的体力进行考验,还锻炼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在团队协作的过程中让学生切身感受到团结的力量。比如,老师可以让不同班级进行接力比赛,每个班级出一队4~5人接力跑的选手参赛,班级其余同学自动成为啦啦队,为选手加油助威。在接力跑的过程中,赛场上队友之间的配合和信任固然重要,同时赛道旁的同学的加油声也给了自己班级选手注入了动力。这时候就在无形中班级的团结感和班级荣誉感,同班同学的胜利也是班级所有人的胜利,每个人都能感同身受那份荣誉。对于输掉了比赛的一方,老师可以告诉学生享受比赛的过程,只要在赛场上尽力了,每一个人都是值得表扬的,同一个班级的同学可以一起享受胜利的喜悦,也应该在输掉比赛后互相加油鼓励,互帮互助,这才是团体活动的最终目的。
四、进行体能训练提升身体素质,发展学生的理想信念精神
        田径类运动可以培养学生坚持不懈、吃苦耐劳、顽强拼搏的优秀品质。例如,有些学生在长跑训练时容易出现中途放弃的现象,教师便可抓住这一契机向学生传达“坚持才能获得胜利,拼搏才能取得成功”的精神,且学生在训练过程中还会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逐渐掌握运动技巧,可谓是一举两得。技巧性运动训练能培养学生勇于尝试、不畏失败的优秀品质,教师在开展这类体能训练时可以促使学生在反复练习中消除恐惧心理,并逐渐形成乐于运动、善于运动的良好习惯。
结束语
        综上所述,体育课程不仅让学生具备强健身体素质、提升心理素养的作用,还能促使他们在学习与训练的过程中磨炼意志、建立理想、提升道德,进而使之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学生正处于心智发育的关键期,在这个阶段引导他们建立正确的学习观念与行为习惯对其终身发展有促进作用。因此,教师应将德育与体育教学有机结合,采取适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将德育精神融入到体育训练中,由此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观念与拼搏进取意志等优秀品质。
参考文献
[1]龚向军.小学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8):287.
[2]冉光兵.关于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思考[C].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20年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论坛(贵阳会场)论文集(四).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20:23-26.
[3]魏小龙.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策略[J].中国农村教育,2019(30):5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