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教育激励理论在初中班级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0/11/3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24期   作者:  金红鑫
[导读] 激励管理是教育工作开展的策略之一

        金红鑫
        柯桥区王坛镇中学 浙江省绍兴市 邮编312055
        摘要:激励管理是教育工作开展的策略之一,通过教育激励管理,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观意识,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本文基于教育激励理论,分析在初中班级管理中的实际应用效果与路径。
        关键词:教育激励;初中教育;班级管理;应用研究
        引言:
        在初中班级管理工作开展时,教师为合理提高管理的可行性与有效性,可尝试在教育激励理论的基础上,主动对教育管理策略进行创新,为学生建构全新的教育管理环境,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初中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一、教育激励理论概述
        (一)基本定义
        激励工作的目标,即对人的积极性、创造能力进行激发,实现预期工作开展效果。教育激励理论是一种全新的教学理论。初中学生教育管理时,教师合理应用该教育理论,可有效激发出学生的思维创造力,提高学生的整体学习实力与核心素质。在教育激励的工作开展时,突出“以人为本”教育理论,通过对学生闪光点的挖掘,消除学生的不自信、畏难心理、厌学情绪,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实际教学工作当中,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激励作用
        初中学生的学习压力不断增加,部分学生由于没有紧跟教学进度,使得学生学习积极性出现下降。在解决该教育现状问题时,教师应当充分调动激发学生的主观意识,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教师在教学管理时,基于教育激励理论进行教学管理改革,为初中生营造和谐、民主、平等的管理环境,肯定突出学生的主体性,给予学生话语权,促进学生融入到班级文化当中,成为班级建设的一份子,营造和谐、平等、友爱的师生环境,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1]。
        二、实际应用探讨
        (一)目标激励
        在对初中学生开展目标激励管理时,应当对激励目标进行明确,教师不仅需明确地告知学生学习的重要性,同时需为学生设定具有挑战性的学习目标,确保学习目标在学生能力范畴以内,并给予学生恰当的学习建议,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当中,从而实现目标激励管理目标。如教师设定社会实践目标、道德目标、锻炼目标、作息目标,都可对学生起到很好的激励效果。
        教师制定管理目标时,应当深入分析初中学生的身心成长规律,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为学生设定适宜的管理目标对学生进行激励。设定过高的目标,由于学生无法达到会打击学生的参与热情与积极性,而过低的目标,则无法使得学生从中获得成就感与幸福感。因此,教师需因人制宜,设定合适的激励目标,充分调动学生的求知欲与好胜心,对学生的身心潜能进行有效激发。


        笔者认为目标激励策略应用时,教师应当制定合理的层次,保证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的衔接,并保证导引方法的可行性与合理性,即在目标管理过程中,遵循“大目标、小步伐”的基本原则,保证对学生进行循序渐进的引导激励,使得学生始终保持高昂的生活激情与学习状态,促进学生综合学习能力的提高。
        (二)关怀激励
        笔者认为关怀激励是教育激励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对初中学生进行班级管理时,应当基于学习的视域进行人文关怀,给予学生平等的关心与爱护。在实际教学管理工作开展时,教师应当主动避免关怀不平等的情况出现,以免学生产生心理不平衡,从而影响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关怀管理时,应当主动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实际生活情况与学习现状,进而对学生开展合适的管理措施,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促进学生整体学习水平提高[2]。
        在关怀激励工作开展时,教师不仅需从生活与学习领域对学生进行关怀,同时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心理需求进行一定关怀,保证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由于初中学生正处于青春叛逆期,学生的身心成长过程中,非常容易受到外界事物的影响,当学生心理空虚时,很容易受到不良风气的侵袭。在实际教学工作开展时,教师需对学生的心理成长进行一定呵护关心。通过与学生进行民主平等的沟通交流,逐渐了解学生的心理诉求与心理缺陷,进而对学生开展针对性的教育激励,充分发挥出关怀激励的策略价值,使得学生心理健康发育成长,避免心理缺陷对学生的生活质量造成一定影响。在实际教学管理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分发挥出自身的教育职责,全身心为学生服务,解决学生的生活困惑与学习难题,激发出学生的思维创造力与问题解决能力,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
        (三)评价激励
        教育激励理论实际应用过程中,为充分发挥出激励工作价值,应当找到合适的教育突破口,进而体现出教育激励的优势。笔者结合多年教学经验,发现在教学管理过程中,为有效提高班级管理水平,评价激励是一种非常好的策略。评价激励工作开展,不仅对学生的学业能力进行教学评价,教师可对学生的日常生活、品德素养、文化修养、生活习惯进行评价激励。
        初中学生的自尊心非常强,学生在实际生活开展过程中,非常渴望得到外界的肯定与认可,如同学的认可、教师的肯定、家长的鼓励等。为达到预期教育激励管理目标,教师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时,应当对学生进行合理激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笔者认为教师开展评价激励时,必须对激励的尺度进行合理控制,保证激励效果,避免对学生进行随意无原则的激励,导致学生出现自大自满的情况,影响到学生今后的学习与成长。教师合理开展评价激励,可以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
        三、结束语
        综上,笔者对初中教育管理时应用教育激励理论进行分析,旨在说明教育激励理论应用的可行性。鉴于初中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特殊性,未来班级管理工作优化时,教师应当不断挖掘教育激励理论的应用价值,推动初中班级管理工作的可持续开展。
        参考文献:
        [1]张悦.基于教育激励理论在初中班级管理中的运用[J].教育现代化,2016,3(33):150-151.
        [2]朱文瑞.谈教育激励理论在初中班级管理中的应用[J].才智,2014(15):9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