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阅读方法,落实“双轨运行”

发表时间:2020/11/3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24期   作者:刘义兵
[导读] 记得有人说过:“语文教学就像煤的形成,千百万年只形成一点点”
        刘义兵
        山东省莱州市土山中学  261413
        记得有人说过:“语文教学就像煤的形成,千百万年只形成一点点”,略带夸张戏谑的语言却也道出了现在语文教学的实际,高耗低效。从小学到初中,语文课上了不计其数,学生的读写能力并没有多大的提高。语文教学如何走出泥泞?如何让学生爱上语文,快速地提升能力呢?“大量读写,双轨运行”便是祛除痼疾的良方。
        然而语文的课节有限,怎样在有限的时间让学生享受大量的课外阅读呢?笔者认为走单元整合之路就可以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在探索单元教学的课堂模式上,我有了如下的一些思考:
        1、立足文本,以读代析。“大量读写,双轨运行”的前提和基础就是“大量的读”,所以阅读课必须去掉那些可有可无的“枝蔓”环节,以保证双轨的顺利进行。我们要把阅读文本的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充分自主阅读,读透、读懂,才能真正地从不同文本中汲取养。常见一些阅读课,让学生说的多,而读得少,学生说的多是泛泛而谈,并没有击中肯綮,学生的阅读体验可想而知,阅读收获更是无从谈起。在我看来,一篇篇文本其实就是不同作者为我们精心调制的美味佳肴,张炜为我们烹了一盘鱼,史铁生为我们煲了一盆汤,清少纳言为我们拌了一碟爽口小菜------,菜肴什么滋味是品尝出来的,不是说出来的,所要让学生亲自品尝并咀嚼回味,学生才能深知个中滋味。无“读”不语文,“读”是学好语文的不二法门,不能把阅读课变成单调乏味的知识训练。
         2、跟踪指导,提高效率。教学过程中,常见的一个现象是学生读完一遍后似乎不知所云,而有限的课堂时间也不允许他们“书读百遍”,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就要加强跟踪式指导,指导和监督学生采用圈点勾画法辅助阅读,将阅读中遇到的好词好句、关键点随时划下来,一闪而过的见解感悟或难点、疑问随时记下来等。促使学生仔细读书、时刻用脑,避免阅读懈怠,从而加深印象、帮助记忆、提高阅读效率。此外,要指导学生写好阅读积累、建立自己的素材库。“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歙张”,学生构建起属于自己的素材库来扩大积累,并通过为素材库起名字来分门别类拓展阅读,是把语文课本“读厚”的最佳方法。长期坚持做下去,学生有效阅读的能力将得到很大提高。
         3、用心开掘,授人以渔。阅读课以“读”为主,但不是否定教师的指导与讲解。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同行者、组织者、激发者。教师必须讲,讲在点子上,讲在学生的似懂非懂处。点拨要到位,正像踢足球,要到位不能越位,也不能缺位,否则是教师的失职。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进行阅读教学,教师要善于相机艺术追问,教师要善于设计出能激发学生热议,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主问题。主问题的设计最能体现“导”的作用,语文课堂要有思维含量,思想照亮课堂。以话题为单位的阅读课,在问题设计上,采用比较阅读是一种不错的方法。因为“话题”型的单元,呈现的是不同作家对同一话题的不同理解,而且同一话题不同作家用了不同材料和不同的创作手法。通过在比较中求同存异,有利于提升学生对这个话题的认识深度、拓展他们的认识广度;也有利于他们体会出不同创作手法的不同妙外,达到提升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效果。
        4、尊重个性,鼓励质疑。文学阅读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情。面对同一文本,不同的读者有着不同的个性体验和不同的疑难。阅读课上,我们要鼓励学生质疑和求疑,这有利于张扬学生的个性。

衡量一个学生学好语文的标准不应只是分数,读书读出自己的思想和疑难更是高语文能力的一种体现;而且,我们的预设不可能让学生所有的问题都霍然而解,所以我想,在阅读教学设计中应该安排交流质疑的环节,因为准备的教案是“配方奶粉”,不利于学生的个体发展,交流质疑是对教案群体性指向的有益补充。“学贵有疑”,鼓励学生在阅读中质疑,有助于锤炼他们思维的深刻性、批判性和创造性。
        5、读写结合,学以致用。欧阳修曾言:“唯勤读书而多为之,自工。”阅读和写作好似鸟的一对双翼,只有双翼共振,才会鹏程万里。在“大量阅读”的基础上,学生把诸多文本的各种表现方法和精妙的语都装进了脑子里,如果说阅读是“入乎其内”,那么写作则是“出乎其外”,写作是对阅读最有效的拓展和升华。因此,“大量读写,双轨运行”的另一条“轨”必须落实在“写”上,做到“双轨”并行,学生的语文能力才能踏上“快车道”。在写作训练方面,仿写是一条很好的办法,通过让学生把别人文章中的精彩之处巧妙的进行移植、嫁接、模仿,来实现学生习作的“华美转身”。其实,我们所熟悉的王勃的千古丽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就是仿照北朝庾信的“落英与紫盖起飞,杨柳共春旗一色”而来的,这种成功借鉴的例子在文学创作上举不胜举。学生所面对的语文课本或是自读课本上的文章都是编写者千挑万选的,它们无论在思想内容还是创作手法上大都是艺术上的精品,让学生仿写,必能使他们的写作能力插上腾飞的翅膀。
         6、创新模式,六步运行。阅读整合课是以单元化教材为依据,将一个单元的文本作为一个教学单位进行教学的一种教学方法。一般需要用两个课节来完成。第一节,让学生自主阅读,感受一个单元所有文本的具体内容,包括:叙述的故事、描绘的形象、传递的情感、传播的知识、阐述的道理。第二课时,主要是在教师的主导之下,学生通过讨论、评析、鉴赏与读背的学习过程进行思维训练,以丰富人文素养和语言素养。课后作业,则以片断写作为主。具体说来,包括以下环节——
         第一步初读:学生快速浏览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建立对文本的初步印象。
         第二步细读: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完成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在这个环节中,特别注意诱导学生领悟各文本表现出来的人文精神和思想内涵,发展思维能力,改善思维品质;注意诱导学生把握不同文章的表达艺术和写作技法,为写作同类文章打下一定的基础。
         第三步品读:诱导和督促学生仔细品味文本中有表现力的精美语言,反复诵读,通过文辞领悟其中的文思、文理、文采与文气,逐渐形成敏锐的语感。
         第四步议读:教师引导学生针对文本传达的思想和情感展开联想和想像,融入自己相关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重新审视它,认识它,将人类优秀的文化营养与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融合起来,并内化为自己的素养,从而开阔思维,拓展视野,实现知识与能力的有效迁移,培养创新意识,提升创新能力。
         第五步背读:由教师指定或学和自主挑选一些语句、语段熟读,达成背诵,以积累语言,丰富语汇仓库。
         第六步仿写:课后,让学生就最触动自己的一点进行片断仿写,学以致用。教师通过筛选,将佳作展于教室外侧“班级文化的画廊”里,任人评说。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只有优化阅读的方法,才能让学生在阅读的快车道上悠然欣赏路旁不断变化的风景。然而“学非探其花,要自拔其根”,在“大量读写,双轨运行”的实验中,我们还处在探索阶段,认识还比较粗浅。在教改之路上,我们正用心地尝试、信任地放手,相信不久之后,我们一定会走过“绿柳才黄”的早春,迎来一个万紫千红的人间四月天。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