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写结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探索

发表时间:2020/11/3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24期   作者:陈雪晴
[导读] 随着新课改进程的持续推进,初中阶段语文教学对于教学方式的要求越来越多样化,
        陈雪晴
        黄冈市蕲春县株林镇达城中学  436300
        摘要:随着新课改进程的持续推进,初中阶段语文教学对于教学方式的要求越来越多样化,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成为语文教师所追求的教育目标。在现阶段教育中,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一直语文学科教学的重点,要想真正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能力,需要教师转变教学理念,在课堂教学注重阅读、写作练习互动,构建更为完善的语文学习体系。本文通过分析初中语文读写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究具体的实践策略。
关键词:初中语文;读写结合;实践探索
        现阶段语文教学过程中,阅读教学、写作教学是很少结合教学,大多数教师都会将这二者分离讲解,这不仅违背了新课标中提出的教学方式,也阻碍了学生读写能力的提升。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教师对阅读教学的重视程度要大于写作教学,这就导致了学生写作能力无法得到有效地提升,或者轻视写作环节。因此,初中语文教师需要采取读写结合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积累经验,并将其充分理解、吸收,进而通过语言文字的形式进行表达。
1.初中语文教学读与写存在的问题
        对于初中语文阅读学习而言,学生需要通过阅读掌握全文的脉络结构,明确文章的顺序,并分析其关键词。但是,初中阅读教学中存在较为严重的问题就是忽视了阅读文本,同时教学方式过于落后,缺乏灵活的变通。在初中阅读教学中,要想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单纯依靠阅读材料是远远不够的,教师需要结合教材内容进行科学地整合,并在训练过程中合理地渗透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在教学环节,教师不仅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全文含义,更要能够将阅读内容进行合理分类,在学习中要做到举一反三。同时,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面临的严峻问题就是,学生思想匮乏,语言表达空洞。因此,初中语文教学中展开读写结合是非常有必要的,需要教师给予其足够的重视,结合实际教学现状促进学生读写能力的提升。
2.读写结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实施策略
        2.1 开展模仿式教学,培养学生读写结合意识
        初中阶段语文教学中,要想让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必备能力,需要注重教学方式的创新、优化,在日常教学中生活情境的应用较为广泛,所以,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构建真实情境,以提高学生的情感体验。当学生能够真正融入文章情境中,其写作灵感也会不断涌现,进而感悟阅读文本中的存在的真实情感。在进行文章阅读时,教师需要进行研究式的教学,以让学生分析文中的词语、语句,并对文章的表达技巧、修辞手法进行剖析,在整篇文章研读之后,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仿写,以培养学生读写结合意识。

以《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为例,文中对于百草园的描述,无论是语言表达,还是细节描写都有着优美的比喻、排比、拟人等手法。文章句式整齐、押韵,在阅读过程中仿佛身临其境一般,感受文章中蕴含的丰富内涵。之后,教师设置与乡村景物相关的写作任务,并要求学生联系实际生活进行仿写。通过这种教学模式,可以在潜移默化地阅读教学过程中,使得学生掌握写作的技巧,培养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
        2.2 组织创意写作训练,提高学生想象能力
        传统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学的目的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强制性地让学生进行知识记忆,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思维完全被忽视。所以,在教学中实施读写结合教学模式时,教师需要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并组织富有创意的写作训练活动,以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拓展学生思维。在阅读环节,教师要做好指导工作,要求学生带着情感去进行阅读,而非机械式地浏览,对于一些具有情境的文章学习,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根据情节进行想象和补充写作。以《余光中》教学为例,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根据作者对家乡的回忆体会作者的情感,并根据课文内容展开想象以及续写。再比如《敬业和乐业》时,教师可以结合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引导学生对敬业、乐业的含义以及作用进行总结、分析。如此一来,学生的语文思维就能够得到最大限度地激发。
        2.3 进行主旨式教学,以阅读促进写作
        初中语文阅读篇目中包含了许多不同的内涵,在阅读不同主题的文本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阅读的主体内容,并以此为契机进而创意写作的拓展。学生在阅读文本时,需要深层次地把握文本的主题、写作手法、行文结构、情感等,并在深入理解文本内容的基础上进行联想、想象。之后,教师可以展开一文多写的创作活动,以使得学生掌握更多的写作手法、写作方式。以《故乡》教学为例,在文章结尾中提到:“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教师可以结合这句话让学生进行“人生感悟”“未来设想”等主题内容的写作活动。又如《智取生辰纲》中的情节可以让学生对吴用使用的计谋感到钦佩,对此,教师可以让学生对其中感性的内容进行细致描写,并对文章主人公的角色进行性格、语言动作描写,以实现主题的拓展、延伸。
3.结语
        初中语文教学中,读写结合策略的实施是非常有必要的,对于提高语文课堂效率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实际课堂教学环节,教师需要充分重视读写结合,意识到阅读和写作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在阅读课堂教学中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掌握写作技巧;在写作训练中拓展学生的知识面,通过二者的充分结合,实现相互促进、共同进步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董文辉.读写结合模式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新课程,2020(27):134.
[2]刘双成.读写结合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实践探索[J].甘肃教育,2020(13):155.
[3]顾艺鑫.读写结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J].语文教学与研究,2020(10):8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