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有效策略

发表时间:2020/11/3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24期   作者:李小霞
[导读] 现代社会背景之下的美术课程教学指导工作

        李小霞
        海南省海口市金盘实验学校,海南 海口 570216
        摘要:现代社会背景之下的美术课程教学指导工作,对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有着高标准的要求。教师要帮助学生在美术作品学习或欣赏阶段,养成良好的审美观念与学习习惯,用发现美的眼光去看待各类美术学科知识内容,使得美术课程教学更加富有新意,学生的课堂学习体验感提升,对美术作品的认知与理解就会更为深刻。
        关键词:初中美术;审美能力;培养策略
        美术作为艺术类的学科基本构成类别,注重学生的审美素养引导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针对现阶段初中美术课程教学实际情况,教师在美术基础知识教育引导阶段费大量的时间。美术教师在学生审美能力引导阶段还存在一定的不足,文章对此结合实际展开细致化的分析与论述。
        一、注重美术课程教学方式方法的优化改进
        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有着明显的差异性,更加关注学生的实践探索能力的发展情况。在进行教学指导阶段,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必然要从学生的感悟理解层面入手,结合个人的发展诉求将知识转化为个人能力,因此教师在进行学生审美能力培养阶段,能够应用的课程教学方式方法是极为多样化的。传统课程教学阶段,教师给学生展示美术作品之后,会从基础知识讲解开始,让学生在反复的练习中强化个人的技能。课堂上应用简单的图片作为教辅工具材料,会导致美术课程教学陷入一种尴尬的境地之中。这种情形之下,美术自身所富有的美感被忽视,且学生对美术知识的理解与认识很难达成全面性的要求。教师应该突出现代科技手段对美术课程教学的价值影响作用,做好相应的美术作品设计与研究,学生有机会进行美术作品的全面性分析与探索,对绘画创作的过程有更加清晰的认识,学生体会美术作品的无限魅力,就会利用更为专业的眼光去分析,对艺术作品的感悟理解逐步深化,实现个人的审美能力的强化。
        美术课程作为初中课程体系的构成部分,本质上与其他学科有紧密联系,教师在改进课程教学方法期间,需要将德育教育、传统文化宣扬工作落实到位,此时能够丰富课程内容,并有效展现学科之间的融会贯通。当学生对传统文化艺术有清晰的认知,在审美能力培养的过程中,掌握美术基础知识,并学会欣赏传统文化知识,在不知不觉中就能够将自己的学习范围扩大化,体会美术作品本身所富有的深刻意境。教师也可以将美术与历史结合起来,从欧洲美术发展史到中国美术发展史,作品与美术欣赏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学生能够通过实践将自己的学习成就感提升,还能利用全新的视角进行不同底色的艺术作品赏析。当学生体会到其中的文化价值影响作用,则美术教学对学生欣赏能力的培养有针对性的进行,实现教学方式方法的优化。
        二、帮助学生多角度的进行美术知识内容探索分析
        教师在进行学生审美能力培养期间,必然要结合新课改的基本要求,让学生多角度地分析与实践探索,在课堂学习阶段初中生有意识的进行欣赏方法的探究,则个人的学科能力拓展就能获得良好的保障基础。学生进行美术作品的多角度探索,能够获得想象的空间,并积极与各个阶段的信息交流与思想传递的活动。

显然在这种课程教学模式的影响之下,学生在进行沟通交流与探索分析的过程中就会更为民主、自由,后期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的评价指导,能够督促并引导学生确立更加适合自己的美术学习计划目标。
        三、注重学生审美想象力的引导
        美术教学阶段教师应该给学生流出足够的观察分析的机会,当学生能够在观察分析的过程中,从一个物品联想到另一个物品之上,并将其他的相关内容融合到一起。此时学生在欣赏艺术作品阶段,就能够实现积极的情感带入,始终保持一个欣赏的眼光,并将美术教学的核心目标确立。因此教师在开课之前,应该给学生提供一定的适应教学节奏的机会,也就是说课前准备好作品,让学生通过直接观察的途径,将自己对艺术表现形式的敏感度不断提升。就某一个细节开展分析探讨,就有机会将具象思想与抽象思维结合起来。此时学生在想象力发展阶段,不受任何事物的局限,思维的自由性提升,能够给创新实践奠定良好的基础条件。
        四、明确美术教学主题思想,注重作品意境的展现
        美术欣赏教学阶段教师应该将其与基础教学区分开来,艺术作品本身就具备特殊的价值影响作用,所传递的思想精神与价值理念有着较大的差异性。如在欣赏《韩熙载夜宴图》学生不能理解韩熙载冷漠的表情,此时教师帮助学生深入作品分析过程中,设身处地的感悟与理解,并与主人公产生思想共鸣,就能更好地理解作品的意境了。实践操作与分析研究紧密结合,能够达成事半功倍的效果。美术教师不妨换一种教学思路,让学生在进行中外美术家的作品欣赏阶段,积极思考相应的问题并开展深入性的分析与讨论。当教学主题确立起来,学生有机会进行不同作品的分类探索,则教师与学生互动交流效果提升,良好的美术学习氛围由此建立。
        五、注重学生审美情感引导,调动学生的审美感受
        初中生在进行不同类型的作品分析与实践探索期间,常常出现不同的情感体验。审美能力的培养本身就是建立在情感基础上的,艺术本身就具备自身的特殊影响价值,尤其是在短暂的浏览与探索分析阶段,情感会快速地产生并消退。教师帮助学生强化自己的审美能力,加强个人的情感与思绪引导,与初中生的现实生活紧密结合起来,此时的审美能力潜移默化的培养起来。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对艺术作品进行观察,并尽可能地了解作者的绘画风格以及创作背景。显然这种情感带入方式是极为深刻的,学生在强化审美能力的同时,受到艺术作品的熏陶也能不断拓展个人的综合能力。
        综上所述,初中阶段的美术课程教学指导工作,教师要认识到传统课程教育模式的弊端性问题,注重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当学生能够在课堂探索分析阶段,做好情感带入并实现对美术作品的深入性探索分析,则学生的艺术修养不断提升,在实践探索阶段也能获得更多的个人能力拓展机会,对未来的学习以及绘画创作都有着莫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吴伟青.初中美术课程教学中审美能力的提升途径[J].才智,2019(13).
        [2]蒋广云.培养审美能力,提升审美境界:新课改下初中美术审美教学策略分析[J].美术教育研究,2019(22):1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