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物流降本增效试点思考

发表时间:2020/11/30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2期   作者:宋笑天
[导读] 摘要:本文阐述了根据安徽省物流业发展现状,重点聚焦物流业发展面临的问题,提出物流降本增效的主要任务及诉求思考。
        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230001
        摘要:本文阐述了根据安徽省物流业发展现状,重点聚焦物流业发展面临的问题,提出物流降本增效的主要任务及诉求思考。
        关键词:物流;降本增效;试点思考
        1、前言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推进物流降本增效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7〕73号)、省委省政府有关工作部署,探索符合我省省情和物流业发展特点的行业管理模式,破除制约物流降本增效和创新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探讨提出试点思考。
        2、物流行业基本情况
        2.1物流总额稳步增长
        近年来,我省物流运行总体向好,社会物流规模平稳增长,物流成本持续下降,物流行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发展质量和效益稳步提升。全省社会物流总额由2015年的54430亿元增至2018年的65738亿元,年均增长6.5%。2018年全省货运总量40.66 亿吨,增长0.9%。
        2.2物流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
        截至2018年年底,全省公路总里程达20.9万公里,实现所有乡镇通沥青(水泥)路,所有具备条件的行政村通沥青(水泥)路;全省铁路营业里程达4198.5公里;全省内河航道总里程6612公里。
        2.3物流园区数量持续增加
        全省共有占地150亩以上的建成运营、在建和规划的各类物流园区67个。其中,建成运营园区36个,部分建成投入运营的园区11个,在建未投入运营的园区11个,规划园区9个。
        2.4物流企业数量较快增长
        2018年全省新增A级物流企业42家,总数达187家。其中,5A级物流企业3家,4A级物流企业81家,3A级物流企业78家,2A级物流企业25家。
        3、物流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3.1物流发展规划支撑不足
        一是规划编制不足。目前,全省只有合肥、阜阳、淮北、铜陵等4市编制了“十三五”物流业发展规划,其余12个市皆未编制,物流发展缺乏规划引领。二是规划衔接不够。物流相关规划与交通发展规划、经济发展规划等衔接不够,导致物流园区、物流枢纽等未能与当地产业布局以及铁路、港口等基础设施有效衔接。
        3.2运作网络体系有待加强
        一是乡村物流体系不健全。县乡村三级物流节点网络建设不完善,乡村电商物流覆盖率低,“农产品上行、工业品下行”之路依然艰难,快递业的最后一公里一直是短板。二是物流配送难。各城市基本采取通行证管理制度,货运车辆进城普遍受到通行时间和区域的限制,大大影响了通行效率,配送成本居高难下。三是物流与制造业融合不足。物流企业服务制造业能力不强,能够提供全方位物流服务不多,缺乏供应链企业,供应链物流发展水平有待提高。
        3.3多式联运衔接有待完善
        一是水路、铁路运输占比小。受运输条件及运输时效影响,当前我省多式联运的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二是多式联运衔接设施短板突出。受铁路专用线审批条件多、时间长以及投入大、运营效率低等影响,物流园区引入铁路专用线积极性不高,铁路专用线严重短缺。三是多式联运发展方式不足。公水联运、铁水联运、水水中转等多式联运发展滞后,保税、物流、海关、边检、港口资源尚未有效整合,企业无法实现不同运输方式的有效切换替代,运输成本相对较高。
        3.4基础设施短板有待补齐。一是物流枢纽发展不足。目前,全省已运营或部分投入运营的重大物流枢纽只有4个,在建或正在开展前期工作也只有6个,远不能满足我省需要。二是物流园区发展水平不高。三是信息化建设滞后。物流企业、园区信息化建设投入不足,公共信息平台功能不全,互联互通不够,“信息孤岛”现象依然存在。
        4、总体目标与原则
        4.1 基本原则
        1)问题导向重点突破;2)创新驱动融合发展;3)市场主导政府引导;4)绿色环保智慧高效。
        4.2 规划目标
        到2020年,物流业降本增效取得明显成效,建立支撑国民经济高效运行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基本建成布局合理、技术先进、绿色环保、安全有序的现代物流业产业体系,将我省打造成连接长三角和中西部地区的重要物流枢纽。
        1)物流降本成效显著;2)运输效率显著提高;3)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5、主要任务
        根据安徽省物流发展现状及区位优势,此次物流降本增效试点主要任务内容总结为“三大行动,十大工程”。
        5.1 三大行动
        5.1.1 物流运作网络体系培育行动
        加强培训和指导,促进市县物流业发展规划与国民经济发展、交通运输、产业布局、城乡发展等规划的衔接,统筹优化物流园区、物流节点、物流配送中心等布局,提高市县物流规划编制水平。加快县乡村三级网络节点体系建设,构建以县级农村物流中心、乡镇农村物流服务站、村级农村物流服务点为支撑的乡村物流配送网络。
        5.1.2 多式联运发展提速行动
        持续推进国家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启动实施省级多式联运示范,支持各地开展集装箱运输、商品车滚装运输、全程冷链运输、电商快递班列等多式联运试点示范创建。
        5.1.3 基础设施短板补齐行动
        加快推进我省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培育和引进一批枢纽运营企业。加强物流运输通道建设,提升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和关键物流节点功能。加大转运场站和“不落地”装卸设施等投入力度,提高转运衔接能力。
        5.2 十大工程
        5.2.1 物流规划提升工程;
        5.2.2 物流规划提升工程;
        5.2.3 城乡高效配送工程;
        5.2.4 物流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工程;
        5.2.4 道路运输通行优化工程
        5.2.5 多式联运示范工程
        5.2.6 铁路货运服务能力提升工程
        5.2.7 水水中转、江海直达和江海联运工程
        5.2.8 综合物流枢纽建设工程
        5.2.9 跨区域物流通道建设工程
        5.2.10智慧物流设施建设工程。
        6、探索与思考
        6.1进一步加大对多式联运支持力度
        建议成立国家多式联运办公室,从国家层面调配整合铁路、水路、陆路、空路、海路资源,对接国家与地方铁路、水路、陆路、空路、海路各部门,真正破除跨区域、跨部门多式联运体制机制障碍,重点推进铁路、空路运输准入、服务、定价等体制机制改革,全面实现货物信息实时追踪、运价灵活调整,加大对铁路专用线进港进厂进园的政策支持力度,推进多式联运标准化促进行动,建立健全联运统计和信息交换等一系列制度。
        6.2 优化物流设施相关标准
        研究增加适合工业企业需求的标准托盘,实际规格可参考欧标、美标,实现全产业链的标准化发展,适时推出2-3种适合不同业态使用的标准托盘。加强研究托盘在流通环节中与运输车辆的匹配,减少货车运输的空载率,提高托盘利用率。加快全产业链的标准化发展。
        6.3 完善增值税抵扣配套措施政策
        目前尚未针对物流各个环节和每个节点上的各类收费进行链条式梳理规范,导致降费难以真正落到实处。另一方面,根据部分物流企业反映,交通运输业营改增税改政策实施后,物流企业除固定资产支出相关税金已用于抵扣,其他支出均难以做到税金的有效抵扣,导致实际税负难以降低到营改增政策设计的税负水平。
        6.4 提升铁路货运服务水平
        推进铁路部门进一步规范、简化铁路专用线接轨审查手续、压缩审查时间。进一步开放专用线代运营代维护、自备车检修、铁路运输两端短驳等市场,允许各类企业平等参与并提供相关服务,促进降低铁路物流成本水平。完善铁路运价灵活调整机制,进一步清理规范铁路货运经营服务性收费。
        6.5 加强对物流用地的支持
        从国家层面创新物流用地政策,改变传统以“招拍挂”为主的供地模式,取消物流用地投资强度、税收贡献等条件的限制性指标,保障物流用地指标的稳定供应。对于现有物流设施用地实行用途管制,不得随意改变用地性质。取消仓储物流用地的人防配建指标,实行按需配建。鼓励采取以租代售方式,降低企业一次性投入成本。
        参考文献:
        [1] 湖南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实施后评价研究_屈俊林
        [2] 对当前形势下我国物流降本增效核心问题的思考_林坦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