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一带一路的汉语国际教育与传播对策

发表时间:2020/11/30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2期   作者:彭晓霞
[导读] 摘要:“一带一路”建设的实施对我国积极参与全球教育治理产生了深远影响。在打造中国教育国际品牌的过程中,教师应在传授汉语知识的同时充分挖掘蕴含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精髓,着力培养国际学生的知华、友华、爱华情怀。本文就此展开了探究。
        江西工程学院  江西省新余市  338000
        摘要:“一带一路”建设的实施对我国积极参与全球教育治理产生了深远影响。在打造中国教育国际品牌的过程中,教师应在传授汉语知识的同时充分挖掘蕴含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精髓,着力培养国际学生的知华、友华、爱华情怀。本文就此展开了探究。
        关键词:一带一路;汉语国际教育;语言教学
        引言
        “一带一路”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进一步提高我国对外开放水平的伟大构想,它的实施为进一步推进我国教育国际化,开展国际教育交流提供了新的机遇。教育部要求“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基本建成高校、中小学各学段上下贯通、有机衔接、相互协调、科学合理的课程教材体系”。如何在打造中国教育国际品牌的同时加快推进课程的思政育人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目前汉语国际教育课程教育与传播应当努力探索的新课题。
        1国际学生汉语课堂教育的必要性
        1.1坚定文化自信的必然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标识和精神支撑。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对其进行创新性发展,增强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为人类提供正确精神指引,是我国提升国家软实力、彰显国际影响力的题中应有之义。
        1.2提高教育质量的必然要求
        “一带一路”建设的实施对我国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时代,要“坚持扩大开放,做强中国教育,推进人文交流,不断提升我国教育质量、国家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支撑”,广大教育工作者只有提高政治站位,站在人类未来发展的前沿高度,加强教育综合改革,才能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为“一带一路”建设发展提供人才、智力支撑。教师在国际学生汉语课堂做好汉语传播与教育,有利于促进汉语国际教育课程创新,做强、做大中国教育,加速推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对外开放。
        1.3国家外交战略的必然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向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教师在国际学生汉语课堂上开展汉语传播与教育,通过各种视频、文化实践、专题交流等形式,呈现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全方位建设发展的成果,让国际学生循序渐进地接触中国社会和历史文化[1]。这样,他们能感受并认同中华文化,鼓励他们以亲身经历介绍和推广中华文化,成为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从而夯实中华文化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扩大中国在国际舞台的综合影响力。
        2一带一路背景下汉语国际教育与传播的问题
        2.1学科建设仍需合理规划
        学科设立最早可追溯至北京语言大学(当时名为北京语言学院)于1981年开设的对外汉语本科专业。经过短短40年的发展,目前国内高校开设的汉语国际教育类(包括对外汉语)专业已有本、硕、博三个层次(硕士和博士则分有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其中设有本科专业的院校已超300所。这一学科培养了大批汉语国际教育师资、语言文化国际传播人才,在提升我国国际形象及影响力、促进中外人文交流方面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2]。但也需清楚看到,目前在学科定位、人才培养方面还有待调整。尤其在本科、硕士阶段,存在主管院系混乱、人才过度供给、学生就业难等问题,在高素质人才培养方面仍需找准定位、提高层次。


        2.2传统“三教”问题亟待改进
        “三教”问题指的是教师、教材、教法。在“三教”问题中,最核心的是教师问题,这也是目前最突出的问题。国际汉语教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来源:以孔子学院为代表的公派教师、志愿者,这部分教师占大多数;本土教师,又可分为在海外生活的汉语母语者(包括移民的华人华侨等)和汉语非母语的教师;少数其他渠道的从业者。这一群体整体数量庞大,但是素质参差不齐,如:国内培养的师资无法达到某些发达国家的师资要求;本土教师虽然在文化融入上占优势,但缺乏语言本体知识的专业训练;同时,欠发达国家对教师的吸引力较低也导致师资整体分布不均。
        2.3对相关国家语情的研究不足
        语言的国际传播离不开对目的国语言政策的研究。语言政策包含相关法律、条例、规定、措施等,体现一个国家对国内多语共存状态的态度、规划,国家语言政策的制定必然符合该国的利益目标[3]。国内目前语言政策研究多以政治性的区域板块为单位,如欧盟、东盟等;研究地区分布不平衡,注重欧美发达国家,对非洲地区语情的研究缺乏,近几年由于“一带一路”倡议,学界对中亚、中东地区语情研究热度有所增高。但总体来看,国别化的深度研究还有待提升。
        3“一带一路”背景下汉语国际教育与传播对策
        “一带一路”建设的核心内容是“五通”(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而语言相通则是实现“五通”的最重要的基础。在此背景下,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汉语国际教育与传播提出一些建议。首先,全面规划,增设渠道,加强人文交流。推进国家语言文字智库建设,加大对沿线国家语情、语言需求及汉语传播的研究力度,优化对孔子学院等机构的顶层设计,因地制宜制定汉语传播的短期、中长期的发展目标及规划,推动汉语融入其国民教育体系。积极发挥使馆、中国企业、各类学校、民间友好协会、当地华人等的作用,构建由上至下、相互配合的传播格局。重视专家学者及文化界人士在语言传播方面的作用,打造高水平的学术文化交流平台,定期开展学术会议,共设相关的研究机构等。其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开发本土化教学资源。在汉语国际教育等专业人才的培养上,应适当向“一带一路”国家倾斜,培养兼具小语种语言能力和汉语教学技能的高质量师资,这也与我国自身语言能力建设要求不谋而合。积极与所在国相关部门合作,推动本土教师获得相应教学资质,进入本国主流教育系统,加大其职业保障;增加“孔子新汉学计划”、各类奖学金及优秀本土教师赴华研修名额,吸引优秀学生和教师赴中国学习,培养新一代的汉学家和本土教师。在此基础上,组建包含中外专家学者、本土教师和外派教师的队伍,完善激励机制,加强对汉语教学现状的国别化研究,利用先进的教育技术和传播技术,因地制宜进行本土化教学资源开发[4]。最后,将语言传播融入双方的经贸往来和产业合作。当下汉语传播的主要动因是经济。在汉语传播的对外宣传上,应以“汉语学习的经济价值”作为基本口径。培养“汉语+”复合型人才时应侧重实用性,以经济合作为切口,如对相关专业提供语言文化的策划及教师、教学资源支持等。
        4.结束语
        中国目前是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最大贸易伙伴,汉语技能水平也已成为众多相关岗位的基本要求。我们应借力于双方经济合作的良好态势,满足中国企业“走出去”和国外企业“走进来”的需求,做好“一带一路”框架下的语言服务。
        参考文献:
        [1]张亚蓉.“一带一路”新形势下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改革与发展模式构想[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48(06):142-150.
        [2]代丽丽,朱宏.面向“一带一路”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创新应用型语言人才培养研究[J].河北职业教育,2018,2(05):69-72.
        [3]杨伟奇.浅谈“一带一路”建设中的汉语国际教育及其发展启示[J].法制与社会,2018(09):184-185.
        [4]彭小娟.“一带一路”背景下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戏剧之家,2018(08):152-15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