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冶沈勘秦皇岛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摘要:冒顶片帮是指矿井、隧道、涵洞开挖、衬砌过程中因开挖或支护不当,顶部或侧壁大面积垮塌造成伤害的事故。矿井作业面、巷道侧壁在矿山压力作用下变形,破坏而脱落的现象称为片帮,顶部垮落称为冒顶,二者常同时发生,统称为冒顶片帮。矿山基建过程中强化冒顶片帮的安全管理,从培训源头到工作面的安全确认全过程的落实防控措施,能够有效的促进非煤矿山安全形势的好转。
关键词:冒顶片帮;全过程;防控措施
2014年5月28日原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发布了关于《严防十类非煤矿山安全生产事故》的通知,其中第六类即是关于严防冒顶坍塌事故,因此矿山建设工程中落实冒顶片帮措施刻不容缓。日常施工过程中应从安全培训、征兆识别、现场安全确认、日常检查等方面采取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措施。
一、冒顶片帮产生的原因
冒顶片帮和坍塌是由于岩石不够稳定,支护强度不够,巷道顶板或者两帮的岩石被破坏引起的;基建施工过程中发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六大类:
(一)地质条件复杂,围岩稳定性差。
(二)爆破参数不合理破坏围岩。
(三)支护方法不当或支护强度不够。
(四)空顶面积过大,空顶时间过长。
(五)处理浮石操作方法不当。
(六)巷道周围有地压活动。
二、冒顶片帮的征兆
有效的认识与识别冒顶片帮的征兆是冒顶片帮安全预防的首要因素:发出响声、掉渣、片帮、裂缝、漏顶、顶板淋水增大、
顶板离层等等。
三、冒顶片帮的安全管理措施
1.“两端”安全管理:指的是进场后入井前的安全培训及工作面作业的两方面的安全管理:
①安全培训教育:培训教育是安全管理的第一道“工序”,属于“首端管理”。根据《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GB16423-2006)的要求,新进地下矿山的作业人员,应接受不少于72h的安全教育,经考试合格,有老工人带领至少4个月,熟悉本工种操作技术并经考核合格,方可独立工作。【强制性条文】因此培训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职工进场安全培训教育应从培训时长、培训内容以及培训有效性等方面落实到位,确保安全培训教育的及时性、有效性。
a.培训教育时长满足规程要求是培训的首要前提,应按规程规定落实72h的安全教育及每年20h的再教育,做到培训有记录、有签字,痕迹化管理;
b.培训内容应包含冒顶片帮的征兆、识别,并通过考试确保职工了解、掌握培训内容,同时通过事故案例的学习使职工明白事故的危害性,了解事故的发生原因,便于施工过程中结合现场落实预防措施;
c.培训的有效性:培训不是目的,关键在于提高安全意识、掌握安全技能、落实岗位安全职责。各岗位应结合本身职责,明确自身安全措施,熟知本岗位“保命条款”。定期不定期的组织岗位职责、“保命条款”的背诵、学习,有助于提高安全管理,促进职工由“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转变。
②工作面安全管理:工作面是安全是系统安全的“最后一公里”,也是冒顶片帮发生的最集中的区域,属于最前线。工作面的安全确认尤显重要,包括通风安全、工作面照明、浮石检撬、劳保穿戴等。这几方面相互联系,工作面良好的照明有利于浮石及时检撬,劳保穿戴齐全有助于减轻冒顶片帮造成的严重性,故强化“最后一公里”的安全确认是减少或杜绝冒顶片帮的关键要素。
2.冒顶片帮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及落实
冒顶片帮安全管理制度主要应包括顶板分级管理制度、敲帮问顶制度、领导带班制度、日常巡视检查制度、重点区域强化制度、深井检测预报及定期巡查制度等
①顶板分级管理制度:是为了对危险程度不同的巷道顶板的安全管理,做到突出重点,抓住一般,根据巷道矿岩稳定情况进行顶板鉴定。管理人员日常检查过程中主要应针对顶板等级划分是否合理,顶板有否异常变化,安全技术措施是否可靠及执行情况等;建议各级管理人员应建立“检查日志”,将检查的情况及处理意见、结果记录在“日志”内,不定期的检查“日志”记录情况。
②具体要求如下: 敲帮问顶制度:工作面施工中必须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每班进入工作地点必须观察沿途巷道稳定情况,发现顶板下沉、掉包,两帮片帮和凸出,必须及时处理,
a.“敲帮问顶”必须从有支护的安全地点开始,由外向里、先顶后帮进行,“敲帮问顶”范围内禁其它人员进入;
b.“敲帮问顶”工作必须由班组长和跟班队干同时进行,其中跟班队干观察看护顶板变化和撤离路线,班组长负责“敲帮问顶”。
“敲帮问顶”人员应站在安全地点,观察人应站在“敲帮问顶”人的侧后方,并保证路线畅通;
c.“敲帮问顶”人员手持工具由外向里,由顶向帮,由轻到重,敲击顶帮;
d.“敲帮问顶”人员应戴手套,用长杆工具作业时应站在侧后方作业,防止矸石顺杆而下伤人;
e.“敲帮问顶”范围内严禁其他人员进入,并保证退路畅通,待敲帮问顶结束确认工作面安全后,方可进行工序作业;
f.进入支护情况不明区域时,必须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确保人员安全。 其余作业地点的“敲帮问顶”工作必须经常性进行,确保工作地点的安全。
③领导带班制度: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要求及《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企业领导带班下井及监督检查暂行规定》要求,矿山企业应执行领导带班下井制度。领导下井带班有助于起到模范带头作用,有利于职工安全意识的提高,有利于现场第一时间发现巷道的浮石检撬、顶板情况,根据分级管理制度,及时采取措施,确认工作面安全,确保职工施工安全。
④重点区域强化制度:主要指的是日常巡视检查过程中应针对交岔口、破碎带以及有淋水处强化管理,支护作业必须按照永久支护要求一次性完成。重点强调巷道淋水处,若未支护期间安全管理人员应重点监督,查看淋水量、淋水区域的变化,及时反馈,及早完善或加强支护。
⑤深井检测预报及定期巡查制度:工程地质复杂、有严重地压活动,以及开采深度超过800米的地下矿山要建立并严格执行采空区监测预报制度和定期巡查制度;必须建立地压监测系统,实时在线监测,发现大面积地压活动预兆,应立即停止作业,将人员撤至安全地点;深井矿山基建过程中强化地压管理尤为重要,预测预报,完善或强化支护措施,有助于冒顶片帮的预防。
⑥标准化定制管理:这里主要指的是检撬工具的定制及布置。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是人能制造和利用工具,顺手的检撬工具是预防、检查冒顶片帮的重要条件。检撬工具长、短搭配应根据巷道断面规格合理配置且材质轻便(重量轻),便于检撬工人处理浮石。检撬工具按照现场定置管理要求,作业结束后必须将使用工具清洁后,摆放到指定位置,并确保牌物相符、现场整洁,便于下班次拿取,按长、短分层布置。
3.浮石检撬作业中安全技术要求:
我们身边发生了一起又一起顶板浮石处理不当造成的伤害事故,给我们敲响了安全的警钟,顶板管理不可麻痹大意,松石撬查更来不得半点马虎。顶板管理固然重要,但员工的松石技能和安全意识更加重要,这就要求我们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只有这样才能使巷道顶板管理工作做的更好!处理浮石的方法必须坚持“监护、问顶、站位、退路”的八字方针,作业中重点技术要求如下:
①检撬作业,必须保证现场照明充分;严禁单人作业,必须与监护人共同进行;
②对作业面、点、定置区和公共区域应全面检查顶、帮浮石及喷浆面开裂等险象。撬查时必须选择合理的撬棍;
③处理浮石的顺序必须由外向里,先顶后帮。往返对巷道顶板、帮进行检查;
④处理浮石时,监护人必须选择好站位,随时观察检撬人员顶部岩石状况及脚下渣堆情况,必须做到随时提醒;
⑤处理浮石时,应先看清浮石的大小、形状及范围,估计可能下落的方向。必须站在安全位置并有安全退路;
⑥处理浮石时,撬棍咀要插在浮石的上面或侧面,不可插在浮石的下面撬,撬时向上抬,不可向下压;
⑦处理浮石时,禁止有人从下面通过。若浮石下落处周围有机、电、风动等设备、管线,必须撤移,不能移动时,应妥善覆盖挡护,方准作业;
⑧公共区域内处理浮石作业时,要注意车辆及行人,并作好监护工作;
⑨对处理不下来的较大、危险的浮石,或有冒顶预兆时,应暂停作业,及时汇报安全员,并在危险区附近设醒目标志,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四、冒顶片帮时的人员自救
冒顶片帮在矿井采掘工作面生产过程中经常发生的,我们在积极的采取预防措施的同时也要熟悉发生冒顶片帮后的自救的方法:
①发生工作面冒顶的预兆,自己又无法逃脱现场事,应立即把身体靠向硬帮或有强硬支柱的地方;
②冒顶发生后,伤员应尽一切努力争取自行脱离现场。无法离开时,尽可能把身体藏在支柱牢固或岩石架起的空隙中,做好安全防护,避免二次伤害;
③当大面积冒顶堵塞巷道时,作业人员堵塞在工作面,人员应沉着冷静,统一指挥,将有效的照明最大利用,并利用手中的工具通过敲击制造声响,向外报警,使得救援人员能及早发现,展开抢救。
冒顶片帮隶属重大危险源,也是最常见的,在日常施工安全管理中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建立行之有效的全过程管理措施,监督指导职工识别隐患、安全作业、危险自救,确保全员参与,从本质上提升安全意识。安全工作是从零开始,向零出发,我们永远在路上。“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安全管理工作我们务必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儿的开展,落实“管龙头、抓源头、治苗头”措施,确保工程本质安全的实现。“千里之提、溃于蚁穴”我们必须防微杜渐,注重细节管理,从一点一滴的抓起,确保工程的安全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