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非保护区体系及措施分析

发表时间:2020/11/30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3期   作者:曹滢
[导读] 摘要:南非是非洲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典型地区,其先进完善的保护区体系和相关法律法规值得我们借鉴学习。
        成都理工大学  610059
        摘要:南非是非洲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典型地区,其先进完善的保护区体系和相关法律法规值得我们借鉴学习。本文概述了南非的保护区事业的发展,并介绍了南非对野生动物、植物的保护,另外南非在人与自然资源协调发展的方式上也位居世界前列。南非的思想观念和保护管理体系对于同为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的中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南非;生物多样性;保护区
        1南非保护事业
        1.1南非资源概况
        南非共和国简称南非,位于非洲大陆最南端,大西洋和印度洋交汇处,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平原较少,气候类型多样,气温普遍较高,大部分地区比较干燥。南非拥有25万到100万种物种,包涵全世界80%的植物,30%的爬行动物,15%的哺乳动物和6%的鸟类,该地的野生动物保护区占地面积达到了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二。南非的森林覆盖率仅为6%,森林资源相对匮乏,但广袤的草原和多样化的气候为南非提供了独特的生态系统[1]。
        1.2南非保护区管理体系的结构
        南非保护区管理体系在2003年南非《国家环境管理:保护区法》及2004年31号修正法案明确被分为了南非保护区管理机构与各类别保护区两大部分。管理机构和保护区都对应分为三个层次:国家级、省/地区级和地方三级。保护区类别根据相关法律分为了以下几种[2]:
        1)特殊自然保护区(special nature reserves);
        2)国家公园(national parks);
        3)自然保护区(包括荒野地)(nature reserves(including wildernessareas));
        4)保护的环境区(protected environments);
        5)世界遗产地(world heritage sites);
        6)海洋保护区(marine protected areas);
        7)特别保护森林区(Special Protected Forest Areas)、森林自然保护区(ForestNature Reserve)、森林荒野地(Forest Wilderness Areas)(依据《国家森林法》(the National Forests Act,1998(Act No.84 of 1998))的公告);
        8)高山盆地区(mountain catchment areas)(依据《高山盆地区法案》(theMountain Catchment Areas Act,1970);
        2南非具体保护措施
        1872年美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国家公园,至今世界各地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国家公园保护体系和理念[3]。南非国家公园的建立是为了保护那些生物多样性重点区域,还包涵某些具有代表性的自然系统,景观或者文化遗传的地域、具有国家或国际重要的地域及包涵一种或多种那个生态完整的生态系统地域,防止开发和不和谐的占有、利用破坏地域的生态完整性,为公众提供与环境和谐的精神、科学研究、教育和游憩的机会,可行的前提下为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自然保护区的建立弥补了国家公园的不足,其保护区具有重要的自然特征或生物多样性,又或者保护具有科学、文化、历史或考古重要性的区域。部分保护区由国会的环境部或省/地区保护区执行委员会宣布建立或撤销并进行直接管理。


        2.1野生动物保护
        南非国家公园法规定,设置了三种管理模式对野生动物进行保护,其一是以克鲁格国家公园为代表的,完全由国家管理的国家公园或者自然保护区;其二是国家与私人共同管理的保护区模式;其三是完全由私人建立,管理的保护区管理模式[8]。这些模式都是在保护野生动物及其生境的基本上进行生态旅游的发展模式。具体保护方法简单介绍如下:
        鼓励土地所有者建立体验式保护区,经专家审核通过并取得环境事务部许可后便可进行野生动物的管理工作[9]。Mystic lakeside views体验型保护区就是成功的典型例子,曼弗雷•德科勒对其评价就是科学的管理、生态的建设和人文的探索所建立的一整套产业化管理体系的职能已经相当于地方级政府,管理计划规范到位,动态的监测体系,对物种的动态保护有科学依据。
        旅客在进入野生动物国家公园及保护地区之前需签署相关规则遵守同意书,在这些规定中严格限制了人类对野生动物的干预,禁止人类对野生动物的投食、挑逗。未在专业人士的陪伴下也不可单独行动进入保护区内,否则任何安全事故及环境损害都需要游客自身承担,保护区人员不负相关责任。在这种保护下,野生动物在保护区的数量不断上升而不得不采取节育等手段。但总体来说,各地区保护区都因此呈现良好的自然状态。
        2.2植物保护
        建立森林自然保护区、森林荒野地及特别保护森林区,保护特殊的森林资源及树种,以此促进森林利用的可持续发展。据2008年统计,南非已建立9个国家植物园,保护当地植物,开展科学研究,为教育和旅游提供场所。国家植物园由南非国家植物协会(SANBI)管护,其他的由所在地的市政府管理。
        3启示与借鉴
        与南非一样身为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的中国,我们可以在南非国家的保护区体系中学习到许多值得借鉴的管理方式和思想观念。
        3.1明确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地位
        从南非的思想观念中可知生物多样性保护是建立国家公园和保护区的核心与初衷。虽然在国家公园内部实施的管理政策针对对象不同,但涉及水资源、物种、旅游开发等各个方面,核心的管理目标明确且统一,即保护园内生态环境、野生动物物种,进而达到保护园内生物多样性的最终管理目标。这种在管理政策目标制定上的一体化值得我国在制定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管理政策时充分借鉴,将生物多样性保护明确为各项政策措施制定和实施的核心,避免“分而治之”的管理办法,采取“从零开始,逐一纳入”的方法循序渐进,防止管理政策一刀切,提高经济收益,保护生态平衡。
        3.2旅游开发与保护生物多样性协调统一
        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应建立旅游项目监测站点并科学管理游客分区,细分旅游者类别、兴趣和需求,通过对旅游活动中的游客流量、区域分布情况以及对生态影响等相关数据进行监测,及时调整旅游活动,采取低影响、智慧型的开发战略,更好地保护园区内水质、野生动物栖息地环境和生物资源等,减少或避免因旅游活动造成的破坏水资源、影响野生动物休养繁殖以及其他方面的负面影响。严禁过度开发,开发的过程中应注重基础设施与自然环境的相融性,避免对园内水资源、生物资源的人为破坏以及对整体生态环境的改变。注重保护园内生物多样性,实行适度的旅游开发不仅能够增加国家公园的经济效益,也能够将获得的经济效益转化为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有利条件。与此同时,园内生物多样性可以得到有效保护,动物种类丰富能够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观赏,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Cities and protected areas:an oxymoron or a partnership.A.McNEELY,J. National Parks Journal. 2001
        [2]徐青.南非保护区管理体系研究[D].同济大学,2008
        [3]宋增明,李欣海,葛兴芳,万旭生.国家公园体系规划的国际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J].中国园林,2017,33(08):12-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