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课堂自主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探究

发表时间:2020/12/1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8月23期   作者:余明媛
[导读] 区别于其它学科,地理不仅需要学生进行知识点的背诵,还需要其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计算能力,综合性较强。
        余明媛
        重庆市丰都县许明寺镇初级中学408211
        摘要:区别于其它学科,地理不仅需要学生进行知识点的背诵,还需要其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计算能力,综合性较强。初中阶段的学生虽然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地理学习方法,但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能仅仅依靠学生自身主观意识进行教学,还应该引导学生以团队合作,自主学习的方式进行学习和探讨。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可以有效的满足学生对情感的需求,促进他们课堂上的交流互动。初中地理教师,科学合理的利用小组合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地理课堂教学质量,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内容。对此,本文从做好小组准备,设置小组任务,举行小组辩论,进行小组竞赛四个方向对地理课堂自主合作学习教学模式进行探究,希望可以为初中地理教师提供借鉴价值。
关键词:初中地理;自主合作;教学
        自主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应用,为优化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教学模式提供了指导性意义。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索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把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充分发挥自主合作模式的特点,使学生积极的参与教学活动,营造轻松、自由的学习氛围,教师将思考和活动的时间,空间留给学生,使课堂教学过程,转变为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过程【1】。自主合作的教学模式,便是让学生之间进行合作,提升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性,使教师更好的开展高质量的课堂教学活动。
        一、做好小组准备,采用探讨的合作模式
        地理具有综合能力较强的特点,可以让学生在自主合作,共同探讨的过程中,掌握一定的重点难点,教师再从旁进行指导和点播,有助于对重点难点的突破,提高地理课堂教学的质量。一般来说,学生之间合作的最好方式,便是进行小组合作。班级共同讨论和同桌之间的相互探讨,分别有着纪律性差和思维有限的缺点,无法达到自主合作教学良好的教学效果。而教师让学生以合理分为小组的方式,进行合作探讨,可以有效的避免出现上述问题,进而达到自主合作教学目的,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例如在学习七年级下册《了解地区》时,教师对学生进行分组,提出小组所需要探讨的问题。在学生进行小组探讨时,教师从旁指导,引导学生着重探索教材内的难点重点,更好的理解和巩固学习内容。在进行小组合作自主学习时,教师应该根据学生自身的学习水平,提出讨论性较强,难易程度适中的问题,既不白白浪费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还能使学生获得成就感,提高自主学习的兴趣。教师还应该注意科学合理的进行分组,避免出现小组之间出现学习水平参差不齐的情况,应合理安排各小组的成员,尽可能的缩小各个小组之间的差距,使学生之间共同进步,提高班级整体的教学质量。
        二、设置小组任务,共同探究课堂教学内容
        科学合理的制定小组任务,可以有效的提升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使小组成员共同提升,共同发展。学生完成小组任务,可以让其用自己的学习方式,去尝试,去体验,养成自主学习习惯,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为小组设置任务,可以有效的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对地理教学的兴趣,为学生日后面向更高层次的地理教学,打下基础。此外,教师设置小组合作的学习任务,可以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进行转变,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提升学生在地理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有利于教师开展高效率,高质量的教学【2】。


        例如在学习七年级下册《走进国家》时,教师布置“探讨各个国家的人种特点及形成原因”的小组任务,如此以来,学生便会以自主合作的小组模式来进行任务的探究。教师从旁指导学生进行有序的分工合作,如:研究地图,查阅资料,记录材料等。学生在小组内相互交流,总结学习成果,梳理共同疑惑的问题,积极思考,大胆表达自己不同的见解,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提升,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自我反思的能力。地理教师布置的小组任务,要注意以培养学生主观能动性为目标,发挥学生在课堂的主体作用,达到教学目的。
        三、举行小组辩论,活跃课堂教学氛围
        小组之间的辩论,能够有效的活跃课堂氛围,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让学生在辩论的过程中充分思考,培养其发散性思维能力。初中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便是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表现欲高,思维活跃,探究问题兴趣浓。在进行辩论时,这些特点可以很好的表现出来,为地理课堂教学氛围,起到一个良好的导向作用。小组辩论能够使学生独立进行观察思考,独立进行观察思考正是学生自主性充分发挥的标志。
        例如在学习八年级下册《认识区域:环境与发展》进行辩论《人多好还是人少好》。教师随机挑选出两个小组进行辩论,分别代表正方和反方。教师在进行辩论指导时,要有意识的引导学生使用举例子的方式进行辩论。如此一来,在进行小组辩论前,两方成员便能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的寻找辩论所需要的材料,无形中增加了学生的知识储备量,巩固了知识点。在进行辩论时,没有参加辩论的学生,也可以通过辩论内容,吸收地理知识,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目的。
        四、进行小组竞赛,激起小组间好胜心
         教师可以举行学生之间的竞赛,竞赛的结果,是教学成果最直观的表现形式。举行小组竞赛,不仅可以促进小组之间的合作,还能充分发挥小组内部成员的主体性【3】。合作性学习是通过小组组员的合作,使得每个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举行小组竞赛可以有效的避免小组内部出现优等生一手包办的情况,能够调动小组每一名成员的积极性,共同成长,共同提高。
        例如在学习八年级上册《中国的气候》时,进行知识点竞赛。教师根据知识点进行出题,制作试卷,让学生进行考试,最后根据每名学生的成绩,算出各个小组的平均分,根据平均分进行各个小组之间的排名。借此调动学生个体的积极性,同时在小组内部形成优帮差的学习氛围,优等生协助差等生进行提升,差生积极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从而为整个班级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促进班级学生学习效率的整体性提升,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作用,提高地理课堂的教学质量。
        总而言之,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利用好自主合作学习教学方法,可以充分活跃课堂教学氛围,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进而打造出高质量的地理课堂。地理教师在利用自主合作,小组探讨的教学方式方法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时,要注意根据学生自身的具体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组,从而提升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另外,地理教师利用自主合作,更好的提升学生地理综合素质,使他们掌握自主学习方法,全面提高地理学习的质量。
参考文献:
【1】王吉业.初中地理课堂自主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探究[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9).
【2】温江仁.中学地理课堂中小组合作探究式教学的应用[J]. 课程教育研究,2016,000(029):169.
【3】张智林,余奇,刘中礼,等.基于课堂演讲的初中地理自主合作型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4(10):49-5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