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慧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文萃小学
新教师处于教师专业发展的初始阶段,一名新手教师到一名专家教师的发展路途往往是遥远的,但有迹可循。想要缩短这其中的成长距离,学习、领悟乃至掌握课堂管理、师生互动的技巧,提升自我管理意识对于每一位新教师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其中,印象管理便是重中之重的技能。这项技能究竟是什么?该如何掌握,戈夫曼的“拟剧理论”给我们带来了丰厚的启示。
“印象管理理论”源自美国著名的社会学家和作家欧文·戈夫曼(Erving GofFman)提出的“拟剧理论”。1959年,戈夫曼出版了著作《日常生活中的自我表现》,[ [美]欧文·戈夫曼.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M] .冯钢 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 48170.]开始了其对戏剧透视法的符号互动论研究,印象管理的概念也自此出现。对于戈夫曼来说,社会不是均质的,人们必须在不同的设定下扮演不同的角色。戈夫曼将社会比作舞台,把社会成员比作演员来解释人们的日常生活。教育者也不例外。讲台、教室乃至校园,一切教育场所皆是教育者的舞台。做好印象管理,是每一位教育“表演者”成功的开始。
一、印象管理之“第一印象”
所谓印象管理,就是人们如何在他人心目中塑造一个自己所希望的形象的策略。第一印象的重要性不言已喻,这一点早已在各项社会心理学实践中得到证实。戈夫曼认为:“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都清楚第一印象的重要性,特别是对服务工作者而言,其工作适应力即取决于他们能否在顾客面前主动创造良好服务品质的第一印象。”[ [美]欧文·戈夫曼.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M] .冯钢 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 48170.]同样的,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也是一项服务性活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第一印象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指教师带给学生的一印象,另一方面指课堂空间布景带给学生的第一印象。
老师作为活动的引导者,其基本的教师礼仪、一言一行作为第一印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方式以及课堂听课效率等。此外,说话的艺术也不容小觑。从说话方式、音量音调到说话内容,一句句不停地在学生心目中印刻着你的第一印象。和成熟的老教师相比,新教师的青涩往往也体现在这里,因此多学、多听、多学,锤炼说话的艺术必不可少。
另一方面,活动背景即课堂的空间布景给予学生的第一印象也将影响着学生本节课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以及参与度。不同的学科、同学科不同主题风格的课程都应根据本节课的主题和特点来布置学习空间。例如讨论课需要提前把课桌椅合并,适用于小组讨论,避免出现“腰扭腿不扭、头脚各异”等不舒适的身体形态。细节决定成败,这是新教师需要关注的点。
二、印象管理之“神秘化”与“去神秘化”
“神秘化”是教师树立教师权威的重要方式。所谓神秘化,是指限制观众和表演者的接触距离,保持着一定的社会距离,由此是使观众产生一定的畏惧心理。[ Goffman,E.The Presentation of Self in Everyday Life.New York:Doubleday Anchor ,1959 ,11 、 73 、 15一16.]如果教师的行为方式和好恶都被学生摸透了,那么教育管理活动的严肃性就会大打折扣,所以教师在学生面前说话、议事都要把握好度,与学生要保持一定的距离,不要与学生“打成一片”,从而使学生产生一种崇敬心理,保持神秘感。戈夫曼将舞台分为前台、后台与台下。前台的神秘感必不可缺,后台的神秘感同样十分重要。老师们之间的谈话、交流 在学生面前要相对保密,不可对外公开,以免产生不必要的麻烦。教师是一个群体,拥有共同的后台,所以要建立默契,一起维持教师后台的神秘感。
师生之间的互动不仅仅需要保持神秘感,同时还需要“去神秘感”。“去神秘化”过程其实就是“祛魅”的过程。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在其名文《以学术为业》中,对“祛魅”问题进行了集中论述。他指出,在这个日新月异的信息化时代,一切似乎都在人类掌控之中,这样的一种信念悄然而生:只要人类想知道,总会知道。人们也不再满足于通过街头巷议来获取信息,学生更是如此。因此学校官网的开设、微信公众号的创设、校长信箱的设立无不在拓宽家校合作沟通平台,逐步“去神秘化”,拉近学校和家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亲密感。作为教师,也要适时地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发表一些见解和看法,拉近距离,为“前台”的人际交往创设出一个更加舒适和谐的环境。
三、印象管理之“一视同仁”与“区别对待”
课堂即舞台,教师作为演员要根据所面对的观众群体的心智特征、审美情趣等特点进行“表演”。孔子曾提出“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两种观念,从前者维度观之,教师应对所有的孩子“一视同仁”,平等对待,而已后者维度观之,又应当依据每个孩子的身心特点进行有区别的对待。一名成熟的教师,要平衡好二者的关系,让“一视同仁”与“区别对待”在同一个课堂内贯穿并行、相辅相成。因此,如何平衡好、利用好这两种方式,对于新教师来说是个机遇也是个挑战。有研究发现,当教师将目光停留在孩子的身上长达6-10秒时,双方都是觉得很不自在,从而引起不必要的猜忌。[ Levin,W.C.Sociological Ideas:Concepts and Applications Belmont, CA:wadswnrth. 1991.134]此外,教师要学会抓住转瞬而逝的表扬契机,毫不吝啬地对孩子进行大肆表扬,发掘潜力,增强自信。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保护孩子的自尊自信,“奖励在前、惩罚在后”的方式更值得提倡。作为学生,他们也有自己的前台形象需要维护,因此,在学生犯错的时候,要谨慎批评,最大程度上维护好孩子的“面子”。在戈夫曼看来,面子是在某一特定的人际关系中,个人由于他人对其行为之肯所获取的正面社会价值,也是个人对于自身拥有的社会赞誉属性之认知。[ Goffman,E.Interaction Ritual:Essays on Face-to- face Be-havior. New York:Doubledav Anchor,1967 , 5.]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和学生,都有自己的面子需要维护。因此,在交流的时候,要充分给足面子,维护好彼此的前台形象。但这并不意味着解决问题可以含糊其词,避重就轻,相反,在维护好面子和自尊的同时,要合理“医治”好病根,切实帮学生解决问题。此外,教师的“区别对待”不仅仅是根据“学习者情况”而定,还要根据“学习内容”来定。不同的学科,要使用不同风格的教学语言,语文要充满文学味儿、音要“准而正”,数学更注重思维的训练,在数字及公式方面的教学要更严谨。
新教师的成长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学习间接经验从而实践内化的过程。而来自于戈夫曼“拟剧理论”的印象管理理论便如同新教师成长道路上的助推器,帮助新教师更好更快地掌握教学机智,从而实现教学道路上的自我成长。新教师面对教育对象,需要打造好自我的第一印象,需要把握好“神秘化”与“去神秘化”之间的分寸,寻求到“一视同仁”与“区别对待”之间的平衡。这便是戈夫曼“拟剧理论”带给我们最深刻的启发。
参考文献:
[1] (美)欧文·戈夫曼.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M] .冯钢 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 48170.
[2] 王晋.缩短新手教师到专家教师的成长距离——来自戈夫曼之“拟剧论”的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12,34(12):40-43+80.
[3] Goffman,E.The Presentation of Self in Everyday Life.New York:Doubleday Anchor ,1959 ,11 、 73 、 15一16.
[4] Levin,W.C.Sociological Ideas:Concepts and Applications Belmont, CA:wadswnrth. 1991.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