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欣钰
盐城工学院 江苏省 盐城市 224051
摘要:在当前飞速发展的互联网科技时代,我国高等学校教育模式的改革发展也成为一项急需推进的课题。现阶段大学生数量飞速增长,传统的课堂授课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数量对于授课空间的需求。新一代青年大学生的个性多元化与传统的课堂讲授为主的授课模式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本文从如何借助互联网对大学生进行高效、丰富的授课,并且保证授课质量入手,对教育模式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互联网;高等教育;教学模式
随着教育的信息化和全球化,在线教育的出现对现代职业教育产生了突破性的变化,作为国之根本,教育这一行业领域已经感受到了信息化技术带来的影响。传统教学模式枯燥单一,尽管实施了教育改革,但还是无法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现代高效教育由以往的现场授课或教科书授课转变为网络教育以及利用科学技术进行教学,学生对于学习方式有了更多的选择,如虚拟校园、即时通讯等,促进了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带来了新的教学体验。
一、高等教育中应用互联网技术
为尽快融合学科教学与互联网技术,教育部开始举行微课教学比赛。高质量微课需要对每个环节都认真研究,随着被广泛使用的网络教学与区域网络教研,微课能够有效提升教师的教学专业度。微课程为细化分解传统课程所形成的的微型课程体系,内容包括:考试、作业、教学内容、教学任务、教学目标等,属于学生学习和教学模式的变革。慕课属于大规模开放式网络课程,慕课全天开放,学生能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对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自由选择。慕课为定期开课,课程时间不长,更加适应现代人们的碎片化阅读特点,考试时应用自动线上考试,通过后会发放证书。学习中出现不懂的难题可以发帖,会有人帮助解答[1]。
微课程、翻转式教学、慕课等均属于在线课堂或网络课堂,其均以微视频为重点,所以互联网教育技术的高低与微视频的编辑与制作具有密切联系。录制微视频工作可借助学校中的技术部门进行,优秀的后期制作能够显著提升微视频的质量,因此要想提升视频的可观看性,需要将拍摄录像素材等通过艺术加工和技术给予二次生命。录制微视频难度不大,在学校中即可完成,但是后期制作要想取得理想效果,则必须借助学校的技术力量。这不但是因为技术人员的缺乏,更因为需要制作的视频不少。视频制作人员在剪辑素材时应根据其自身所要表达的主体,反复推敲斟酌之后,再对视频进行加工修改,但是由于每件作品的主体都不一定会被技术人员所领悟,而且通常情况下不会比对教师持续改良的各种创意,所以,好的视频作品的诞生需要教师自身也学会简单的编辑技术。
现下爱剪辑、绘声绘影等视频编辑软件较为流行,以上软件均有其个人特色,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视频编辑技术并不难学,并且教师只需掌握基础剪辑技术,就能够保证视频得到较为理想的效果。相较于开发与设计,教师通常会认为视频剪辑技术是网络教学的阻碍,但在教师通过努力学会视频剪辑之后,就会明白教学设计与教学创意在网络教学当中的重要性,技术相对来说比较次要[2]。
二、高等教育教学模式的发展趋势
借鉴互联网技术,改变高等教育教学模式,微课程、翻转式教学、慕课等发展迅速,可见其具有强烈变革的意味,目前高等教育教学模式呈现灵活化和多元化等发展趋势。高等教育学生自身具有不同定位,并且专业也具有不同的方向,因此高等教育需要多元化的教育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应针对学校、学科、专业、自身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教育模式。举例说明:大学英语专业的教学不但要学生掌握翻译、写作、阅读、听力等基本技能,还需要掌握未来工作时可能用到的能力和知识。通用英语阶段通过结合专业英语、行业英语与意识,运用微课程、翻转式教学、慕课等,能够奠定学生英语相关的基础。专业英语后续阶段可针对人才培养目标、办学定位、生源、学校层次、学校类型等提升英语知识。根据英语学习规律以及教学规律,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安排,从而形成科学合理、动态开放、具有专业特色的英语教学模式,对英语学科在人才培养以及专业课程建设中的作用进行充分发挥,密切联系英语课程与人才培养之间的关系,保证专业人才在未来就业中具有足够的能力支撑。
高等教育教学不应完全抛弃传统教学模式,对待互联网技术应学会合理使用,微课程、翻转式教学、慕课等新生事物能够使学生在观看期间针对自身的掌握和理解情况控制学习进度,并且还能够针对课后练习以及课后复习的困难程度对其进行选择,视频能够随时随地、反复观看,具有十分显著的优势。微课程、翻转式教学、慕课等相较于传统教学模式,更加具有趣味性和灵活性,短小精悍,但仍旧无法代替传统的教学方法,新型教学模式不能够让师生面对面的进行交流,并且因为时间短,无法呈现出传统教学能够教授的知识,并且部分资料和语言不适合在网络上被人观看,计算机也无法取代有些复杂的交流和专门的思考。学生长期接触网络,会导致其与人的沟通能力下降,对学生融入社会产生阻碍。
尽管网络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有趣,但是由于其自身原因,不能对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行有效监督,对于学生的知识储备难以准确考核,不能确定学生有无资格获取证书,致使网络课堂学习者证书的公正性和含金量容易受到质疑[3]。
同时,随着高等教育目标的逐渐清晰,学校也越来越看重学生的实际应用和操作能力。普通高校专心技术型高校,建设中国特色应用技术大学,产教发展融合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因此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这些能力的学习和获得是网络课堂教育无法给予的。
三、结语
基于以上因素,网络课堂教育学生在企业中并不被重视,某名牌学校开设计算机专业课程,并在之后的毕业生中选择成绩较好的送去大型计算机企业进行工作实习,但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研究发现,这些学生在企业中并没有被重视。所以,互联网技术虽然能够改变人才培养过程、教学方式、教育观念,但要想替代传统教育难度较大。
参考文献:
[1]高艳魁. "互联网+"时代的成人高等教育教学模式研究——基于教学模式实现条件研究的视角[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9, 38(01):37-39.
[2]赵小锋. 大数据时代下高等教育管理的挑战及对策探讨[J].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2019, 32(05):34-35+38.
[3]许映杰. 互联网时代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物理化学实验教学手段的探索与改革[J]. 广东化工, 2019, 046(020):191-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