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共青团改革实践——以内蒙古A高校为例

发表时间:2020/12/1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8月23期   作者:吕锦
[导读] 青年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共青团是引领青年的主阵地。新时代,共青团会一如既往地将青年继续凝聚在党的周围。
        吕锦
        河套学院
        摘 要:青年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共青团是引领青年的主阵地。新时代,共青团会一如既往地将青年继续凝聚在党的周围。在群团改革的大背景下,进行共青团改革,是打破共青团发展瓶颈的有效途径。内蒙古A高校针对共青团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改革创新,开创了共青团工作的新局面。
关键词:高校;共青团;改革实践
        一、高校共青团改革背景
        青年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做好青年的思想引领,是共青团义不容辞的责任。共青团改革,国家非常重视,习近平总书记非常关心。2015年1月中共中央出台群团改革意见,2016年8月《共青团中央改革方案》出台。同年11月,《高校共青团改革方案》下发。在群团改革的大背景下,进行共青团改革,是打破共青团发展瓶颈,不断推动共青团创新工作内容、创新工作方式的有效途径。
        二、内蒙古A高校共青团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团员数量多但积极性不高,缺乏荣誉感。团员大部分来源于高中,占到全校学生的90%以上。中学的时候,团员比例不高,团员的先进性能够体现出来,积极性普遍比较高。到了大学,一个班里大部分是团员,大家都在一个水平线上,政治上享受一样的待遇,团员的先进性不能凸显,积极性普遍比较低,起不到引领示范的作用。组织缺乏活力,基层团组织不能严格过团的组织生活,执行团的各项制度,活动应付,模式固定,团日活动不够丰富,不能吸引广大团员青年,更起不到教育团员的作用。团干部年龄大、数量少,队伍机制不健全,积极性不高。团干部工作方法不科学,忙于事务性工作,脱离青年,不能真正深入团员青年当中了解他们的需求。
        三、内蒙古A高校共青团改革实践
        针对存在的问题,内蒙古A高校制定改革方案,并逐一实施,收到良好效果。
(一)改革优化组织设置和运行机制
        调整团内设组织机构。引领学生思想、提升组织活力、拓展学生素质、维护学生权益、全面服务学生成长成才是高校共青团的重要职责。根据学生需求和工作实际,调整团委内设组织机构。系部团总支参照学院团委机构设置。推进“团委—团总支—团支部—团小组”四级组织体系建设,团总支统筹系部团建工作,分类指导各团支部开展活动。健全组织,为组织活力提升奠定基础。
        打造校园文化品牌。大型活动由学校组织,打造校级精品活动;中型活动由院系组织,打造院系特色活动;小型活动由社团组织,打造社团经常性活动。开展“一系一品”“一团一品”校园文化精品创建活动,实施品牌项目化管理,着力打造覆盖全校青年学生的校园文化活动品牌。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团员参与积极性提高。
        (二)改革健全基层组织制度
        召开团的代表大会制度。内蒙古A高校自2012年升本以来还没有召开过团的代表大会,团员没有很好地行使权力。针对这一问题,内蒙古A高校通过两年时间召开第一次校级团的代表大会,和各基层团总支团的代表大会。广大团员都表示感觉找到了组织、找到了归属。广大团员青年思想更加凝聚,方向更加明确,团结一心,向着更高的目标迈进。
        增强基层团组织活力。改革前的基层团总支因为干部是兼职的,没有精力,工作开展不是很理想,基层团支部死气沉沉,没有活力,更谈不上严格执行团的各项制度。针对这一问题,学校在院系专门设立团总支书记岗位,健全了各级团组织的内设机构。从上到下,各级团组织严格执行团的各项规章制度。

为了增强团支部活力,加强团的引领作用,在各班级推行班团一体化运行制度和学生党员带班制度。班长兼任团支部书记或副书记,由高年级学生党员协助班主任带新生班,班团重要事务由团委会和班委会联席召开会议商定。班级团支部、班委会联系更加紧密,发挥了凝聚班级的作用,团支部的活力增强了,团员的积极性更高了。
        (三)改革创新工作方式方法
        组织开展“青马工程”培训。制定“青马工程”培训实施方案,从学校、院系两个层面开展“青马工程”培训。学校有学生会、社团等学生自治组织。这些自治组织的学生干部能起到引领示范作用,学校将其纳入“青马工程”培训的范围。“青马工程”培训为期一个月,主要形式有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实践、志愿服务、调研观摩、红色教育等。学员的思想素质、综合能力都有很大提升。同时,青马学员在普通学生中起到了引领示范的作用。
         实施“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改革前,大部分学生除了上“第一课堂”的专业课之外,很少参加课外活动,综合能力得不到锻炼,毕业求职时受到影响。为了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加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学校实施了“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第二课堂”是比较完善的学生综合素质教育体系。学生通过“到梦空间”网络平台,报名参与“第二课堂”设计的活动,平台会记录学生参加活动的经历和成果,并对其进行认证。学生积满“第二课堂”积分后还可以生成成长记录单,为求职就业助一臂之力。“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创先争优和参与各类活动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充分发挥了育人功能。
         利用新媒体开展“网上共青团”工作。现在的青年学生几乎没有人不在用新媒体。用新媒体进行思想宣传是共青团引领团员青年的一个重要途径。学校团委开设微信公众平台,编排制作学生喜欢的新媒体宣传内容,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引领。让学生有反映呼声的渠道,对于学生的诉求给予及时回应,全面服务学生成长成才。通过“智慧团建”平台,做好对团员的信息化管理。
        (四)改革完善团学干部选聘制度
        选聘学生兼职团干部。学校团委、团总支缺乏干部,优秀学生到团委或团总支兼职团干部,可以壮大团干部队伍。学生兼职团干部本身是学生,更了解普通学生的想法,组织活动往往能适合学生需要,增强了团的吸引力。学生团干部在普通学生中也起到了引领示范作用,同时也得到了锻炼。
        通过改革,内蒙古A高校的共青团组织机制更加健全,工作更加规范,方式更加创新,团组织活力增强,共青团工作有了新气象。
                  
参考文献:
1.《共青团中央改革方案发布 习近平曾多次作出批示 -中新网》
http://www.chinanews.com/gn/2016/08-03/7959974.shtml
2.权威发布 | 高校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全文)
https://m.sohu.com/a/119573080_351288
3.吴维东.高校共青团活动品牌文化建设浅析.科技资讯.2017
4.沈玲.高校共青团工作改革创新研究.亚太教育,2019.10
5.耿红锋.“大思政”格局下大学共青团改革路径.教育现代化,2019.11   
6.杨迪.新时期高校共青团工作改革创新研究.管理观察,2019.12
吕锦
学校 河套学院
1979年5月,女,内蒙古巴彦淖尔市,讲师,硕士研究生
2018年度河套学院课题《内蒙古地区新建本科院校共青团改革实践探索——以河套学院为例》(HSY1800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