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红飞
泰州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江苏 泰州 225300
摘要:中职院校为社会培养具有较强综合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为目标,而“互联网+”时代,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正是大势所趋,社会刚需。在职业院校革新进程中,将实现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育的革新发展,作为重点关注环节,结合教育工作现状,探索革新思路,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技术 在中职院校 教学实践
引言
随着计算机技术,在我国各个领域与行业的广泛普及,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也应该要得到更多的重视,尤其是对于中职教育而言,中职教育是培养专业性人才的重要基地,不仅要拥有良好的文化素养,更要积极适应社会与国家的人才需求,以便更好地融入社会与工作当中去,一旦其自身水平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就必然被社会所淘汰。
一、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现状
(一)中职学生对计算机专业的学习兴趣较低
客观来讲:中职学学生的整体素质较差,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方面都存在一些问题。中职学生的年龄比较小,自律能力比较差。并且很多学生对中职学习带有抵触情绪,这与社会对中职院校存在偏见相关。所以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现存的主要问题之一就是学生对计算机专业学习不感兴趣。在实际的计算机教学中很多学生无法集中注意力,在课堂上开小差,从而影响计算机专业教学效果。此外,长此以往,还会影响中职学生对其余课程的学习兴趣,对于中职学生的培养教学来说十分不利。
(二)中职计算机教学模式落后
计算机专业具有明显的实践性,所以中职院校都配置有实训机房方便开展计算机实践教学。但是目前中职计算机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教学方式比较落后。主要表现为:中职计算机教师在授课时以教师为主体,学生只是被动的学习知识。即使是实践操作也是以教师演示为主,所以虽然计算机实践教学是在实训机房开展,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电脑。但是学生在实践操作时只是简单的按照教师操作演示一遍,自己并没有真正掌握计算机实践操作要点和技巧。另外在计算机理论知识教学方面也存在很大的问题,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教师的知识灌输。整个教学过程缺乏趣味性无法吸引中职学生的注意力,严重影响教学效果。
(三)师资力量
关注当前职业院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存在着师资力量薄弱的问题。首先是教师,我国中职院校教师存在着明显的两极分化,一部分是从普通高校外聘、返聘回来的教师,这部分教师年龄普遍偏大,有扎实的教育功底及经验,但是创新能力弱;一部分是普通师范类高校毕业的高材生,具有较强的专业素养,但是缺乏与中职院校学生沟通的技能等。整体而言,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素质强的人很多都选择了其他出路,真正进入中职任教的少之又少,若是学校未能有意识的组建强有力的师资队伍,对于教育工作反而会产生阻力。就教学资源而言,计算机网络技术需要配置专业的计算机室,对软硬件设施都有较高的要求,不仅需要一次性的建设投入,还需要后期的维护与更新,而这些,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显然很多中职院校尚未达到这样的需求。
二、教学体系的改革策略
(一)提升教学方法的科学性
教学方法的选择直接关系着实际教学活动的开展,直接影响着最终的教学效果。所以中职计算机教师必须要选择科学方法开展实际教学,首先要突破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备课过程中就要注意留给学生充足的学习空间,充分发挥学生在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学习中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具体来说,中职教师可以引入合作教学法,对班上的学生进行分组。注意将小组成员控制在4-6人内,以此保证小组合作的顺利开展。之后布置教学任务,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行探究完成,比如在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教学中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PPT制作,并且明确制作要求,必须呈现出什么样的效果。
这样的教学方式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并且能够让学生更好的掌握计算机相关知识。另外,合作完成任务的方式还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合作能力与探究能力,这对于中职学生来说非常重要,有利于学生尽快融入社会。此外,中职计算机教室在实际教学中还要积极利用多媒体等先进的教学技术开展教学。采用新的教学技术开展实际教学,在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同时,不断提升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水平。
(二)加强教师培训
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强化师资力量,是中职院校建设扎实的计算机网络激素和专业教学体系的基础所在。强化对教师的选拔、聘用及培训,并积极推进“双师制”建设,以完善教学工作发展[4]。加强教师培训,首先是校内的教师,在进入学校教育中,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本身应当是与时俱进不断革新的,基于这样的革新,学校应当为学生及时设置推动教师培训,改善教师考核制度,将教师培训作为重要环节。加强“双师制”建设,积极邀请校外的、计算机网络技术达人,进入校园进行知识讲解,实现双师。在组织教学中,教师更多地关注到如何进行小组互动,促成发展,必要时,可以指导校内教师进入到校外进行学习,参与到校外时间中,在时间中参与到教师培训活动中,以完为日后的教学工作积累经验。借助校外师傅带来新鲜的资讯,能够为学生带来更多的思路所在,巧妙促成发展,鼓励学生更好地实现发展,进而找到学习的思路所在,为学生的学习与成长带动扎实的基础。
(三)明确教学内容
教师只有明确学生培养方向,才能根据方向确定现有的教学任务,对于中职教育的学生来说,其培养方向大多为应用型人才。所以教师应该对社会所需计算机应用型人才的要求进行教学内容的准备,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做到有的放矢。而且中职学生未来的就业方向大多是一些企业部门,所以根据企业中所需要的计算机技术如对于网站的维护或者对于设备的护理等专业技能,教师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完善和重构,不能只注重理论知识,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拥有更加专业的技术水平,才能够为学生更好地融入工作融入社会做好准备。其次,教师应了解学生对于计算机技术的掌握水平如何,做到因材施教,要先做好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才能进行更高水平的教学。另外,在丰富教学内容时一定要注意筛选相关知识。虽然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中职教师可以从各个网络平台上获取信息。但是这些信息质量参差不齐,需要结合实际教学情况进行筛选,以此保证课程内容的科学性。最后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内容的选择还要充分考虑中职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学习需求,保证教学内容贴合实际情况。
(四)提升中职学生对计算机专业的学习兴趣
根据教学实践可知,学生对计算机专业的兴趣比较大,但是由于传统单一固化的教学方式比较枯燥,所以让学生逐渐失去了学习兴趣。因此,中职计算机教师要积极创新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强调计算机专业的可操作性,以此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对于计算机专业理论知识来说,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开展教学,通过视频、图片等方式展示计算机理论知识。这样不仅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丰富计算机理论知识,拓展中职学生的知识面。
结束语
中职教育对于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的转变与创新,不是一蹴而就的,其任务任重而道远中职要积极寻求创新之路,根据现有的弊端进行完善与调整,做到教学方向明确,课程的设置科学,真正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结合现今就业大环境的现状,使学生掌握知识并且能够运用知识,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越来越多拥有专业技术水平与良好素质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钱珍兴.计算机网络技术在中职院校的教学实践[J].集成电路应用,2020,37(10):112-113.
[2]冯丽苹.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现状与改进措施[J].中国新通信,2020,22(17):204-205.
[3]张光贵.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有效性探讨[J].信息记录材料,2020,21(05):45-46.
[4]李征.提高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9(08):256.
[5]廖伟文.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与思考[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8(08):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