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新时代创客教育课程化建设的路径和策略

发表时间:2020/12/1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8月23期   作者:解俊
[导读] 创新创业能力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推动力,而高校是创新创业人才培育的主阵地。
        解俊
        泰州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江苏  泰州  225300
        摘要:创新创业能力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推动力,而高校是创新创业人才培育的主阵地。为了进一步提高高校人才培育质量,促进创新型国家建设,创客教育引入高校教育具有实施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互联网+”视域下,高校应充分抓住机遇,建立创客教育新模式,为创新型国家建设战略实施输送更多高质量创新创业人才。
        关键词:深化新时代 创客教育课程化 建设的路径 和策略?
引言
        随着创客教育在高校的不断推进,其主要开展形式有创客空间的建立、创客教育课程的开发、创客社团的组织和创客活动的开展等。其中,在高校开展创客教育课程的过程中,主要存在课程设计呆板、创客环境闭塞、师资力量薄弱等问题[1],这些问题导致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不足。而课程设计作为教育活动开展的重要前提,对教学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创客教育的内涵
        “创客”来源于英文单词“maker”,意思指由于兴趣与爱好,致力于把各种创意和创新转变为现实的人。当创客与教育相遇,则产生了“创客教育”。创客教育(MakerEducation)是一种新型教育形式,越来越多的教育者意识到创客在教育领域的发展力量。创客教育是以“开放、分享、实践、创新和探究”为教育理念,以先进信息化技术为手段,以创客空间为平台,以课程体系为载体,以学生为中心,以“创造中学”为方式,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目标的新型教育模式。创客教育融合创新教育、体验教育与项目教学等思想,符合学生具有好奇心和创造力的天性,强调通过引导学生动手实践来培养其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创客教育通过课程体系集合多个学科的知识,实现多种资源共享,为学生提供良好环境和更大学习空间,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达到创新型专业人才培养的目的。
二、高校创客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存在的问题
        (一)创客教育师资严重匮乏
        创客教育是一种新型教育范式,必备的基础和前提条件是完善的师资队伍,从而为教育实施提供良好保障。高校的大部分教师,均将侧重点放在科学项目研究上,对教育教学体现出明显的重视度不足,针对专业课教师而言,更是为了评职称投入了大部分精力。创客教育作为新的教育形式,在实施中缺少完善的教学经验作为有效借鉴,且难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和收益,教师自然不愿意为其投入时间和精力。当前高校开展创客教育的主要教师,是高校的辅导员、学生管理工作处教师,这些教师的教学和管理经验丰富,但针对当前的国内外创新创业现状却了解甚微,在实际开展教学过程中缺少创客教育专业知识,难以对学生形成良好的引导作用,创客教育效果也就难以理想化。
        (二)创客学习方式引导错误
        高校跟随时代以及教育改革的发展引入创客教育,为了追求创客人才高产出的教育目标,反而造成了欲速则不达的教育现状。主要原因则是针对创客教育缺少科学的规划设计,教育内容的覆盖面较小,同时高校重视度不足,认为创客教育是实践活动。在教育实施过程中,过于注重结果导向,忽视了学生创客素质的培育,缺少对学生学习方式的正确引导,导致学生缺少创客思维。除此之外,高校在开展创客教育过程中,通常选取品学兼优的学生作为培养对象,运用学习成绩来判断学生是否具有创新能力,这种做法是完全错误的。并且创客教育应面向高校的所有学生,立足于学生的实际学习兴趣,注重课程设计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高校创客教育过程中,对学生学习方式的引导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育效果,一些高校将创客教育归属于实践课程,认为想要实现创造,动手实践是唯一的途径。因此,建设了创客空间,为高校实施创客教育提供平台,但事实上创客教育仅通过实践是难以达到效果的。


三、高校创客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模式构建
        (一)构建创客课程体系
        传统的高职课程体系已经无法满足“互联网+教育”新时代下创客教育的发展需要。第一,在“互联网+”环境下,高职院校可在改进已有创新创业课程的基础上,通过开发新的创客课程来构建创客课程体系,形成通识创客课程、专业创客课程和跨专业创客课程为一体的创客课程体系,实现知识建构和能力培养相融合。新创客课程体系具有学习资源开放、内容覆盖全面、课程设计实用和创新意识激发等特点,促进创客教育与专业教育在教学内容上的深度融合,并直接对学生产生效果。第二,创客课程体系的设置应以社会需求实际为基础,以信息技术应用为手段,以项目化的任务为主线,以线上线下的课程资源为依托。高职院校与相关行业和校企合作企业共同设计课程和教学内容,将创客教育的创新理念和创新方法融入传统的专业教育中,缩小专业教育和社会实际需求的差距。鼓励学生在教师和企业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创意设计并做出自己的创意产品,最终实现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二)建设完善创客师资队伍
        完善的创客师资队伍是高校实施创客教育的基础和前提,同时也是教育效果的重要影响因素。针对当前高校创客师资队伍不完善的现状,高校应制订完善的创客师资培养计划,为创客教育教师建立激励机制,并鼓励教师参与创客教育培训,提高教师的创客教育专业水平。“互联网+”视域下,对高校创客教育教师的水平和能力要求提高,因此教师需要不断革新传统的教育观念,充分了解“互联网+”教育环境,高校组织的各项创客培训应积极参与,具备较强的教育能力和实践能力,为学生树立榜样。针对本校专职创客教师,高校应立足于专业特点和教学实际,按照教师实际需求提供针对性培训内容,切实提高整体的师资水平。同时,高校可建立一支创客教育兼职师资队伍,可引进企业的优秀导师、创客领域专业人才,对高校创客教育师资队伍结构进行整体优化。教师在开展实际教学时应注重自身的角色定位,逐渐从知识传授者转化为学习的引导者、辅助者和促进者。高校在建设和完善创客师资队伍的过程中,应立足于高校的教育资源优势,培养创客教师课程开发设计的能力。创客教育涉及的内容较为广泛,在高校实施教育的过程中,应将其融入专业人才培养规划中,切实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促进创新创业能力的全面发展。
        (三)围绕“做中学”的内容设置
        围绕“做中学”设置具体的教学内容。组织开展创客教育,除了有教育部门的相关指导外,其实还没有具体的教材、内容等,在处于摸索期的教育工作,仍需学校为主体的探究与思考。“做中学”,是创客教育发展的步骤,也是学校本身探究的步骤。前文已经提及,项目教学法是创客教育的重要载体,因此,为学生设置丰富的参与项目,能够成为学生项目学习的载体,也能积极的带动学生的学习成长,具有积极意义。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达成互动,积极展开教育教学工作,才能切实的实现日常教学的发展,为学生的学习带来丰富的体验。围绕“做中学”的内容中,应当包含“学”、“创”、“思”三个部分。“学”是学习基本的知识、信息技术等相应的技术;在“创”中,则是要以具体项目为载体,引导学生基于兴趣的展开作品创造与实践创新。在“思”的环节中,则是创客教育的核心环节,学生在参与到创客实验与学习中,学会思考、有所思考。这样的课程设置理念之下,开启课程设置教育,能够为学生的学习带来丰富的体验。
结束语
        在当前的高效教育体系中带入创客教育,仍然需要不断探究与发现,是一个需要持之以恒的过程,也因此得到更多的关注与探索,为培养创新人才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沈丹丹.高校创客教育课程教学设计与应用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20(16):1-6.
[2]刘宇,马梦想,张俊杰,李祥昊.中小学创客教育课程的探索与实践[J].科教导刊(中旬刊),2020(06):138-139.
[3]胡宇航,高巍,成启明,李彦奇.“互联网+”背景下区域创客教育课程的创建分析[J].大众标准化,2019(14):189-190.
[4]李忠.创客教育类校本课程的开发[J].教学与管理,2019(22):37-40.
[5]刘锟,刘南炎,温瑶,唐敬佳.民办高校创客教育课程设置探索[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2(35):116-117.
本文系指导泰州市十三五规划课题《职业院校创客教育的实施策略研究》(课题编号tzghzd2020-029 )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