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王原平声乐艺术作品创作风格特点以《峡江情歌》为例

发表时间:2020/12/1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8月23期   作者:周川
[导读] 王原平1972年从毕业至今,二十多年从未中断过自己的音乐创作事业,写了许多各种体裁作品,如歌曲、民族器乐曲、管弦乐曲、轻音乐等。
        周川
        咸宁市青龙山高级中学    湖北省咸宁市   437000
        摘 要:王原平1972年从毕业至今,二十多年从未中断过自己的音乐创作事业,写了许多各种体裁作品,如歌曲、民族器乐曲、管弦乐曲、轻音乐等。早期以器乐作品为中心,近期以声乐作品为中心如《峡江情歌》《我从三峡来》《山里女人喊太阳》等作品,王原平认为只有贴近人民生活的艺术才是真正的主旋律艺术。
关键词:王原平、创作特点、演唱风格、土家族音乐
前言
        随着三峡工程的升温,越来越多的文人和作曲家把目光投向了三峡,王原平也不例外,他第一次来到这里就被三峡风土人情深深地打动了,谋廉玖先生是《峡江情歌》的词作者,他和王原平不谋而合的创作了这首经典之作《峡江情歌》,研究三峡的歌曲创作贴近生活、贴近现实、贴近人民群众。《峡江情歌》是作曲家王原平先生以三峡地域文化为题材创作的一首带有土家族特色的民歌。它以淳朴的语言,优美流畅的旋律诠释出鄂西土家族青年男女对家乡的热爱和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之情。
一、王原平创作艺术特点与“三峡情缘”
        王原平(1955—),河南省清丰人,作曲家,湖北电影制片厂厂长,湖北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国家一级作曲,第八届艺术节开幕式文化艺术晚会音乐总监。1972年,从黄冈高中毕业,被老师推荐给湖北艺术学院,不舍得放弃好苗子的老师留下两首歌词,让王原平谱好曲后寄到武汉来,再决定收不收他进作曲系。王原平抱着歌词哼哼唱唱,还真的哼出了旋律,识简谱的姐姐帮他记下来,寄到了学校。就是这首作品,让王原平在最后一刻抓住了机会,阴差阳错、误打误撞走进了音乐的殿堂。进了学校,王原平从零学起,但第一年还是差点退学。完全没有语言基础的他面对老师每星期的作曲作业只能是挤牙膏,只有利用课余时间背唱全国各地民歌,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发现自己能写歌了。他几十年的创作生涯大致可分为早期和近期两个阶段。
二、《峡江情歌》的艺术作品风格
(一)作品内容形式与创作手法
        本首歌曲的结构分为引子、主题、尾声三部分。 运用“喊唱山歌”的方式,开头引子借用龙船调的经典唱段,开门见山的表现了歌曲的创作风格。王原平创作的歌曲有不少都是运用这种手法,例如《山里女人喊太阳》,开头用喊唱部分的形式体现土家女人大气豪爽的个性。节奏是一首歌曲的支架,作为支架的节奏起着支撑全曲的重要作用一首曲子可以包含一种或两种,甚至更多的节奏形态。《峡江情歌》使用四二拍、四四拍、八六拍这三种节拍子,构成了不同的节奏形态。四拍子比较缓慢主要用于开头尾声,借鉴《龙船调》的经典对唱乐句,伴奏音型为流水式的琶音给整首乐句增添了民族歌曲特有风格。八六拍用于歌曲中间部分,叙事和抒情相结合,这样的节奏安排意境悠长,更利于抒发作曲者的感情。《山里女人喊太阳》歌曲中节奏用四二拍、四三拍、四四拍交替进行,旋律欢快、流畅进行。歌曲中描绘了一群大山中的女人没有漂亮的胭脂水粉,过着简单平凡的生活,支撑起整个家庭,曲中旋律流畅、感情直白带给我们的不仅是听觉感受更是一种心灵的震撼。同时在曲风上也有两首歌曲有许多相似的地方,曲中运用叙事兼抒情结合的手法描写土家生活,作者大量运用五度、六度、七度、八度这样的音程大跳进,用跌宕起伏的音调,刻画土家女人泼辣洒脱的形象。
 (二)演唱风格与二度创作手法
        情感和技巧是唱歌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通过《峡江情歌》的歌词我们可以感受到优美的意境,当太阳渐渐下山,土家族人民幸福的生活写照,如果演唱者充分把握这一意境和情绪,对歌曲的滑音、连音以及声音的强弱、呼吸对比的细致处理,才能活灵活现的唱出歌曲的韵味。在声乐演唱中,呼吸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是动力也是根本,是歌唱者的灵魂所在,是声音之中的生命。古人云:“善歌者必先调其气,氤氲自脐间出”。从古至今,凡是从事歌唱艺术者都很重视呼吸,要想成为一位优秀的歌唱家,不仅要了解歌曲当中要表现的情感,更重要的是要把握好演唱中的呼吸,因为呼吸能够直接影响演唱者情感的抒发。因此,正确的把握声乐演唱中的呼吸问题尤为重要。从歌唱原理来讲唱歌中的呼吸与我们的日常呼吸并不相同。在发声中,呼吸应随着音的高低,强弱变化而变化;在旋律上,呼吸应随着节奏变化的快慢而调节;在表现上,呼吸随着音乐情绪的表达而调整。所以,每一位歌唱者都应当正确把握呼吸方法,掌握歌唱呼吸其自身规律所在。如:在《峡江情歌》中的开头和结尾演唱时候应调整好自己的呼吸,通顺流畅,还应该酝酿好情绪做到胸前开阔,带着欢快的情绪表现出土家族阿妹想要阿哥推她过河的心愿。
        谱例            

    还有开始演唱“太阳在屋顶顶慢慢地落哎”这一句时用到了了上波音,王原平这样的创作的风格,使歌曲更加活泼了,歌唱时既要表现意境,又要展现自己的音色。王原平曾说道:希望人们听到他的歌时就想起九省通衢的荆楚大地--湖北,就能想到壮绝天下的自然景观长江三峡,就能想到古老而神奇的土家民族。
(三)歌曲语言处理
        歌唱是一门语言的艺术,它是把语言和旋律结合在一起来表达作曲家思想感情的艺术。通过这种表现手段来塑造歌曲的音乐形象,从而打动听众。但是如果演唱者语言表达的不够清晰,听众不明白所以就达不到欣赏的目的。所以,有人说歌唱是建立在语言基础上的一门艺术。“我国的民族语言原来就有其自然的歌唱性,咬字除了它的直接作用外,在颇大的程度上也可以是声音积极化,对声音的质量其良好的影响”。歌曲大多运用的是土家族方言,“幺妹那个好像霞一朵哇,阿哥那个好像山一座咯”、“哥爱呀妹呀妹爱哥嘞,生生世世不挪窝哇”。在咬字上讲究脆、甜、松、圆、嫩,吐字清晰,咬字亲切,同时带点“儿”话音。普通话的第三声在当地语言中是第四声,“哪”是第三声,声音上挑,但在歌曲中演唱第四声,声音下滑。
        谱例                         

   《峡江情歌》是我国近代体现三峡音乐文化的优秀作品,有着它独特的艺术风格和鲜明的地方特色,它以浓郁的峡江风情,反映了土家族的环境、文化、语言风格习惯特征,歌曲内容丰富像面镜子反应了土家族人民的生活。


三、湖北土家民歌的传承新发展
        土家民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在国内民族文化扮演着重要角色,由于没有自己的文字,导致了很多民歌流失。所以对土家民歌的保护传承就尤为重要,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深入民间收集土家民歌并编纂成册,积极保护土家民歌。大多通过传唱流传的,利用现代电子信息设备深入民间录取声音、视频,走访每一个土家族部落里资深艺人,必要时可以请他们演唱,保留其民歌的原汁原味;第二,国家出台政策对土家民歌进行抢救性保护。现代社会文明的迅速发展,对传统文化的冲击力非常大,所以土家少数民族文化就出现了逐渐失落的现象。由于我国实行少数民族自治政策,所以传统文化的保护是实现民族自治的必要措施。在机制上,政府带头,相关学者积极参与,在传承上,大力保护本土青年学唱土家民歌,保证土家民歌有人传承;第三, 积极开发土家民歌精神建设,将土家民歌艺术发扬光大。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促进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尤为重要。
结语
        作品的成功不在乎多高的创作技法,而是作曲家能否用自己的方式去更好的表现出要表答的情感,王原平就是通过朴实的语言利用传统土家民歌进行改编,“以字行腔”表达作品意境。  
参考文献
[1] 包东喜.峡江民歌掌门人[N].荆楚网楚天都市报,2000:第一期.
[2] 庞雯雯.土家族资料[N].新华网,1999:第一期.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