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方法

发表时间:2020/12/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24期   作者:刘玉华
[导读] 新课标对各阶段、各学科教学提出了新要求,
        刘玉华
        湖北监利市桥市镇桥张小学   43326
        摘要:新课标对各阶段、各学科教学提出了新要求,意在改变传统教学单一的知识灌输方式,要从素质教育的理念和目标入手,通过数学课堂上的具体实施策略,全力提升学生数学学习能力,加强学生的基础知识积累,为学生的学习拓展思路,打好基础,也为课堂有效教学做好铺垫。基于此,本文对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方法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能力提升策略
引言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观念和形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取得了向好的成绩。数学课堂教学在教学观念和教学形式方面发生的积极的变化鼓励着人们继续将新课程改革深入推行下去。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也暴露出不少问题。
一、制约小学数学教学实效性的主要问题
        (一)教学理念较为传统
        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始终把培养和丰富学生的广泛数学素质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然而,根据目前针对考试的学习模式,教学的发展与以往的学习目标相冲突。在数学实践中,教师注重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所有的学习活动都是为此而设计和开发的。另外,将学生的整体表现作为评价教育质量的标准,是现行小学数学教学评价体系的一个缺陷。(二)教学方法呆板
        虽然新课程改革实行了很多年,也一直在提倡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但是有的数学教师仍在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法,把时间和精力主要放在了说上,学生无须思考主要听就可以了,处于一种被动听讲的状态,影响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扼杀了他们的创造力。调查表明,很多学生对数学产生厌学的情绪就是从教师没完没了的说教开始的。
二、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方法
        (一)妙用探究进行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每个环节都很重要,新知识教学环节是重中之重。在这个环节中,教师不仅需要让学生学习数学知识,还需要锻炼学生的能力,促使他们的数学学习能力得到发展。因此,教师可以巧妙地运用探究教学的方式进行新知识教学,探究可以让学生亲自体会知识从无到有的过程,有助于加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并且可以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以及分析判断能力,对提升他们的数学综合素养大有裨益。例如,在进行《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教学时,学生进行了探究学习。具体来说,学生有一定的计算学习基础,并且在上一节课刚刚进行了《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学习,所以,这节课的学习内容对他们来说难度并不大。老师给学生设计的探究时间是十五分钟,在这十五分钟的时间内,学生需要明确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计算规则,并进行几道例题的计算。在这两个部分都完成之后,如果还有时间,可以与同学进行交流。在这样的探究学习中,学生的自主度很高,有助于提升他们的能力。所以,教师需要在课程内容的时候多给学生设计探究任务。


        (二)利用情景创设进行课堂导入,全面提升数学教学效率
        在实际的工作中我们发现,很多小学数学教师仍旧没有摆脱过去应试教育思维的影响,在课堂上依旧采取灌输教学法,把所谓的知识重点传授给学生以后就让他们死记硬背,但是这样的教学方法显然不符合核心素养培养的有关要求,对学生来说也缺乏吸引力,课堂的教学效率必然十分有限。而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要从课堂开始的阶段入手,做好课堂导入工作,进而激发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主动跟着教师的思路开始整堂课的学习,这样一来,教学效率必然能有所提升。具体来说,在进行教学工作的时候,教师有必要结合本堂课的教学内容,为学生设置一个生动有趣的情景作为导入情景,保证学生能够在情景的引导之下生发出对课堂内容的兴趣,这样一来学生的注意力才会集中,课堂效率才能提升。
        (三)巧妙利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
        信息技术不但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课堂教学模式,使课堂教学变得更灵活、更有趣、更丰富、更多样。作为小学数学老师,一定要结合小学生的学习心理,在课堂上合理、科学地运用信息技术,采用信息技术的视频、声音、图像等呈现方式,把抽象的数学变得生动、直观,让学生能轻松地学习。比如,为了提高学生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老师可以为学生设计一个与生活相关的情境,让学生融入其中,通过观察课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如,“小明临时当一天图书管理员,上午有同学来借走了13本书,中午又有同学来借走了9本,下午有17个同学来过,借走了15本书,快帮小明算算,前后三次同学们一共借走了几本书。”这道题,如果直接让学生阅读题干并演算,学生可能会把其中的四个数字信息都用上,这就会导致错误。但是如果看生动的课件,学生就能很清楚地算出答案。这样不但能增强学生的观察能力,还能提高他们的运算速度,同时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实现小学数学的有效教学。
        (四)注重课堂内外的沟通
        在现代小学数学教育实践中,教师必须重新适应教学设计。知识、技能、过程和方法以及情感和态度的混合,使数学教学逐渐从面向学生的知识型教学转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小学数学教学的实效性。对于传统数学来说,教学价值观也发生了变化。此外,在组织和完善数学课程内容时,教师自身也应着眼于教学的源头和过程,继续强调及时性和综合性训练,以增加学生在小学学习过程中的知识储备。技能是数学课程的基础。在教学实践中,要维护学生的知识体系和价值观,在借鉴其他学科学术成果的基础上,思考学科教育的鲜明特点和新的教学方法。
结束语
        总而言之,由于教学对象的特殊性以及学科特征的特殊性,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往往具有突出的难度。为了尽快构建一个能够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高效数学课堂,我们必须要从营造氛围、做好导入以及组织合作学习三个方面分别入手,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课堂效率、提升学生学习深度的目标,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1]陈丽云.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19(27):78.
[2]张玲玲.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中华少年,2019(08):43.
[3]杜春霞.浅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J].中国校外教育,2019(07):147-14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