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学中游戏环境的创设

发表时间:2020/12/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24期   作者:李敏
[导读] 舒适的环境是幼儿接受教育的重要条件,幼儿教师要充分利用资源为幼儿创设适宜的游戏环境
        李敏
        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实验幼儿园
        摘要:舒适的环境是幼儿接受教育的重要条件,幼儿教师要充分利用资源为幼儿创设适宜的游戏环境,让幼儿能在游戏中提升创造力、想象力、思维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让幼儿在良好的游戏环境中得到发展。基于此,以下对幼儿园教学中游戏环境的创设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幼儿园教学;游戏环境;创设
引言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也是开展幼儿园教育教学的基本手段。由于游戏对儿童个体发展的价值和作用不断被凸显,游戏不仅在价值观上引导着幼儿园教育的发展方向,而且在教育内容、教育手段、教育环境等方面与幼儿的学习和发展发生着广泛的关联。环境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同时也是幼儿开展各项学习活动的场所。关注幼儿园游戏场所的创设就是着眼于幼儿的高品质发展而对环境及其要素进行完善和优化。
一、创设愉快的心理环境
        为幼儿创设愉快的心理环境,对幼儿的情绪状态、个性认知水平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幼儿只有在安全、舒适、温暖的环境里,才能得到身心上的放松,才会有主动参与游戏的积极性。因此,教师要为幼儿建立一个以幼儿为主体,充满着爱与温暖、尊重与理解、信任与包容的游戏环境,以减少幼儿的紧张、恐惧与压抑感,给幼儿一定的思考空间,让幼儿在游戏中自由操作与选择,不要过多地干预幼儿。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引导幼儿在游戏中乐于分享、互相关爱,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人格品质,让幼儿收获更多的好朋友。例如,笔者以前教学过的中班有一个叫琪琪的女孩,她进入益智区拼图,[1]可是因为操作不当把拼图全部打翻到了区角外,她因为怕挨骂小心翼翼地躲在了墙角。笔者没有责怪她,而是一直用温柔的语气与她交谈,笔者又以玩伴的身份与她合作,共同完成拼图。在此案例中,笔者用温柔的话语,消除了琪琪内心的紧张感与恐惧感,又以玩伴的身份与她一起拼图,给她指导。在此过程中,笔者给琪琪创设了安全与温暖的环境,又用尊重琪琪的方式鼓励她继续游戏,并在琪琪拼完图后采取了鼓励与表扬她的举措。这消除了琪琪一开始打翻玩具的紧张感,为琪琪创设了一个充满爱、尊重与温暖的精神环境,让琪琪有了积极操作的欲望并得到了愉快的情感体验。
二、开放性游戏环境应能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获得教师的有效支持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幼儿园教育也是一个从外部对幼儿施加影响的过程。尽管人的发展是一个从生物个体向社会个体发展的过程,个体只有具备完备的社会性才能成为一个完整的人,但这一过程需要基于个体思想、情感、行为等的自主和充分发展才能实现。开放性游戏环境的创设要充分考虑对幼儿游戏活动的支持水平,作为游戏活动组织者和实施者的教师更需要依据教育目标、场地特征和幼儿需求给予幼儿有效的支持。

对幼儿游戏活动的有效支持主要是指教师要能尊重幼儿参与游戏活动的权利,在幼儿游戏的过程中不强制、不替代,让幼儿有充分体验和表达的机会;要能合理设置游戏活动目标,提供丰富的游戏材料,把握好干预的时机、方式和力度;要能包容幼儿在游戏活动中遇到的挫折和失败,为他们创设良好的游戏活动心理氛围。总之,幼儿园开放性游戏环境的创设要坚持适宜性原则,要使其能更好地服务于幼儿的游戏及其他学习活动,促进幼儿在各项学习活动中的全面自主发展。
三、创设“审美化”游戏环境
        幼儿园阶段是培养幼儿审美意识的重要时期,也是对幼儿进行美学熏陶的黄金时期。因此,在游戏化主题下,环境创设除了落实课程教学任务外,还要基于幼儿审美能力发展的需要创设“审美化”游戏环境,让幼儿在优美的环境中主动融入游戏,享受美的熏陶。例如生活体验游戏,我们布置了一个生活体验馆,游戏主题是“我的厨房我做主”,活动内容既包括厨房环境的布置,又包括厨师的实际操作。在游戏环境创设过程中,我为幼儿提供了一些厨房布置样图,让他们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及样图自主设计游戏环境。样图中除了必备的厨具、餐具外,我又为他们准备了一些卡通造型的厨房装饰画,在准备游戏材料时,我还为他们准备了一些装饰品,供他们自主选择。游戏活动中,我不仅融入了美学内容,还设计了环境布置环节,在为幼儿提供的样图中插入了美学元素。在游戏活动中,幼儿的审美意识得到较好的培养,他们参与游戏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很强。
四、创设生活化的游戏情境,加深幼儿对周围事物的认知
        幼儿受年龄的限制,其生活经验比较匮乏。在幼儿游戏活动当中,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生活经验,帮助其获取更多的生活技能,以便幼儿在今后的生活中能够更好地照顾自己。要知道,游戏化的学习方式是根据幼儿的好奇心而进行创设的,以便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让幼儿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并自主进行观察与探索,并逐步掌握相关的技能,游戏的存在就是引发幼儿主动进行发现式学习的过程,成为当代幼儿教育中最具实践意义和时效性的教学方式。比如,组织幼儿进行“医院”的游戏活动,首先投放有关医院的用品,营造一定的医院氛围,让幼儿在此氛围中唤醒一定的生活认知,让幼儿根据自己的一些经验和教师的引导进行看病的基本流程,以便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得知在生病之后不能自己乱吃药,需要到正规的医院看病,让幼儿形成生病就医的意识,并懂得照顾生病的小朋友、同学、教师和家人,让幼儿懂得关爱他人。
结束语
        总之,在课程游戏化主题下,教师要充分认识环境创设的重要意义,不断优化环境创设策略,既要尊重课程内容,又要贴近幼儿认知特点,还要充分调动幼儿参与游戏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引领幼儿在课程游戏中自主、快乐的成长。
参考文献
[1]钟敏钰.幼儿园区角游戏环境创设的策略[J].新课程(综合版),2019(11):122.
[2]张晏.幼儿园数学教学中游戏环境创设的探究[J].教育界(基础教育),2019(08):116-117.
[3]戴蓉蓉.浅谈游戏化背景下幼儿园区域游戏环境创设原则与教学策略[J].赤子(下旬),2016(04):3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