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读图能力的几点思考

发表时间:2020/12/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24期   作者:赵玉萍
[导读] 地图被称为地理学的第二语言,这种独特的语言以图像、符号、注记和色彩等形式表现出来
        赵玉萍
        广西玉林高级中学  537000
        摘要:地图被称为地理学的第二语言,这种独特的语言以图像、符号、注记和色彩等形式表现出来。地图中隐藏着浩瀚的知识,仔细读图,众多的地理特点和规律都能在地图上找到。地理教学有一大特点就是离不开地图,这是由它的学科特点决定的,它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特殊功能。纵观历年的高考题,地理图表题型占了非常大的比例,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具备良好的读图能力,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非常重要。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中 培养学生 读图能力 几点思考
引言
        地理课程的综合性非常强,其教学内容丰富且繁杂,所以在课程教学中,不仅仅对学生地理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出了要求,还需要学生的综合实力有所提高。因此,在高中地理的教学中进行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是十分有必要的,这样的技能不仅可以促进学生提高高中地理知识的掌握情况,提升学生学习高中地理的学习质量,而且能够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一、引导学生熟练掌握地图的基本知识,提升学生的读图技巧
        高中地理教师在开展相关课堂教学活动时,应首先引导学生明确提升其读图能力的一个重要基础是熟练掌握教材中与地图相关的基础知识,并且能够对一些较为常用的图例进行识别、记忆。学习地图是学习高中地理这门课程的基础,对地图中相关信息的解读在地理综合测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教师应当引导学生识别并记忆地图中一些较为常用的图例,并对相关的地图基础知识充分理解与把握,例如,引导学生对比识别与记忆一些分布图、地形地势图、统计图以及景观图等。与此同时,高中地理教师在开展相关课堂教学活动时,应引导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识图习惯,逐步树立识图意识,从而逐步引导学生将地图作为学习工具的良好习惯。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当引导学生逐步使用图例、比例尺、指向标等相关要素,并对地图中的关键信息进行标注。通过这样的方式,高中生可以逐步养成学地理这门课程的习惯,从而不断提升学习效果和学习质量。
二、增强学生对地理图文的分析能力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老师培养学生地理读图能力要加强自己对地理教材的理解能力,充分把握教材中的地理知识,并将教材上的地理知识加入图文中,使基础知识与图文相结合,这不仅可以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而且可以在无形中提升学生的图文理解能力。此外,老师在讲授高中地理知识时,应引导学生将书本上以及习题上的图文进行整合,分析其中的地理知识。例如,老师在讲解《地球的运动》时,可以引导学生对教材上的图文进行分析,从而明确地球运动对宇宙以及人们生活的影响。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使学生充分理解教材上的知识,并提升学生对地理图文的理解能力,形成活跃的地理思维。
三、结合现代教学技术,提升学生识图能力
        随着科技的发展,地理学科中的图片对地形地貌等的描述会更加准确,同时也会更加形象地展现出来。所以,可以利用现代的教学技术,比如多媒体技术,可以通过绘制的动画或者是图片结合实际地形的航拍,都可以让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图片中各个元素所代表的含义。

例如,我国的地形主要是平原、高原、山地以及盆地等。如果只通过地理学科中那些用曲线和符号所绘制的图形,并不能直观地理解这种地形的特点。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在学习地理地形地貌时,把真实的图片结合地理学科中的图片进行综合教学,可以更好地提升学生在地理学科中的识图能力。
四、引导学生绘制地理图形,培养绘图能力
        学生在地理学习中不但要掌握读图能力,还应该要锻炼自己的绘图能力,这也是地理教学的考察点之一,老师应该要根据课堂教学的内容培养学生的绘图能力。例如在地理课本中,有这样一课,在“气压带和风带”的教学中,在这个内容中,要求学生通过对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北半球冬季和夏季的气压中心,和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各个方面掌握知识,并且要求学生能够进行这个示意图的绘制,这时就要求学生的绘图能力有所具备。老师在教学时就应该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绘图能力。并且要给学生强调这些地图中存在的需要注意的地方,老师先在课堂上将这些图进行深入的讲解,让学生明白这些特征产生的原因,因为掌握知识的前提是理解,当他们理解了之后,他们就能够产生一个基本的印象,然后老师再让学生进行绘制,他们只需要再进行一些记忆就可以将示意图完整的绘制出来。当学生知道如何绘画时,地图的来源将是清晰的。通过自己动手绘制,学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地理图像的特征和内涵,并进行实用的绘画训练,有利于学生快速提高阅读和分析图片的能力,并将复杂文字转化为生动的图像,有利于学生的形象和文本转换,快速掌握地理知识。在绘画实践教学过程中,有必要培养学生有计划、有规律地阅读图片的能力。教师可以通过填写绘图和模仿绘图等培训方法,快速增强学生的记忆力,从而检查遗漏,填补学到的知识空白并进行深入的掌握。
五、提升学生图文信息、图表信息的转换能力
        要想切实提升高中生的读图能力,需要逐步提升高中生对图文信息以及图表信息的转换能力。当前,对于高中地理这门课程来说,对学生图文以及图表信息转化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要想切实提升高中生的地理综合素养,高中生一方面应当不断强化自身的地理基础知识,另一方面还应当不断提升自身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问题分析能力。与高中地理这门课程的其他知识相比,地图信息方面的知识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识别、分析与信息转换能力。因此,高中地理教师在开展相关的课堂教学活动时,应当注重对学生图文信息转换能力以及图标信息转换能力的培养,从而促进高中生读图能力的提升,进而促进学生地理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
结束语
        要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必须重视学生良好读图习惯的培养,注意引导学生掌握读图的正确方法,培养学生分析地图、使用地图、绘制地图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提升学生学习地理的综合素养,进而提升地理学科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张海鹰,陈露露,次仁央宗.高中生地理读图能力的培养途径[J].高师理科学刊,2020,40(05):103-105.
[2]田金红.高中地理学生读图能力培养策略研究[C].成都市陶行知研究会.成都市陶行知研究会第十期“教育问题时习会”论文集.成都市陶行知研究会:成都市陶行知研究会,2019:66-70.
[3]种化东.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读图能力的几点思考[J].中国新通信,2019,21(02):20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