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高中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析论

发表时间:2020/12/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24期   作者:赵艳新
[导读] 新课改下,高中历史教师应该仔细总结历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赵艳新
        聊城第三中学北校   252000
        摘要:新课改下,高中历史教师应该仔细总结历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采用最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提高学生历史学习的积极性。本文就新课改下高中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初步分析,并提出了几点教学建议。
关键词:新课改  高中历史 教学问题 教学对策

1 引言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师的教学观念也应该有所转变,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高中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该明确自己的历史责任担当,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可靠的教学指导,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教育方式也应该有所创新,进而提高学生的家国情怀素养。教师应该积极丰富教学内容,借用多媒体、微信、钉钉等教学工具来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教师应该让学生在高中历史的学习过程中,掌握历史学习的技巧,特别是要对历史知识背后的文化背景、政治布局、地理环境等因素进行深入分析,从而更好地理解历史发展的方向。多数学生能够深入到历史学习中去,从历史学习中有所收获,特别是能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建立家国情怀,理解不同历史事件的时空观念和历史解释。历史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如果学生不能准确把握不同历史年代的历史实证和价值观念,就不能深入分析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和意义。因此,教师应该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在学科学习过程中形成自己的人生观、历史观。教师就新课改背景下促进高中历史教学展开探究,对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升有关键作用。
2 新课改下高中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
随着新高考模式的普及,历史学习的重要性越来越高。新课改模式下,教师和学生都需要重视历史学习过程,并了解最新的新课改要求,真正培养学生的历史知识储备。目前,高中历史教学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高中历史教学方式需要切合学生学习需要
现有的高中历史教训方式有很多,但是真正适合学生提高历史学习能力的方法却是有限的。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是不一样的,如果对所有的班级、学生采用相同的教学方法,就很难提高教学效率。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要求提高学生的历史知识储备,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认识情况,从而采用合适的教学方式开展不同教材内容的教学工作。现有的教学方式往往是采用了一种教学方式,而没有充分考虑学生学习的差异性及教材内容的差异性,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现有的教学技术有很多,比如网课教学、分层教学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率。但是不同的教学方式有不同的适应情况,如果教师不能合理选择适合本班学生教学的方式,就会使得教学方式的实施效果不佳。因此,教师应该认真思考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的匹配度,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历史知识。
(2)高中历史教学内容需要进一步丰富
高中历史教学内容的选取,往往是由历史老师来完成的。不同历史老师对历史学习的认识不同,在开展教学工作时,往往存在主观性。高中历史教研组应该定期开展教研活动,分享教学经验。但是高中历史教师由于从教的班级较多,很少有精力参与到实际的教研活动中去。教师对历史教学重难点认识不同,所带的班级学习水平也存在一定差异。可见,教师应该选取适合学生学习的学习资源,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部分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时,为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究的学习内容,但是学生的合作学习效率并不高。部分学生不重视历史学习过程,进而很难与其他同学一起探索历史知识。学生的学习观念严重影响了其历史学习进度,比如部分偏理科的学生认为历史学习不重要,只需要学好生物、地理、物理及语数外知识即可。这种错误的学习观念使其学习历史时表现出厌学的态度和情绪,严重影响了其了解中国历史、世界历史等知识。可见,教师在教学时,没有让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态度。教师在课上过于重视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却忽视了学生的历史责任感、爱国主义情怀的培养过程。
3 新课改下高中历史教学对策
高中历史教师应该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自主学习的平等对话机会,让学生自主探究历史知识。同时,教师应该仔细思考当前教学工作中需要改进的地方,真正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
(1)转变教学观念,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水平
教师应该仔细学习新课改、新高考政策中历史学科的教学要求,从而接受新的教学理念,采用新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比如在教学阶段,高中历史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自主预习某知识点,使学生在课上快速进入学习状态。教师在布置历史作业时,也要考虑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是不同的,教师如果让学生练习难度过大、难度过低的习题,学生的习题训练积极性都不会很高。可见,教师在作业布置时要综合考虑学生的学习情况,尽量为学生提供不同层次难度的习题训练,让学生自由选择适合学生训练的习题题目,供学生查缺补漏,提高学生的历史知识掌握度,抬高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同时,教师应该减小自己对新理念的理解偏差,把课堂主动权给学生一部分,让学生自主探究知识。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而不是采用统一的分层教学或者问题教学模式,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合作探究能力。教师要鼓励学生参与到历史问题的历史故事挖掘中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历史课堂教学时,教师可以充分借助多种多样的教学工具让学生加深对历史知识点的认识,并提高不同层次学生的历史认知能力。
(2)注重课堂导入,提高学生的唤醒学生的国家情怀
教师要鼓励学生参与到历史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历史课堂教学时,教师可以充分借助教学工具让学生加深对历史中失败、成功事件的认识,并提高学生的历史认知能力。

教师应该做好课堂导入,让学生在课前预习知识,并在教师的课堂导入环节进入历史学习状态,进而更好的学习知识。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可以以5-8分钟视频的方式做课堂导入,引导学生思考视频中历史信息和历史事件的影响。比如在高中历史“祖国统一大业”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微视频来展示“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过程。学生在观看关于回归时的画面、国家做出的努力等内容,会逐渐认识到两岸人民血脉相连,统一是民心所向、大势所趋。学生在学习时,也会逐渐建立深深的民族认同感。教师还可以让学生积极发言,表达自己对祖国统一的认识和感受。学生在思考教师所提供的学习资源时,会主动联想香港和澳门回归时的经历和主要人物、地点,并对中国共产党在祖国统一道路上扮演的角色有全新的认识。学生在自主探究知识环节,也会思考回归的地点、原因、意义是什么,并建立对该章节知识的探究积极性。教师可以给学生充分的表现机会,让学生深入分析相关历史知识,并建立正确的历史观念。
(3)总结历史教材内容,开阔学生的历史知识视野
新课改下,传统的历史学习思路不再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此,高中历史教师应该发掘现有的网络教学资源,总结教材内容,并筛选出适合学生学习的学习资源,为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学习平台,注重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观察能力。新高考模式下,高中历史对应的高考题型也有所删减,教师要根据高考历史考察要点,为学生选择合适的教材内容,有针对性的复习,进而提高复习效率。比如在高中历史总复习教学目标设计时,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并引导学生加深对重要知识点的学习和记忆。教师要让学生在做相关习题时,掌握解题方法,如抓立意、找关键词、排除法等,然后让学生逐渐理解选择题、材料题的答题技巧。教师要适当提高习题复习的难度,为学生提供改编的习题和例题,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在一定难度的习题训练中发展创新思维和逻辑思维。教师还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分层,特别是将复习重难点进行总结和讲解。不同水平的学生对重难点的把握程度是不一样的,教师应该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学习重难点,让其逐层次提高学习能力。
(4)结合分层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
        不同的学生掌握的历史知识量是不同的,教师要针对不同的历史知识,让学生自由选择学习的方式。教师可以开展分层教学活动,比如在高中历史“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的学习过程中,教师需要让学生理解古代文明及其发现的重大意义。教师可以涉及分层教学方案,让学生自由选择适合自己的基础层次、提高层次、探究层次等层次。教师应该鼓励学生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并与学生进行沟通,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意愿,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案。教师要督促学生及时向更高层次迈进,并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水平。教师可以让同学了解古代帝国发展历史,同时了解古代帝国的空前繁荣时期政治、历史背景情况,进而使得学生认识该课的主要学习内容。然后,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从文明的交流学习过程中,了解古代世界的经贸往来、思想、文化和技术的传播是古代文明交流的主要表现形式。教师在课上教学过程和课后作业布置过程中,一定要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关注学生的学习变化,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比如在实际布置课后作业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分别选择不提供的作业量和作业难度,基础层次的学生主要注重概念、意义等基础题的选择,提高层次主要注重概念、意义、应用等基础题和提升题的选择,而探究层次主要是注重概念、意义、应用、背后的历史故事等基础题、提升题和思考题的选择。学生在选择不同难度的课后作业的过程,可以有针对性的进行历史习题训练,进而更好地掌握历史知识。学生在解决不同难度的习题时,也可以逐渐增强自信心,感受到解决历史问题而带来的成就感。
        (5)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完善历史教学内容
        现代信息技术是一种教学辅助工具,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影响是较大的。而且现代信息技术所呈现的历史知识点是生动形象的,能够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实际的现代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理解知识点的关系和区别。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时,不只要掌握历史知识点本身,还要建立自己的历史观念。比如在实际的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理解中国发展至今的原因,并让学生理解落后就要挨打的基本历史观念。学生学习历史的过程,也是铭记历史的过程。如果学生能够重视现代信息技术教学的方式,就能逐渐重视历史知识,并对历史的发展有一个客观的评价。历史知识是多而杂的,如果学生不能够有大局观念,认识不同年代历史事件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就不能正确的看待历史事实。而现代信息技术可以以视频的方式为学生展示历史材料,让学生观看真实的历史记载资料,进而认识历史的真相,而不是在纸片、碎片式阅读中所得到的歪曲历史事实。教师通过让学生用图画、视频资料认识历史知识,学生的道德观、价值观也会受到积极的影响。因此,教师要想提高学生的高中历史素养,就必须让学生能够正确的看待历史知识,不要一味地记忆历史知识,而是要在充分理解和认同的基础上,建立自己对历史的正确认知。
4 结语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师应该积极挖掘现有的教学内容,从根本上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同时,高中历史教师应该仔细思考现代信息技术、、翻转课堂、情境课堂等课堂教学形式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让学生在不同的历史学习过程中掌握历史知识,建构历史知识框架。
参考文献
[1] 丁聪聪.新课改下高中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析论[J].科学与财富,2017,(10):45-51.
[2] 李玉茹.新课改下高中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析论[J].现代(教育版),2018,(3):57-58.
[3] 王莉.新课改下高中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析论[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6,(4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