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平
福建省晋江市季延中学 362216
摘要: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并不局限于使学生熟练掌握地理学科的理论知识,还包括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实践能力等。因此,教师应通过更深层次的教学,在教授学生理论知识的同时培养其核心素养;应该适时更新教学方式,不断学习新的教育观念,引用正确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不断渗透核心素养,进而逐步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探究 高中地理教学中 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途径?
引言
在我国由于传统的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在地理这门学科当中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往往是老师不太重视的环节,但是素养的建立确实学习地理这门学科当中非常重要的内容。核心素养的培养不仅仅要求学生必须熟练地掌握地理专业的理论知识和操作能力,还需要老师积极的引导学生从个体认知的角度去认识和理解地理问题。
一、优化问题设计,提升教学质量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当中,对于整节课堂的安排老师必须有自己的规划,在设计课堂结构的时候,对于引入性问题的设计必须富有创意性、层次性以及针对性。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必须有相应的教学价值,引导学生去进行逻辑思考,以《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为例就如何通过优化问题设计实现学生素养培养进行阐述。在实际教学的过程当中,课堂的导入显得非常重要,老师可以利用情景设计将教室模拟为地球,以教室中间的学生为中心代表的是陆地,而四周的同学则代表海洋,靠近窗户的学生代表着大陆西海岸,反之另一面的学生则代表和大陆东海岸,中间的学生则代表内陆地区,其中最中间一排的学生代表了赤道,不同排的学生代表了不同维度的区域。在这样的课堂情景的建构之下,老师就可以进行课堂导入问题。例如老师可以对学生提出以下问题:(1)根据自己不同的维度,可以推测出自己处于什么气候带吗?(2)自己的气候区有什么样的气候特征呢?(3)在这个气候区当中生活需要注意什么呢?(4)自己所在气候带的自然环境体系主要包括哪些,不同的要素之间存在怎样的联系?首先让学生自己独立的去思考,然后引导学生们互相进行交流提问。最后老师要进行总结发言,引入今天课堂的主题内容:即自然地理环境系统包括大气系统、岩石圈、海洋圈以及生物系统等等,利用各种循环模式进行物质能力的交换,从而形成一个相互联系和制约的整体。这样的教学模式,通过优化课堂导入问题将学生们自然地掌握学习的内容,能够提升教学的质量水平。传统的高中地理教学内容基本都是从学科中的“自然地理”学习到“人文地理”,自然地理的学习难度远远大于人文地理,没有人文地理的实践运用,自然地理学习的确比较枯燥,学生学习地理学科的积极性不高,对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不强。因此,在核心素养培养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学也需要打破固有思维模式,整合地理教学内容,积极构建地理知识体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开展课外活动,提升地理实践素养
地理教学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其能利用在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结合生活中的实际情况解决问题。
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教师应设计创新型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将地理知识和生活联系起来,将生活中具体的问题和案例进行有机结合,使学生能根据相关的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样可以使学生体会到地理与生活是密切联系的,能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地理实践素养的本质是学以致用,可以划分为三个方面,分别是面对具体区域能准确掌握其地理特征;在突发灾难面前能做到冷静镇定、不慌乱,在避免受伤的同时帮助别人免受伤害;利用所学地理知识和实践经验,进一步探究自然现象的规律,以便利自己的生活。例如,地理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不应把教学活动局限在课堂内,还应让学生走出课堂,开展有趣且富有意义的课外活动,与大自然亲密接触。这样学生才会产生学习地理的内在动力,有助于培养其核心素养。
三、借助生活情境,激发学生求知欲
地理知识具有较强的使用性,广泛的应用与生活中。在实际学习中所学到的地理知识绝大多数都是来源与生活实践,是前人总结的最实际的生活经验。将高冷的地理知识带入生活实际中,缩短学生与地理知识之间的距离,化高冷为“似曾相识”“和蔼可亲”。通过引用生活化情境与实际生活生产中,能够直观地体验到教学的实践价值,以及实用性,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深层思考。例如,在“气候”这一章节中,为了使学生充分地了解气候,掌握气候相关知识,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将气候与我们的日常穿衣相联系,以引起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好奇。就藏族服饰而言,其不仅是民族的象征,同时也反映了当地的气候条件。藏民穿衣时为什么会露一个肩?其主要原因是由于青藏高原海拔较高,昼夜温差大,长久以来,藏民们形成自己的穿衣风俗。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可有效提升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掌握。
四、借助多媒体教学,增强学生区域认知能力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图形教学是帮助学生有效记忆和理解知识的教学工具。借助各种各样的图形样式,学生可以更加清晰地梳理地理知识,进而更好地学习地理知识。同时,学生借助地图还可以进一步了解全球各地区的地理情况。教师可合理使用多媒体设备,开展高效的课堂教学。例如,教师在讲授南方地区的相关知识时,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示各种类型的图,如气候图、地形图等,图形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南方各地的地理环境的真实情况和特征。同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向学生提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图形背后所反映的问题,进而更加有效地在教学中渗透核心素养。
结束语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师应加强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提升其实践能力。高中地理教师应结合目前的教学新形势,创新教学模式,加强地理学科的专业知识学习,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以在教学中有效渗透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龚大伟.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J].科技资讯,2020,18(18):187+189.
[2]张建龙.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方法探究[J].教育革新,2020(04):35.
[3]连欣莹,陈玉香.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J].西部素质教育,2018,4(08):236+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