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问题的研究与实践

发表时间:2020/12/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24期   作者:岳亚丽
[导读] 随着现阶段我国义务教育发展水平以及素质教学理念推进力度的不断提高
        岳亚丽  
        聊城第三中学北校   252000
        摘要:随着现阶段我国义务教育发展水平以及素质教学理念推进力度的不断提高,要求数学教师在开展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对于初高中数学教学的衔接,有效完善初高中数学教学工作,助力学生良好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以及数学知识体系的有效构建。对于数学学科来说,在教学中具备一定的抽象性和逻辑性,更需要教师做好初高中教学的衔接,有效改进初高中教学衔接问题,不断提升学生的数学认知和数学思维,帮助学生化解数学学习难度。因此,本文将针对新课程背景下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问题的研究与实践展开分析和探讨,希望能够为进一步提高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质量及效率提供相关参考经验。
        关键词:新课程;初高中数学;衔接问题
        一、新课程背景下初高中数学衔接的必要性分析
        在对于近年来初高中教学现状进行调研和剖析的过程中,不难发现很多学生还初中阶段数学成绩优异,数学学习兴趣浓厚,但是到了高中数学课的学习过程中,却呈现出了学习水平和学习效果较差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学生参与数学学习的积极性,也会影响高中数学教学的有序展开。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做好初高中数学衔接就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做好初高中数学衔接能够帮助教师借助课改教学理念和教学标准,对于学生在这一时期的学习需求以及发展水平进行充分的考量,立足于以学生为本的教学和发展思想,注重对于学生良好学习主观能动性的激发以及数学视野的拓宽。另一方面,在素质教育理念要求下,需要高中数学教师充分考量到学生在这一时期的实际状况进行因材施教,不能盲目的追求教学目标的达成,而忽略了对于学生实际素质和能力的培育与发展。这就需要数学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做好初高中教学上的衔接。以此为契机,帮助学生深入把握系统化和理论化的数学知识体系,在深入学习知识概念的基础上,适应高中化学的教学活动和教学方式,助力高中学生良好数学学科学习积极性和探索兴趣的激发与调动,进一步提高高中数学教学的质量和效率。综合而言,在面向新课程教育背景下,开展初高中数学衔接教学工作,不仅是对于学生个性发展与综合素质成长的关键平台,也是对于基础教育阶段高校改革与优化的重要趋势,需要初高中数学教师做好衔接工作,适当的帮助学生解决数学学习与探索的问题,有效降低数学学习难度,助力高中学生良好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
        二、新课程背景下初高中教学衔接的策略探析
        (一)做好课程功能的衔接
        在面向当前新课程教育背景下,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的过程中,需要教师立足于课程标准要求,以及学生在这一时期的认知规律和发展现状,做好初高中数学课程功能的衔接。尤其在对于初高中数学教学功能进行调研和剖析的过程中,不难发现,初中数学的课程内容以及知识体系相对较少,难度较低,在教学以及作业训练的过程中需要学生动脑思考和探究性分析的内容较少,相对来说更注重对于学生基本认知能力和基础知识的夯实。而在高中阶段,数学课程搭教学中,重视对于学生思维能力和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与发展,需要学生在更高难度和更深层次的数学知识类比归纳中,有效把握事物的本质特征。这也使得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内容和广度都教初中有了很大程度上的提升,更加侧重于对于学生抽象思维和想象能力的发展。因此,在基于新课程背景下,针对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打过程中,就需要教师着重把握住初高中数学教学的这一功能不同,做好学生对于不同课程功能认知与理解的衔接工作。在衔接工作中应改变传统的课程门类和课程结构,拓展延伸课堂教学平台,让学生在掌握数学基础知识与技能的同时,能够养成良好的情感价值取向,在此基础上,以综合性的教学让学生在循序渐进中参与到数学知识的探索和实践中来,养成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的良好数学习惯,助力学生知识分析与解决能力以及思想方法把握与应用能力的有效养成。
        (二)做好课程内容的衔接
        课程内容部分作为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问题中的重要关注热点之一,也是整体初中数学教学有序推进的核心要点所在,需要教师在进行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活动的过程中对其予以足够的重视。在对于初高中数学课程内容教学方面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可以看出二者通过对于不同时期学生的接收水平不同,设置了难度递增的教学环节,让学生在不断拓展与延伸的数学知识学习中,逐渐获得思维方法上的提升。相比于初中数学课程内容来说,高中数学课程对于教学内容进行了新增与拓展,其中囊括了算法初步、向量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概率与统计的基础知识和应用、初等函数的导数和应用、矩阵、数学史等等内容,由于课程内容的拓展以及知识难度的加深,使得很多初中学生在刚一步入高一的时候呈现出对于数学学科学习的不适应性现象,甚至在盲目的认知和无序的学习中,产生了对于数学学科深入学习与探索的畏难和抵触心理。因此在初高中数学衔接的过程中,需要教师做好课程内容的衔接,有效助力学生良好知识,技能以及情感态度的培育与发展。教师在开展高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可以研读分析初中《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对于初中数学中涉及到的思想方法进行补充与延伸,以此为契机,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高中数学新知识和新概念。例如,在初中阶段,学生就已经接触过的方程部分内容,由于学生在这一阶段已经学习并接触过了一元二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已经对于方程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思想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知。但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增加了啊三元一次方程组和二元二次方程组内容,拓展延伸了方程组解的基本思想和消元降次等内容,如果在这一阶段没有做好初高中的衔接和思想方法内容上的转变,学生很容易在学习的过程中对于后续数学思想以及解题技巧的把握产生困难,进而影响学生良好数学学科综合能力以及学习积极性的养成。

此时,在教师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将方程组化为一元二次方程的高次方程、分式方程和无理方程,从学生善于理解的角度入手,做好初高中数学课程内容的衔接,帮助学生对于降次等基本数学解题思想方法进行理解和把握,助力学生消化并吸收新知识的学习。
        (三)做好教学方法的衔接
        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过程中,要想有效解决新课程背景下衔接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困境,注重引导学生系统学习能力和自主探究学习意识的发展,就必须要对于学生答数学学习方法和学习技巧进行引导和转变。尤其对于学生来说,实现了从初中学生到高中学生角色上的转变,也意味着在成长的过程中步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和新的阶段,学生的接收程度以及学习需求也有了一定的变化,更需要教师注重对于不同阶段教学方法的渗透与转变,有效做好初高中数学教法和学法的衔接。在对于初高中数学教学方法进行调研和剖析的过程中,可以看出,在初中数学教学阶段,教师更加注重类型的归纳,要求学生对于概念,公式和定理等进行记忆,不注重学生对于概念定律的总结和演绎,也不侧重于对于数学解题思想和方法技巧的渗透。在高中数学教学展开的过程中,教师则更注重对于学生数学思想和方法上的培养与引导,要求学生在掌握数学基础概念之上,做到触类旁通和实践运用,从而达成数学学科知识体系的构建以及知识能力的迁移与内化。因此,在面向初高中数学教学方法上的差异时,需要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带领学生探索高中数学的奥妙与特点,并对于高中数学的学习方法和思想方法进行展示,在教学的初期阶段,有效端正学生对于数学思想方法学习的态度和认知。与此同时,教师在教学展开的过程中应着眼于学生对于初中教学方法的适应性突破,注重对于学生学习能力和探究思维的培养,可以借助导学案任务单的形式,让学生在数学思考活动中对于“怎样预习”、“怎样听课”、“学会反思”等环节进行重点参与和把握,充分贯彻落实素质教学理念中以升本原则,注重对于学生主体意识的发挥,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入手,加强学生对于数学知识概念的积累,帮助学生强化数学思想方法的构筑。
        (四)做好教学评价的衔接
        在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盲目关注学生的学习水平,以此来衡量教学的效果和质量,这种结果性的评价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学生在过程中的体验和参与质量,无法形成对于学生的良好激励和引导作用,甚至会降低学生在学科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和积极性。需要高中数学教师在初高中数学衔接教学中做好初高中教学阶段评价的衔接和优化,强调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学习方式和教学过程,从而有效提高高中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首先,教师应结合新课程标准要求,建立多级别的教育评价体系,对于初高中数学课程内容以及教学方法等多个维度进行综合评估和反馈,以此为契机,不断改革并完善初高中数学衔接的过程和内容。其次,在初高中教学评价的衔接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考虑到初高中阶段教学评价上的异同,完善高中数学教学管理体系,既要增加对于生活化教学内容的考察和评价内容,也要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习态度和学习水平上的考察和评价环节,在贴和课程标准要求对于学生在高中数学学习过程中的成绩水平进行考察的要求上,突出水平考试的性质,减轻学生考试的负担。与此同时,是在初高中数学教学评价衔接的过程中,还要立足于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进行课堂容量和课堂节奏上的有效改进,以此为契机,加强课程评价体系的构建力度,通过教师评价和学生互评等多维度的教学评估环节,让学生能够在初高中数学衔接学习过程中认知到学习的价值和意义,并了解到自身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和改进的方向,为有效激励并带动学生深入到高中数学的学习与参与中提供良好的动力。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面向当前素质教育理念同新课程标准的不断落实与推进下,需要高中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以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发展需求为立足点,正确把握初高中教学衔接工作的起点和要求,通过对于知识内容上的衔接与拓展,不断拓宽学生良好的学习认知水平,再借助教学方法和学习技巧上的衔接,有效加强对于高中学生数学学习策略的衔接指导。与此同时,教师还应关注在初高中教学衔接过程中存在的思想和思维方法上的异同,通过更深层次的数学教学衔接环节和拓展内容,关注学生在这一时期的接受水平和学习能力,以创新有趣的教学方法, 有效转变学生面向高中数学学习的学习心理和学习角色,不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在这一过程中,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探究学习思维,助力高中数学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上的有效提升,进一步将新课程教育目标要求和改革任务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李有成.新课标下初高中数学教学如何衔接[J].祖国,2016(20):200-201.
        [2]杜广艳.关于新课程标准下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的思考[J].高中数理化,2017(06):22.
        [3]蒋显华.浅议新课标下初高中数学教学的衔接[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6(07):156-157.
        [4]孙林.新课标下初高中数学教学的有效衔接问题[J].学周刊,2017,25(25):29-30.
        [5]苏金福.问题驱动下的高中数学新教学模式研究[J].名师在线,2020(12):92—93.
        [6]黄国钰.问题驱动式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新课程研究,2019(31):115—116.
        [7]高玉敏.基于问题驱动的高中数学创新教学模式分析[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20):10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