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初探

发表时间:2020/12/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8月24期   作者: 戴以梅
[导读] 在新教学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戴以梅
        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小学224300
        摘要:在新教学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阅读教学过程中,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做好引导的工作,引导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和技巧,在不断丰富阅读的基础上,做好知识的延伸,开拓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主要是在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所以,在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上,必须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不仅仅要能够掌握文章的主题思想和映射的现象,还要对不同类型的文章进行归纳总结,保证学生能够通过阅读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并在持续阅读过程汇总丰富的知识面和情感世界。
        一、努力营造自主合作学习氛围
        新时代下的语文教学工作,需要教师转变教学观念,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充分的引导,在师生之间或生生之间的交流讨论中营造阅读气氛。例如,在阅读诗词作品时,教师可以为学生营造一个古朴的抒情的阅读气氛;学生在阅读议论文时,教师可以为学生营造一个能够激烈讨论的阅读气氛,要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进而对阅读内容有一个充分的了解和掌握。如果学生阅读的是记叙文的话,则需要学生掌握文章的主线,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所映射的社会问题,让学生充分掌握阅读对象所要呈现出来的问题。总而言之,教师要积极为学生营造学习气氛,让学生在自行阅读过程中培养自我学习能力,提升阅读的效果,让学生与作者之间形成心灵上的沟通。
        例如,在学习六年级语文《狼牙山五壮士》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围绕教材设置一些问题,例如,(1)、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2)、狼牙山五壮士要转移时,在他们面前有两条什么样的路?他们选择了哪一条,为什么?(3)、狼牙山五壮士在任务顺利完成后选择了跳崖,这表现出了五壮士什么样的精神?(4)、找出文章中能够代表五壮士人物性格的语言?在设置完这些问题之后,教师引导学生自行对文章进行阅读。在学生阅读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的形式,播放一段比较悲壮的音乐,让学生能够迅速融入到阅读文本之中,仔细体会狼牙山五壮士的悲壮以及他们深深的爱国主义情怀。在阅读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当在阅读完毕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上述问题,并认真作答。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对重点段落、重点词汇展开重点阅读,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


        二、重视阅读教学的个性化和创造性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展开个性阅读,每一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理解方式和理解深度也不尽相同,教师要在学生阅读过程中对学生的情感进行必要的引导,要让学生一边阅读一边思考,并在阅读过程中总结自己的想法和意见,要鼓励学生将自己的意见和想法说出来,不要怕自己的意见与别人的不同,要让学生明白,讨论的意义就是在于将不同的想法和意见进行碰撞,进而完善我们自己思维方式,提高我们自己的理解能力。我们鼓励不同的阅读体验,我们不同意人云亦云,没有主见地跟随别人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少说多做,将更多的时间和机会留给学生们,让他们自由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思考,加深对文章的理解程度,进而更好地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或情感变化。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四年级语文《黄继光》内容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合作阅读,让学生在合作阅读中充分发表自己的想法和意见,有的同学提出,为什么黄继光要用身体去堵抢眼,不能采取其他的方法了吗?针对这样的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展开深入的阅读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和想法,经过学生的阅读和讨论,发现,当时的情况没有别的选择,为了掩护更多的战斗,也为了战斗的最后胜利,黄继光义无反顾用自己的身体迎上了敌人的子弹,为了最后的胜利,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最后,教师针对学生的意见和想法进行总结。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对在讨论过程中积极发言,思维敏捷的学生提出表演和鼓励,并要求他们继续努力。从某种角度来讲,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引导学生去思考,去分析,只有学生展开对阅读材料仔细的分析理解,才能形成属于学生自己的想法和意见,才能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才能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的提升。
        三、生活化阅读
        知识源自于生活,语文知识也不例外。所以,语文阅读教学要更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让学生在观察和感悟生活的过程中提升语文阅读理解能力。从某种角度来讲,语文源自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是对生活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去多观察生活,多感悟生活,并分析语文知识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关系。教师不仅要关注教材上的内容,还要多关注课外的教学内容,要找到教材与实际生活的联系点,利用学生已经掌握的生活常识,对阅读材料进行有效的延展和扩充,以便于学生更好理解阅读材料。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三年级语文《秋天的雨》内容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让学生想一想秋天的雨是什么样的?你对秋天的雨是怎么理解的?在阅读过程中,你发现作者都是如何应用秋雨的,秋雨在他们笔下所代表的是什么?可以引导学生讨论一下,或者写一篇读后感。再比如,学习人教版三年级语文《听听,秋的声音》内容时,引导学生思考一下,秋的声音是什么?教师通过生活化的阅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阅读材料,实现知行合一、学以致用的目的,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综合能力。
        结语:语文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和想法,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语文思维。同时,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还要不断提高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为学生提高写作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张冬梅.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式的探究[C].2019.
        [2] 马继云.浅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C].20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