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颖
遂溪县第十二小学 广东 湛江 524300
摘要:新课标大力倡导,教师在教学开展的过程当中应该对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的重要性加强认知,应该在教学开展的过程当中将读和写更好地结合起来,使两者之间可以互相促进和补充,更好地带动学生语文能力和综合素养的提高。所以,小学教师在语文教学开展的过程中就一定要加强读写结合模式的构建,优化学生的语言输入和输出过程,才能真正地实现读和写之间的有效结合。
关键词:读写结合模式;小学;语文教学;运用
前言: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阅读和写作是两个非常重要的构成部分。阅读和写作之间有着非常强的关联性,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读写有效结合能够更好地有助于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所以,教师在教学开展的过程中一定要加强这方面的认知,通过多元化手段和策略的实施更好地实现读写结合,使学生的阅读水平和写作能力得到双重的提高,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可以获取到更多的知识。
一、传统小学语文教学读写结合模式构建的不足之处
在新课改不断推动的背景下,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当中,传统教学模式和方法的弊端也逐渐显露出来[1]。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开展的过程中立足现状不断地推动教学的创新和改革,让教学的质量和效率都能够得到不断的提高。在原本教学开展的过程当中,教师急功近利的思想是非常强烈的,常常将阅读和写作独立开来,将阅读教学作为主要内容,写作教学以单独形式进行开展。这样的方式不仅会影响到学生阅读理解以及领悟,也导致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常常无话可写,下笔较难,导致写作变成学生语文学习当中的障碍和瓶颈。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读写结合模式的运用优势
在小学阶段的教育体系中,语文教学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2]。在当前的教育背景下,身为一名语文教师,一定要在方法创新上不断地进行探索。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有助于教学的创新和改革,让教学在开展的过程中能够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所以,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在语文教学开展的过程中就可以大力地对读写结合模式加强构建,让写作和阅读之间能够真正地做到相辅相成。实现二者统一结合,既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又能够让学生的写作基础得到累积、写作思路得到拓展,让学生在内容学习的过程中更有深度,真正地推动学生的写作能力和阅读能力,带动课堂的高效性得到构建。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读写结合模式的运用与对策
(一)加强逐步引导,实现读写结合
在语文教学开展的过程中,要想更好地实现读写结合,以读促写,首先就应该开展大量阅读[3]。通过这样的方式起到一个互相促进的效果,达到良好的结合效果。例如,在日常读写结合模式构建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加强逐步引导,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逐渐找寻到方向,并能够独立地完成读写结合。比如:“根据文章题目你能看出整篇文章是什么样的题材?”“中心词又是什么?”“存在怎样的限制?”“假如在写类似文章时应该从何入手?”“在文章阅读的过程当中作者是将什么作为中心来立意谋篇的?”“在阅读过后你能说一说这篇文章的好体现在哪里吗?”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能够心领神会,琢磨咀嚼,真正地让学生在读写结合的过程当中掌握更多的方式和技巧。
(二)重视文本仿写,实现读写结合
在语文读写结合模式实际构建的过程中,文本仿写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种形式[4]。通过文本的有效仿写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汲取文本当中重要的写作手法和方法,让学生逐渐内化,使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水平得到不断的提高。
所以,教师在教学开展的过程中也应该引导学生更好地进行仿写,在无形当中推动学生的写作兴趣,效率得到不断的提高。例如,在讲解《北京的春节》一课的过程当中,作者借助细节、场面描写等手法展现出了北京春节热闹的景象。所以,在教学开展的过程中就可以将这样的句式引入进来,可以引导学生自选场景,通过同样句式的描写对景象或场景的特点进行动态呈现,让学生进行段落写作。并在后续当中进行展示,学生之间进行互相阅读和点评。通过这样的方式就能够更好地找寻到写作和阅读之间的结合点,让学生在仿写的过程当中更加自然。在今后写作的过程中也可以加强同样句式的有效运用,让整个写作内容在呈现的过程中更加丰富和鲜活。
(三)深化阅读领悟,实现读写结合
在语文教学实际开展的过程中,可以在语文文本当中对一些情感较为深刻的句子进行挖掘,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认真地进行阅读,对作者思想情感进行体会。在这之后,就可以引导学生说出是从哪几句话、哪几个词对作者的感情和思想进行品味的,能引导学生融入到写作当中,更好地让学生对于文章的感悟和理解得到加深。例如,在讲解《十六年前的回忆》文章内容的过程中,文章中出现了非常多的“!”,这一标点符号在文章中的应用频率是非常高的,使得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比较新奇。所以,教师在教学开展的过程中就可以为学生设置一个描写片段的环节。可以让学生尝试着以作者的角度来自己写一些内容,要求学生运用到这一符号。并可以让学生说说“!”在情感表达上有着怎样的作用?借助这样的方式就可以让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更好地换位思考,对作者在文章当中内含的情感思想进行领悟和体会,让读写结合的效果得到不断的提高。
(四)结合文本留白,实现读写结合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在读写结合推动的过程中应该逐渐地由阅读转化成写作,并引导学生在读写练习的过程中更加自然,使学生的读写能力和语文综合素质得到不断提高。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也可以结合文本的留白处,通过这样的方式更好地实现读写结合,锻炼学生在写作过程当中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让学生的写作素养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例如,在日常课内分析的过程当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抓住文章当中的“……”,在遇到这一符号时,教师就可以对学生进行引导:“作者在这一处为什么要运用到……这一符号呢?”“你觉得这个符号所省略的内容究竟是什么呢?”“你能将符号中省略的内容想象并写出来吗?”引导学生可以结合上下文的内容进行有效的填写,引导学生在写作的过程当中充分的展现出想象力和创造力,带动读写结合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实现。
(五)拓展读写空间,实现读写结合
小学教师在语文教学开展的过程中,在对读写结合模式进行构建时,教师也应该巧妙地对读写空间进行进一步的拓展。例如,在日常教学开展的过程当中,可以将微博作为学生读写空间拓展的平台。比如,在日常开展的过程当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构建微博群,在群中统一发放一些热点话题以及热点文章,鼓励学生在此基础上发表自己的见解和想法,进行200字左右的写作。学生之间可以互相点评、点赞、转发,教师也可以及时的对学生的写作情况进行查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应的评价。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有助于学生写作素材的累积,并能够让学生逐渐地形成属于自己的独立思考和想法,更好的带动学生写作思维的运转,让读写结合模式的效果得到不断的提高。
结论:综上所述,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大力地加强读写结合模式的积极构建是非常重要的。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当中深化情感体验,也能够为学生的写作提供方向和基础。所以,在当前,教师在教学开展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加强逐步引导、重视文本仿写、深化阅读领悟、结合文本留白、拓展读写空间等方式方法。让读写结合模式的构建价值得到不断的展现。
参考文献:
[1]李笋.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构建[J].中国教育学刊,2020(S1):50-51.
[2]龙锋红.读写结合模式在小学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观察,2020,9(07):111-112.
[3]魏晓红.如何有效开展语文读写结合教学[J].文学教育(上),2019(10):75.
[4]常丽霞.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新方法、新模式的探索[J].亚太教育,2019(04):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