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斯勒江·阿恒
巴里坤县八墙子乡中心校 839200
摘要:识字是语文学习以及其他课程学习活动的基础所在,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如何提高学生识字兴趣以及识字学习的效率已经成为教师和学生家长所关心的重点问题之一。为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以及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展开语文教学时应当采用趣味性识字教学法,以活跃课堂学习氛围,使得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展开学习活动,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为此,本文从多方面探究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趣味识字教学法。
关键词:趣味识字教学;小学语文教学;应用分析
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环节,识字教学作为教学活动开展的重点内容,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所学习的生字、生词,教师需要不断完善、优化教学方式。趣味教学法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取得了良好教学效果,不仅可以调动学生课程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还能够构建良好课堂氛围,提高课堂质量,有效地完成教学目标。
1.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学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制约了识字教学活动的开展,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1)传统教学模式、理念深深影响了教师教学活动的开展,导致课堂教学模式非常单一、死板,大都是教师进行理论知识讲述,而学生只能被动地听取教师所讲述的内容,之后进行机械的背诵、记忆,这种知识的记忆方式是不需要进行思考的,但是所取得的效率也非常差。学生长期在压抑、单调的氛围中进行学习,其课程学习的积极性会大大降低,甚至对识字学习产生厌倦心理。(2)教师对识字教学的重视程度不足,从当下许多地区的小学语文教学现状来看,许多语文教师没有正确认识到自己的工作的主要方向,他们认为语文学习活动开展的目的就是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但是这种教学只会使得语文学习失去原有的性质,无法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此外,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而其中的汉字更是非常的神奇,不同的汉字之间不仅有共性更有各自的个性,但是许多教师在教学环节没有考虑汉字的这一特点,使得趣味教学活动缺乏科学性、有效性。
2.趣味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2.1 组织课堂游戏,展开趣味识字教学
众所周知,小学阶段的学生天性活泼,游戏中所包含的趣味性更加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得学生主动投入到识字学习中,与传统死记硬背的方式相比,课堂游戏所取得的教学效果要更高。同时,游戏本身所具有的竞争性会激发学生的求胜欲望,使得学生主动展开学习活动。从长久的角度进行分析,唯有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所掌握的知识才会更加地牢固,学生也能够利用这些知识展开后续学习。
在课堂授课环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一起玩“扫雷”小游戏,具体规则是教师在黑板上写上一些字以及拼音,其中有正确的也有错误的,这些错误的就是“地雷”。之后,教师让学生进行齐声朗读,如果有学生不小心将这些“地雷”读了出来,那么教师可以适当地采取一些惩罚措施,可以让学生到讲台上讲一则小故事或是背诵一首古诗,这种惩罚措施也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在对学习内容进行复习时,教师可以组织“开火车”的游戏,由教师将之前所讲解的生字写到白色的卡片上,之后让一个小组的学生进行依次阅读,看哪一个小组可以将“火车开到更远”。通过课堂游戏活动的开展,可以进一步活跃课堂氛围,使得学生体会到识字学习的趣味性,并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2.2 制作识字口诀,展开趣味识字教学
我国汉字文化博大精深,其中更是有许多相似的字,这也给小学生识字学习活动开展带来了较大的阻碍。
特别是一些读音相同并且写法相似的字更是让许多学生不知道应当如何进行记忆。为此,语文教师可以根据这些不容易理解或是容易记混的生字结构制定一些口诀,以帮助学生进行记忆。如“辩、辨、辫”三个字,小学生在最初学习时很难自主区分。因此,教师可以编写一些口诀来让学生进行区分,如辩论用口便是言,分辨中间为两点,绞丝才能够把辫编。借助这种朗朗上口的口诀可以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当学生回忆这些口诀时,就会联想到相关的场面,进而达到正确理解、记忆的效果。此外,除了一些读音相同的字之外,一些含义相似的字学生也非常容易记混。比如,同样表示方位“左和右”,教师同样可以将其编成口诀,帮助学生进行分辨——工人叔叔在左边,右边有个小路口。这种口诀不仅具有趣味性,更加具有时效性,是教师趣味识字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必不缺少的一种有效方法。
2.3 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展开趣味识字教学
小学语文教学环节,教师应当意识到语文学习活动的开展不仅仅局限于教材内容,而是应当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来指导学生进行识字。汉字是我国的母语,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必备语言,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都可以看到汉字。由此我们可以得知,汉字学习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提高成绩,应付考试,更多的是要通过语文学习来解决生活中出现的不同问题。语文最初来源于人们的实际生活,其最终也需要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阶段的学习需求,并非常容易导致学生的思维固定化,学生如果习惯了按照固定的模式、模板进行记忆、套用,那么学生本身的思维就会被严重束缚,无法再有新的突破和进步。为了避免这些问题的出现,小学语文教师在作业布置时,可以布置一些课外作业,以让学生结合实际生活进行生字学习。比如,教师让学生回到家中后将自己的家里家具的名称记录下来,当遇到不认识的生字时要通过查阅字典或是资料来解决。第二天教师要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并要求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又如,教师可以联系学生家长,让其在周末带领孩子到大街上去抄写一些不认识的生字,并通过资料查找记住其读音、含义等,在开学之后与其他的学生进行交流、分享,进而实现共同进步。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使得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并帮助学生找到实际生活与学习之间的联系,以便更好地应用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4 引导学生展开积极联想,展开趣味识字教学
小学语文教师在应用趣味识字教学法时,可以采用联想记忆的方式,引导学生通过分析生字的外形结构、含义,借助语言的描述来对生字展开想象。这种教学方式既可以提高识字教学的趣味性,还能够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有着极强的应用价值。以“海”字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在讲解之前告诉学生因为大海是由“无数的水”组成,所以要用“三点水”作为这个字的偏旁,那么海里的水这么多又是怎样构成的呢?这就需要“每天”向海里汇入“三点水”,因此要在“三点水”旁边加入一个“每”字,就形成的“海”。同时,在讲解“闻”和“困”等生字时,教师也可以将其编成一则小故事,进行教学,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小学语文教学环节,教师引导学生对生字进行积极的联想,不仅可以提高识字教学的趣味性,还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分析能力,学生在听取故事的过程中对知识的印象更加深刻,利于学生及时理解其中的含义。
3.结语
趣味教学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策略,可以转变以往传统的教学理念、模式,使得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识字学习之中,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语文综合能力、语文水平的发展。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结合学生的特点以及所讲解的内容,结合不同的汉字结构选择不同的教学方式,将趣味教学法融入到识字教学的各个环节,发挥其作用,以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1]高松林.浅谈趣味识字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措施[J].考试周刊,2020(79):27-28.
[2]张国莲.情境化课堂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的应用[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20(09):126.
[3]赵昕.趣味化教学在小学语文识字和阅读教学中的实施[J].当代家庭教育,2020(25):149-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