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究

发表时间:2020/12/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8月24期   作者:邵郁乔
[导读] 进入新时代,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顺应时代发展潮流,

        邵郁乔
        四川省巴中市南江县高塔镇小学636600
        摘要:进入新时代,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作出相应变化。因此,我对以往教学工作进行了回顾和分析思考,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以此为基础,力求通过实现改革创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主要存在教学设计吸引力不够,教学目标脱离学生学情,对学生课外阅读的引导不足。对此,本文提出了教师找准在课堂上的定位,鼓励学生开展个性化阅读,充分利用课内外时间进行阅读能力的训练等措施。对此,教师要注重教学语言的运用,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为基础,帮助学生开展语文阅读。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究
        引言: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大语文思想也越来越背得到认识和认可,这对构建学生综合语文素养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只有把分析学生阅读教学情况现状、需求开展教学,才能针对问题制定有效解决方案,将阅读教学组织好,把阅读教学的效果体现出来。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设计对学生主动性考虑不足。进行教案设计的时候,优先把自己的想法安排在其中,对学生的某些诉求和需求情况不予理睬。同时,给予学生的独立思考的时间和机会很少。有时我认为只要把自己对课堂教学的想法实践出来就行了,不注重学生的吸收状况,这脱离了学生需求,是不切实际的。
        (二)教学目标的设定过于冗杂。这一现象主要表现为教师把应试技巧的训练与日常教学混为一谈、课堂教学重点不够突出,学生记忆点缺失。整堂课中教师一直在讲个不停,课堂安排紧凑,学生情绪处于高度紧张状态[1]。
        (三)课外阅读监管不够,方法指导不到位。在应试教育。占据主导地位的教学环境下,学生党员自主阅读时间是很少的,而且由于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注重追学生推荐作业的资料,导致学生自己去学习了。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优化策略
        (一)教师要找准自己在教学中的位置。由于小学生的思维时尚处在初级阶段,在他们眼里教师如同父母一样,是他们的向导,是帮助他人解决问题的助手,是引导他们探索的指针。学生既希望和老师做朋友,也希望能够得到老师的教诲,获得进步。因此,教师要把握好自己的角色定位,在不同的环境中,应用适用的语言,发挥好语言的艺术性,为促进小学生成长发展提供必要帮助。
        (二)增强阅读教学的课堂吸引力。

增强课程的吸引力,教师可以通过环境的创设或者生活化教学法,引导学生关注文学作品中的情感情绪,并将文章中的文字、内容、形象以具体的影像形式呈现出来,营造一个体验丰富的学习过程,引导学生因为好奇心,因为喜欢文章中的某个角色,喜欢某个场景,喜欢某件事情,想要快点探明结果而开展探索性的阅读。例如《宿建德江》的教学,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创设情境,将作者的思绪以形象的方式演绎出来,把课文改编成连环漫画或Flash动画,指导学生体验。教师受先可以对此诗的创作背景进行详细介绍,然后从“愁新”问题入手,让学生想一想诗人的新愁是在什么境地下产生的?日暮时分,别人都在干什么?如果这时候你是诗人,你会有什么样的乡愁呢?
        (三)运用信息技术优化小学生阅读体验。信息技术的使用有利于增强学生体验的多元性。信息化的呈现方式使语言、文字、图像和智能化互动成为教学的主要发展趋势,很多以前只局限于用语言文字表达的内容,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实现[2]。例如,《竹节人》的教学,本文中有很多有描述游戏场景的语句,很适合以视频或动图的形式进行展现。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设备对其进行一一展示,并与课本内容进行关联,带领学生朗读这些生动的、精彩的句子,把观看视频的愉快的情绪投入到朗读过程中。
        (四)为学生开展自主阅读提供资料支持和方法支持。强化教师的辅导手段。小学阶段的学科教育对小学生成长发展的作用,主要是学习方法和思维的启蒙,以及学科兴趣的培养,对学生知识储量要求不是很高,也不是唯一要求,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要体现多元体验性,情绪引导性,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生情绪学生兴趣,依据每个学生的理解力,就课外阅读材料的消化进行分层辅导[3]。例如《只有一个地球》是一则科普文章,以精炼的语言,介绍了地球的概况和对我们人类的意义,然而地球的奥秘和意义不仅如此。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课外拓展阅读资料,包括书籍、视频、网文,对地球的历史、地球资源的利用个、地球在宇宙中的地位、地球生态的破坏现状进行介绍。并且,针对阅读材料,以问题导学或绘制思维导图填空的方式为学生阅读提供方法和检验方式,优化阅读的过程,使课外阅读的效果发挥出来。
        结语:小学语文经典阅读的有效实施,需要教师首先自己解析好这些经典作品,并在尊重学生成长发展特点的基础上,结合前人教育教学经验,开展适用性和创新性经典阅读教学。教师要把对经典的学习当成学生学习成长的关键点,为学生提供有质量、有看点、有启发,形式新颖、体验丰富的语文课堂,将会使学生在核心素养形成的过程中受益匪浅。
参考文献:
[1]赵英萍.浅谈如何让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省时高效[J].学周刊,2020(30):151-152.
[2]沈丽娟.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A].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年“互联网环境下的基础教育改革与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2.
[3]赵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探究[A].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年“互联网环境下的基础教育改革与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