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激发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趣味化因素

发表时间:2020/12/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8月24期   作者:付保明
[导读] 小学数学兴趣的培养需要教师把握住学生的成长特点,

        付保明
        湖北省孝昌县陡山乡城南中学  432900
        摘要:小学数学兴趣的培养需要教师把握住学生的成长特点,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发现,通过对数学中兴趣点的感知,对数学游戏精彩内容的接触,通过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进而获得成就感,来实现对学生兴趣的培养。本人结合实际教学经验,阐述了兴趣培养对小学生数学学习的意义,研究了数学学习过程中非智力因素的影响作用,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方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趣味
        引言:小学生数学兴趣的产生源于心理作用。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注意对小学生心理情绪的观察,充分结合小学生当前阶段成长特点和心理因素影响,运用情绪激励法或其他心理学手段来进行干预,对症下药,这样才能培养学生主动性,激发学生兴趣。同时,在新的形势下,现在科学技术的发展为数学教学提供了很多可以利用的教学设备和资源,对提高学生兴趣也有一定的帮助,教师要利用好这些资源来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在体验丰富的课堂的带动下,实现思维的锻炼。
        一、小学生数学兴趣培养的意义
        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中,非智力因素也起到了一定的影响作用。小学生数学学习有时面临基础不好,良好习惯尚未养成,学习时间不够充分,学习兴趣不足,信心不足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调动小学生开朗积极沟通的情绪,这样才会对教师产生信任。教师如果能对学生非智力因素加以有效应用的话,将会很好地引导学生进入数学领域,提升他们的数学感知力和成就感。培养小学生学习兴趣,也要重视培养学生探索精神,运用数学解决生活问题。同时,要避免过多的练习对学生思维能力的束缚,对学生课外时间的占用,要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学到能够激发出学兴趣的内容[1]。
        二、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方法
        (一)注重自身魅力的营造,让学生因为喜爱数学教师,或喜爱数学教师的讲课风格而爱上数学课。教师要增强自己的职业素养和气质,在教学语言的运用过程中感染学生,引发崇敬之情。在此基础上,构建起来的和谐师生关系,有利于教师以平日近人姿态去面对小学生时,使学生在于教师相处的过程中能够放得开。教师还要以适当的方式向他们表示认可和鼓励,把学生的需要作为开展教学的依据,把教法与学法指导结合起来,帮助学生获得成功,使学生在数学课堂和数学作业的完成过程中获得成就感[2]。
        (二)开设综合实践课程,丰富学生体验。教师可以利用课程内容组织有趣的手工活动,将学生置于教学主体地位,指导学生利用数学教具、模具、软件、思维的主动参与其中,以发挥学生主动性。教师也可以将数学与其他课程情况结合,为学生呈现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对学生适当的指导,并引导学生交流、合作。例如,图形的平移、旋转和对称的教学设计,教师可以给予学生想象的空间,让他们想一想要在一片100平米的空地进行铺砖,并呈现一定的图案,并计算场地面积,以及地砖的个数,引导学生把大问题转化成小问题。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想一想,一块地板砖面积是多大,然后再想一想自己要呈现什么图案,需要几种不同的地砖,为了实现图案要怎样粗略的计算计算的数量。这样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用同比例模板去构建执行方案。这一过程,有利于学生在遇到生活中类似问题的时候,想着本课所学的步骤,进而积极地去解决问题,去实践数学知识。
        (三)利用竞争意识开始出现竞赛。数学竞赛中的竞争性可以激发学生发挥自己的能力,并为小组发挥自己力所能及的作用,也能使他们勇于挑战稍微超出他们自己能力范围之外一点点的问题,实现自我超越,这种活动中所获得的成就感和体验感将会为学生参与数学学习带来不可多得的兴趣。例如位置与方向的教学,教师可以通过快问快答的方式,一张中国地图,标明主要城市、矿产资源、主要河流、山脉、湖泊,在课堂上以分组抢答的方式训练学生对方向、位置的的快速表达。在这里教师也可以引入关于方向的多种表达方式,比如表盘法,当人面朝正北时,3点钟方向就是正东,6点钟方向就是正南,9点钟方向就是正西,以此类推,其他每两个整点之间的夹角是30°,代表一个偏向范围。这样通过快速提问训练学生对偏向度数的反应速度[3]。
        (四)运用熟悉的陌生感,引起学生注意。根据心理学研究成果,人们在遇到熟悉而又陌生的事物时会产生很大兴趣,具体是指心理上的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感到自己认知,但其中细节又与记忆中的不太一样,就会产生探究的兴趣。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室可以从生活常识和旧知识的正向迁移进行引导。例如,对“角的初步认识”的教学,教师可以从生活中口语常说的含有“角”字的词语进行引入,比如“桌子角儿”、“角落”、“牛犄角”。由模糊的语言到精准严谨的数学,其中有相同,也有不同,这样就可以引起学生的探索欲。紧接着,教师可以画出图形,引导感知,最后再引导学生明确角的定义和特征,数一数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里的角的个数,以及用非角图形对学生进行检验。
        结语:小学生数学兴趣的培养离不开学生对数学价值的认同。教师组织的数学课堂应当能够给予学生丰富的体验和一定的获得感成就感,能够为学生产生兴趣提供条件,学生也会从被迫学习、应付考试的环境中走出来。因此,对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需要教师把握提高学习兴趣的时机和切入点,找到运用数学资源引起学生深入探究的有效方式,以出色的个人魅力,在和谐的师生关系中,实现对学生数学兴趣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包喜艳.浅议小学数学趣味教学方法[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0(10):7.
        [2]孙桂萍.谈谈激发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趣味化因素[J].好家长,2014(30):81.
        [3]李俊花.浅议激发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趣味化因素[A].《现代教育教学探索》组委会(StudyJournalofModernEducationandTeaching).2012年3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现代教育教学探索》组委会(StudyJournalofModernEducationandTeaching):北京恒盛博雅国际文化交流中心,2012: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