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语文作文写作能力提升研究

发表时间:2020/12/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8月第24期   作者:葛续停
[导读] 作文是学生初中阶段学习的重要内容,
        葛续停
        聊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文轩中学          山东聊城          252000
        摘要:作文是学生初中阶段学习的重要内容,然而好的作文势必无法脱离优秀的文字功底,对此要求学生要博览群书,从而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和知识量,最终用笔将自己的感情抒发出来。本文围绕初中生语文作文写作能力提升问题展开讨论,提出几点思考,仅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生;语文;作文;写作能力
        当前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而言,写作中依然存在各种问题,并且这些学生在写作文方面也欠缺一定的创新性,有很多学生仍然停留于背作文或者抄作文的层面,也有一部分学生依然按照语文老师给定的写作模式套写作文,写作文的时候自己脑子里根本没有思路,写起文章来显得很被动,表现得很木讷。另外又因为应试需要,部分教师甚至将写作课当成是一种模式化的套路写作训练,学生基本对写作没有太大兴趣,单纯地只为了为了应付考试或作业,写出来的文章没有感情,也没有创新思路。事实上,写作应该被视作是一种主观思维以及情感的表达,同时又是一种内化体验的自然外化,要使学生能够有感而发,应该注重日常积累,不管遇到什么命题都能收放自如,得心应手,擦出情感的火花,这样训练得次数多了,自然而然地就会让写作变成学生内化的一种能力,教会学生除了要擅长写作以外,更加乐于写作。
1.注重语文基础知识的积累,打好文字功底
        初中阶段还依然是学生打基础的阶段,而作为基础学科和主要科目来说,这个阶段的语文学习对于中学生来说又特别重要,扎实的文字功底往往是学生提高语文写作能力的主要前提条件。作为教师来说,一定要特别强化学生的基础训练,引导学生累积各种书面或口语词汇,同时掌握不同的语法和句型的实际用法,教会他们如何表达,尤其一些成语或者俗语的使用,更应该恰到好处,一定不能牵强附会。除此之外,要教会学生掌握汉语语言学的句式结构等基本语法的应用,使其对此行成一种理性的认识,以此来防止写作过程中出现语病或者句子使用不当等问题。
日常语文教学中应该教会学生掌握各式文体的特点,并且对各种式样的行文特点有比较深入的认知和掌握,从其中能学会有逻辑且条理性地叙事议论。而前述所有的内容基本都是语文作文写作的基础性知识点应用范畴,切忌将写作和语文课分开,应该保证二者能够和谐融洽,相辅相成,有序结合起来,实现统一,提高写作质量[1]。
2.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布鲁纳也说,学习过程中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有多高往往就决定了学习内容带给学生的刺激性有多大。正如爱因斯坦所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最好的非智力因素,又是学生进行写作的动力所在。当学生对写作非常感兴趣时,才会乐于写作,并且才能够写在其中,并乐在其中,使写作簇拥激情。相反,如果学生对写作一点兴趣都没有,甚至会产生厌烦、畏难情绪等,这样就会在他们脑子里反应出苦、难这样的概念,写作时无从下手,这样即便写完了,都只是草草了事。所以,想要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最基本的一点就是要帮助学生克服畏难或消极情绪,从而激起学生对写作浓厚的兴趣。
2.1以优秀的作品来消除学生的畏难心理
        课堂上可以时常给学生列举一些历年来的考试优秀作品,由于这些学生和初中生生活经验、知识阅历比较相近,这样让学生读起来更容易接受,从而对此产生一定的心理认知。另外如果教师再能加一些鼓励性话语进去,学生就可以成功地克服掉畏难情绪,从心底树立起写作自信心,从而激起他们的写作热情[2]。


2.2改变单一的写作模式
        大部分学生害怕写命题作文。原因是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写作局限在各种条条框框中,思想被压抑了,个性也就被压抑了,那么写出来的文章也自然显得千篇一律,没有任何新意,更不要谈真情实感了。作为教师来说,应该让学生看到更多的作文写作的形式,可以借助多媒体漫画展示,也可以口述等,让学生结合自身的理解来自拟题目,提高写作的开放性,同时还有助于学生想象或联想,表达出更有主见的看法,最终写出极具个性的作品来[3]。
3.常写勤记,多多练笔
        积累写作素材往往需要一些过程,短期内肯定积累不出什么好的内容来,怎么办呢?要教学生养成好的习惯,比如随身准备一个小笔记本,随时随地将身边发生的有趣的事、有价值的事情记录下来,或者可以将自己不经意间形成的思想或者灵感的火花记录下来,这个被称作是“随笔”,如此慢慢地就会积少成多,写作起来也就不会愁容满面了。另外,教师需要督促学生养成写周记的习惯,除过比较常规的写作练习之外,也可以写读书笔记,随时记录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或者自己在读书时或者不经意间看到的一句话等,都可以摘录下来,时间长了,就会发现是有效果的。再者一定注意,记录内容一定不能只追求数量而忽略了质量,教会学生用心去观察、记录或者表达,使其从写作当中感受到快乐,而不是使写作变成学生的压力,压在他们肩上,经常让他们弯着腰走路。经常性进行一些写作练习可以帮助学生练笔,久而久之,也能开阔视野,提高写作速度或者写作质量[4]。
4.展示个性,抒发真情
        由于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的缘故,学生的日常写作训练也是如此,那么因材施教就很重要了。训练当中必须讲求个性化,求真务实,并且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比如部分学生想象力很丰富,而部分学生思维比较深刻,这样他们写作的内容和立意一般都是不同的,或者也有一些学生很有语言天赋,他们在语言表达方面极具特色,写出来的语句生动活泼,再者一些学生则擅长谋篇布局,写作的结构独具匠心等,总之,因人而异,教师指导学生写作时应该适当指出不同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的薄弱之处,并指导他们加以改进,多次练习之后,学生的写作能力就能得到提升[5]。
        要想写出一篇好的文章,其核心在于表现得真实,具有真情实意。陶先生就说过一句话,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即便只是作文,其也和做人一样讲究,时下有很大一批学生在写作中,但凡遇到写人的文章,千人一面,但凡遇到写事的文章,胡编乱造,或者遇到抒情文章时,又言不由衷,欲言又止,搞得写作像作秀一样,不要说具备生活气息,就连基本的真情实意、真情实感都抒发不出来,基于此,作为学生写作时的指引者和辅导者,教师应该及时地指导并辅助性地激起学生的写作欲望,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写出优秀的好文章来,让人耳目一新,而这也恰恰就是一篇优秀的文章的灵魂所在[6]。
结束语
        综上所述,初中阶段的学习当中应该先让学生打好写作基础,掌握牢固语文基础知识,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写作思维,并且教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尝试着去体会生活中的微妙变化,久而久之,就会发现,写作起来有话说了,有内容可写了,以不至于使学生一看到作文题目就心生厌恶,敬而远之,以此来开启他们书写人生起伏的开始,教会他们用写作来记录人间百态,世事无常。
参考文献
[1]蒋媛美.作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感受发现生活的能力[J].作文成功之路,2015(01):25-26.
[2]周康龙.浅谈农村初中生作文互改互评的方式[J].中学教学参考,2016(03):212-213.
[3]甘树华.初中作文教学“让学生在互评互改中提高写作能力”的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6(23):114-115.
[4]王轶.读书笔记对初中生作文写作能力的提升作用浅析[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8(2):123-125.
[5]刘珂.如何提高初中生作文写作能力[J].《中学语文》.2015(2):125-126.
[6]王燕芳.论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J].《初中生优秀作文》.2016(3):189-19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