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新课改背景下物理实验教学的研究

发表时间:2020/12/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8月第24期   作者:张向军
[导读] 在新课改理念指导下,高中物理教师应当勇于改变原有的教育教学模式
        张向军
        山西省晋城市凤鸣中学   048000
        摘要:在新课改理念指导下,高中物理教师应当勇于改变原有的教育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创新。要注重发挥学生在物理实验课堂的学习主动性,突出物理学科实验教学的特点,采取有效对策提高物理实验课堂的教学质量。文章将从高中物理实验课堂教学现状出发,正确认识目前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并从设定目标、创新教法、改进实验三个方面展开讨论,力求突破当下物理实验教学现状,建构满足新课改要求的物理实验课堂。
关键词:新课改 高中物理 实验教学 现状 对策

        物理学科是一门相对复杂的理工科学科,实验教学是该学科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进行该学科学习的重要途径。实验考查的是学生的多个方面能力,包括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对物理实验的实践与参与等,这也从侧面决定了实验学习具有一定的难度,高中物理教师的实验教学有效性不高。尤其是在新课改不断深入推进的今天,物理实验教学的弊端更是逐渐显露,对高中物理教师的实验教学提出了新要求。
        
        一、高中物理实验课堂教学现状
1、教学目标较单一,过分注重知识传授
就目前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目标而言,大部分教师都将教学目标设定在知识传
授上,力求用最短的时间将实验知识传输给学生[1]。且为了让学生们能够获取更高的分数,一些教师将教学目标与高考内容完全贴合。即高考考什么,教师就将教学目标设定到这些方向。这导致物理实验教学的功利性色彩日益严重,影响学生的物理素养发展以及有效物理学习。
2、教学方法较单一,过分注重灌输教学
纵观高中物理实验课堂,为了较快的将知识传输给学生。一些教师过分注重
知识传授,忽略了学生在实验学习过程中的学习体验以及主体地位。学生被动的参与实验活动,存在一定的抵触情绪,无法真正参透物理实验的实验趣味,导致学生的实验参与度较差,物理知识接受度不高。
3、实验内容较单一,过分注重验证实验
就目前的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而言,基本被验证实验占据了“主场”。验证试
验即学生已经知道了实验结果以及实验理论,在此引导下模仿进行实验活动,检验实验结果。这样的实验活动很容易导致学生机械化的参与,学生对物理实验知识的理解与认识也停留在了表面层次[2]。
        二、高中物理实验课堂教学对策
1、重设教学目标,确定物理实验教学新方向
        (1)理解新课改,制定实验目标:新课改提出了诸多新理念、新要求,对高中物理教师开展物理实验教学做出了新指导。这也决定高中物理教师在创设物理实验教学目标时,必须理解新课改理念、认知新课改要求,从新课改的角度重新设定实验教学目标。
        新课改提出,要遵循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设定三维目标。即教师必须在落实开展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坚持“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的教学要求。要从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角度设定教学目标。同时要熟悉屋里课标要求,明晰教学大纲,做教学目标的设定思考。
        (2)理解核心素养,制定实验目标: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具体到高中物理学
科,内涵更为丰富,主要表现为“物理观念和应用”、“科学探究和交流”“科学思维和创新”、“科学态度和责任”。教师应当充分理解这四个维度内容,从四个维度入手,关注学生的物理实验学习,设定相对科学的物理实验教学目标。


        如就“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因素”的实验教学,物理教师就可以遵循上述要求,将教学目标具体设定为如下内容:
        ①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强化摩擦力概念认识;了解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明确摩擦力在生活实际中的意义;
        ②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经历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活动;引导学生能够从实验活动中形成物理观念,并且归纳简单的物理规律,进行物理探究、物理分析、物理实验、物理概括、物理创新;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物理原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以及责任,让学生明却无力来源于生活也将应用于生活。
2、创新教学方法,实现物理实验教学多元化
(1)采用情境教学,优化学生实验体验:为让学生能够快速进入物理实验
学习状态,真正成为实验参与人。教师就要结合物理实验教学内容进行实验情境的创设,要给学生以真实感、生动感、趣味感、直接感,学生的物理实验学习才会更积极、更有效。
        这里所说的情景,包括多个内容。如问题情境、生活情境、多媒体情境。选择哪一种情境创设方式,将由教学内容决定。
        如在学习“动能的改变”时,教师可以在开展“物体动能与质量、速度的关系”实验活动时,先创设问题情境,“以问促思”,让学生对后续的实验活动充满无限的探究欲望。如教师可基于动能的概念,提出问题:
        ①同学们,谁还记得物体的动能是什么?
        ②物体的动能又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③若让你探究物体的动能影响因素,你会从哪些方面入手设计实验?
    问题情境的创设层层递进,学生们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温故知新,从新梳理了有关动能相关知识的框架。同时对后续的物理实验进行了实验假设和实验推断,学生的在问题情境的引导下实验兴趣被完全激发,带着物理思维迅速走入后续的实验探究活动。
(2)采用小组合作,提供自主实验机会:小组合作是教师开展物理实验教
学的重要方式,它能够完全的将实验的权利交还给学生,让学生运用物理实验知识进行物理实验规律的探究。这完全激发了学生的实验主动性,对学生实验素养的提升也有着积极作用[3]。
采用小组合作,要求教师精心分组、划分任务。
        第一,精心分组:教师要遵从“同组异质,异组同质”的原则,划分小组成员。做到组内成员精心搭配,互相进步、互相成长;
第二,划分任务:即按照物理实验的内容进行小组合作内容的设定,安排小
组长进行具体实验活动的组员划分。如有的学生是实验观察人、有的学生则是实验记录者或操控者等。
除此之外,还有许多新式物理实验教学方法都满足物理实验教学的需要。包
括微课辅助、游戏引入、任务驱动等,教师应当具体内容具体分析,合理利用教法于物理实验课堂,推动物理实验教学多元化开展。
3、改进实验内容,打开物理实验内容新世界
(1)改进现有实验,优化实验步骤:高中物理教师可以在挖掘实验精髓的
基础上进行实验活动的创新和改进,目的是让物理实验变得简单,让学生能够更有效地投入到实验活动的探究中,弱化学生物理实验的难度。
如在完成“弹力”实验时,为了让学生明显看到实验变化,了解任何物体受
力都会发生形变这一实验理念。教师可以变微小型实验为放大型实验,改变原有课本上的实验活动。可以将激光手电筒故一定在铁架子上,防止平面镜在桌面上,调整激光手电筒照射角度,按压桌面直观地展示天花板上的光电移动,佐证这一实验理念。
(2)延伸实验课堂,开展家庭实验:许多物理实验在家庭中学生就能完成。
教师应当抓住这些物理实验,布置实验作业,做物理实验课堂的延伸拓展。让学生在家中完成物理实验活动,感受生活中的物理实验,丰富当下高中物理实验课堂。
如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家中进行“冲量试验”、“楞次实验”、等物理实验
活动。用到的实验材料基本都来源于家庭,如冲量试验中的牙签、吸管等。

结束语;
        虽然,目前的高中物理实验课堂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但只要物理教师能够紧跟新课改的风向标,推进物理实验教学改革。就能够冲破现有实验课堂存在的教学束缚,在发挥实验课堂的教学价值的同时促进学生物理实验素养提升。
参考文献:
[1]翁美玉.基于新课改理念下的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实践[J].教师,2020(16):94-95.
[2]殷金霞.试析新课改下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创新培养与实践[J].文理导航,2019(05):43-43.
[3]陈华兴.新课改下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创新思考[J].科教导刊(电子版),2018(28):69-7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