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稀
四川省广元市利州区宝轮镇第一小学 628003
摘要:在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的带动下,许多年轻父母为维持生计或给孩子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选择外出务工,因而产生了一个特殊的群体,即留守儿童。留守儿童的父母长时间不在身边,通常由祖父母照顾,然而由于这些监护人的精力有限,致使孩子无论在教育上或是生活上均得不到良好的管理,特别在学习方面,更是难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小学教育中,倘若想要学好数学这门学科,学生则必须具备一定的思维习惯与学习习惯,且这对于其今后的学习与发展均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因此,积极培养小学留守儿童数学学习习惯至关重要,需要教育者对此给予足够的重视。以下,笔者就此展开具体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性策略。
关键词:小学留守儿童;数学学习;学习习惯;策略
前言:小学数学学科与现实生活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学好数学知识可以解决许多生活问题。在新课程改革的影响下,虽然小学数学教学已经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改变,但其中依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特别是留守儿童学习方面,因为其父母长时间不在身边照顾,缺少相应的关爱与监督,再加之小学生的年龄非常小,缺乏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致使其在数学学习中时常无法集中注意力,更不善于表达自身想法,从而致使学习能力始终得不到提升。作为十分重要的一个社会群体,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应该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因此,加强培养留守儿童的数学学习习惯,帮助其解决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非常重要。
一、小学留守儿童数学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方面,留守儿童的时常无法集中注意力,思维不发散[1]。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相较于其他学生来说,留守儿童的思维缺乏良好的活跃性,且时常无法集中精力听教师讲课,致使教师教学活动的开展存在着一定困难。比如,当教师带领学生学习“认识人民币”这部分知识内容的时候,由于留守儿童上课分神或未认真听讲,就会出现元、角、分换算混乱或不会换算的现象。这时,就需要教师耗费一定时间对知识点进行进一步讲解,倘若按照原本的教学计划开展教学,教学任务就会难以完成。
另一方面,留守儿童在学习时无法将自己的想法充分表达出来。由于留守儿童的父母长时期不在身边,致使其缺乏应有的关爱,因此极易形成孤僻的性格,不愿和他人接触。当在数学课堂上遇到不懂的问题,自己也想不明白时,也不会主动向教师请教,致使学习效率始终得不到提升。比如,当教师带领学生学习“角度的初步认识”这部分知识内容的时候,由于学生刚刚接触角,一些学生分不清什么是锐角、什么是钝角,但又不会主动请教老师,致使理论知识学习的不够扎实,在考试中连连失分。针对这一现象,倘若学生不能及时和教师进行互动与沟通,就会使其后续学习受到极大的影响。
二、培养小学留守儿童数学学习习惯的有效策略
(一)引导学生对新知识积极展开课前预习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持续深入,传统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向学生灌输知识的教学方法也应该被学生的自主思考、主动探究所替代。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积极发挥自主性和能动性,因为最好的学习方法即为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并通过积极思考与探究自主解决问题。可见,让学生在课前对新知识展开自主预习是非常重要的[2]。开展课前预习,学生能够对所学知识形成整体认知,能够极大的增强学生参与知识探究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从而激发其学习热情。
例如,当课堂教学进行到小学数学人教版教材中关于“克和千克”这部分知识内容的时候,教师就可以提前为学生布置预习任务,让学生跟随监护人去超市观察蔬菜、水果等商品的单价,并自主选择几样商品进行购买,观察克与千克之间的关系,并学会正确的换算方法。教师可以让学生借助称重工具对家中物品的重量进行测量并记载下来,如一个苹果××克、一瓶矿泉水学会××克等。将所学知识和现实生活相结合,不仅能够调动留守儿童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能够促使其勤思考、多动脑,从而提升学习效率。
(二)给予留守儿童更多肯定与鼓励,使其自信心能够增强
想要培养小学留守儿童数学学习习惯,最重要的即是端正其学习态度,增强其学习的自信心。由于一些留守儿童的生活条件较差,具有较强的自卑心理,其认为自己根本不会学习,因此不能严格要求自己,更不会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活动中。对此,需要小学数学教师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关爱,且以鼓励与肯定的态度引导其学习。比如,当班级中有留守儿童没认真完成作业或者算错题的时候,教师切不可一味的去批评、去否定,因为留守儿童的内心比较脆弱,更渴望得到教师的关爱。教师可以通过为其讲解一些励志故事或者大道理,鼓励其端正自身学习态度,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改变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提升学习效率。
(三)强化留守儿童听课效率,使其养成做笔记的良好习惯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每个学均是一个较为独立的个体,且学生之间的学习能力与兴趣爱好等均存在着极大的差异性,对知识的接受能力也各不相同。对于数学学习,大部分人通常认为其并不像语文或者英语学习那样有很多要记的知识点,无需记笔记。小学数学是一门抽象性较强的学科,学生虽然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理解所学知识,但在实际的习题练习中难免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可见,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时候同样需要结合自身理解情况做好课堂笔记[3]。
例如,当课堂教学进行到小学数学人教版教材中关于“与余数的除法”这部分知识内容的时候,教师就应该结合留守儿童的不同特点,向其细致的讲解教材上的重点内容,且在讲解完解题技巧的之后,适当给予学生一些提示,如数位要对齐;商的小数点与被除数的小数点要对齐;被除数得数位不够的时候以零补齐等。以此引导学生将笔记做好,从而提升学习效率的显著提升。
结论:综上所述,对于留守儿童而言,其失去了父母的教育与关爱,特别是小学阶段的学生,其正值身心发育的关键时期,极易致使学习能力低、行为习惯差等问题的产生。通过引导学生对新知识积极展开课前预习;给予留守儿童更多肯定与鼓励,使其自信心能够增强;强化留守儿童听课效率,使其养成做笔记的良好习惯等,积极培养小学留守儿童的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以此使其学习效率获得显著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王子欧,王森.新时代小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激发和教学策略探究[J].教育教学论坛,2020(33):100-101.
[2]闫军霞.提升农村留守儿童数学学习习惯的策略探究[J].国际公关,2020(02):123.
[3]臧子正.数学学习习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培养策略探讨[J].华夏教师,2019(25):55-56.